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医药卫生总论 > 中国医师杂志
编号:10291371
小儿创伤性窒息综合征8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朱飚 赖焕辉 陈伟新 罗小林

    单位:广东省粤北人民医院 广东 韶关 512026

    关键词:窒息;创伤;儿童;诊断

    中国医师杂志000125 [中图分类号] R6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1372(2000)01-0049-02

    创伤性窒息综合征为胸、腹部遭受严重挤压伤,反射引起声门痉挛、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停止、窒息,同时产生头、颈部瘀血、出血等症状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损伤综合征。本征在临床不多见,一次多病例出现更少。1997年2月我们遇到一组病例,均系小学生,学校集会结束后在楼梯口相互推挤跌倒后又相互堆积叠压,结果致使压在下面者均不同程度出现上述症状,经抢救无死亡,无残废。现将收治抢救的8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患者,男2例,女6例,最大10岁,最小7岁,平均8.5岁。受伤到入院时间0.5至1h。

    1.2 临床表现 6例被老师救起时无知觉,其中2例无明显呼吸运动,对刺激无任何反应,由校医及老师立即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按摩,约2min后出现呻吟;入院时7例神志清楚,但有3例呈惊恐、惊叫状态,1例神志模糊伴大小便失禁;恶心呕吐4人,咯血痰1人,视物模糊5人、肉眼血尿1人。8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并全部有头面、颈、上胸部皮肤瘀血,头面肿胀,皮肤、粘膜、结膜散在有大量粟粒状出血点,与正常肤色境界分明,2例重者整个上胸部以上呈猪肝色,双眼球结膜呈片状出血,嘴唇破裂。1例右肱骨中下段骨折;1例牙折断脱落;1例右耳鼓膜破裂;3例鼻衄;4例有不同程度的腹、腰背、头面、四肢皮肤软组织挫伤及皮下血肿;3例诉腹痛,但腹平软,腹穿阴性。7例神志清楚,其中3例检查时不能合作,GCS评分均在13分以上;1例神志模糊,GCS评分9分。双侧瞳孔散大者2例,瞳孔无明显改变者6例,对光反应均正常;双眼视物模糊5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乳头水肿伴视网膜出血,其余3人视乳头水肿不明显,颅神经检查均无明显异常。颈强直1例。四肢无力、麻木4例,其余4例四肢肌张力均基本正常。8例均无明显病理神经反射。5例头痛较明显者行头部CT检查,8例均行全胸片检查及腹透,均未见明显异常。1例右上肢肿胀、畸形,摄片发现肱骨骨折。
, 百拇医药
    1.3 治疗方法 除骨折者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外,经保守对症治疗后康复,无继发症状出现。

    2 结果

    8例患者在1个月内陆续治愈出院。随访近两年,参考Glasgow预后分级法评价,均恢复良好,无残废,无遗留头痛、视力下降、肢体活动障碍等后遗症,智力水平相当于同龄儿,生活正常。

    3 讨论

    3.1 创伤性窒息最早由Olliver于1837年在被暴力挤死者的尸体上发现,因有特征性的“红眼、紫面”外貌当时称为“瘀斑状面罩”,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闭合性胸部创伤综合征,国内已有报道[1,3]。当胸部受挤压时,一方面反射性深吸气,发生会厌紧闭、声门痉挛而引起窒息、组织缺氧;另一方面胸腔内压骤升,使血液自右心向上腔静脉返流,因无名静脉和颈静脉内无完整的静脉瓣,血液涌入面、颈、上胸部静脉网中,呈现重度紫绀、组织肿胀,重者可引起毛细血管过度充盈破裂而出血,形成皮肤紫红色瘀斑及皮下组织广泛溢血,使面、颈、上胸部皮肤变紫红色,唇、舌、口腔和咽部粘膜呈现紫绀、水肿和出血点,耳道、鼻腔出血,鼓膜穿破,视网膜血管破裂,脑水肿和脑肿胀;也有报告因脊髓局部静脉血液瘀滞,产生静脉血栓,造成缺氧而发生截瘫或四肢麻痹;并可出现呼吸停止、昏迷、抽搐,同时因人群相互挤压践踏,可合并有各种严重创伤如多根肋骨骨折、血胸、气胸、脊椎骨折、膈肌破裂、腹腔脏器损伤、四肢骨折等,引起相应症状。
, 百拇医药
    3.2 本病的诊断,除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挤压胸、上腹部史及呼吸、意识障碍外,均出现特征性的“红眼、紫面”征,这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3.3 在治疗方面,强调并发症的处理。对轻症者可予以充分休息、吸氧等处理即可,大多能自行恢复。对重症者,需做综合处理,呼吸困难和窒息者,须保持呼吸道通畅,可及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必要时予以机械辅助呼吸,脑部症状明显者给予脱水、激素治疗;疑有脑出血脑水肿者行头部CT检查,出血量少者一般不需手术治疗;血尿者需碱化尿液,不使用损肾药物,同时可给予止血及抗感染、镇静止痛、输液等治疗。输液不宜过快过多,以免加重肺、脑水肿。其它各种合并伤按其原则进行救治,如行胸腔闭式引流、骨折固定、胸腹探查等。对于比较隐匿的损伤,更要提高警觉,避免漏诊、误诊影响救治。

    本征若无严重合并伤预后良好,单纯的创伤性窒息多能自行恢复,皮肤瘀斑一般于2周内自行吸收消退,无留后遗症。

    参考文献

    1,仝斌.创伤性窒息15例报告.陕西医学杂志 1989;18(9):22

    2,曾吉林,李朝先.创伤性窒息66例分析.中华创伤杂志 1991;7(2):71

    3,李群承,费建生,李晓娟.创伤性窒息87例临床分析.中华创伤杂志 1996;12(5):302

    [收稿日期:1998-02-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