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广东药学院学报
编号:10291177
米非司酮加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37c医学网
     作者:张立冬 方超峰 利爱琼 肖国宏

    单位: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广东 广州 510150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米非司酮;桂枝茯苓

    广东药学院学报000328

    摘 要 4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给予米非司酮片(RU486)25 mg/次、1次/d,配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连续服药6个月。服药前后B超下比较,子宫体积平均缩小70.17%,腺肌瘤体积平均缩小81.07%。全部患者都发生闭经,痛经患者下腹胀痛情况全部消失。结论:米非司酮+桂枝茯苓口服可作为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保守治疗方法。

    中图号 R737.33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783(2000)03-0234-02
, http://www.100md.com
    子宫腺肌病在妇科常见疾患中发病率较高,其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临床上,多年来子宫腺肌病的治疗以手术为主,非手术治疗效果差。年龄较轻、不想手术的病人,对此感到非常痛苦。针对这部分病人,我院采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治疗,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8年8月~199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经临床症状、体征和B超确诊为子宫腺肌病患者41例,年龄31~46 a,子宫增大如孕50 d~2+月大小,月经周期26~50+ d,月经量多17例,月经期延长15例,痛经41例,有压迫症状(膀胱或直肠)22例合并腺肌瘤39例。服药前肝、肾和心功能正常。用药前至少3个月未用过激素类药物。

    1.2 用药方法及疗程 从月经周期的任何时期开始服用米非司酮(北京制药厂产、25 mg/片)每次25 mg,1次/d,同时服用桂枝茯苓胶囊(贵州制药厂生产,主要中药为桂枝、茯苓、牡丹皮等)每次3粒、3次/d,连续服用3个月为第一疗程;米非司酮片每次12.5 mg,1次/d,共30 d,减至隔日1次,共60 d停药为第二疗程,桂枝茯苓胶囊持续服用。
, 百拇医药
    1.3 检测方法 治疗前后均经B超检查对比,同时行妇科检查对比。B超检查:①子宫大小:上下径×前后径×厚径(cm3);②腺肌瘤大小:三维径线,按公式(π)/(6)×长径×宽径×厚径(cm3);③子宫肌内回声在月经前后变化观察。而且每月定期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

    2 结果

    2.1 症状消失 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停经,22例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逐月明显好转,3个月后全部消失;周期性月经时段,患者仍有下坠痛症状,但逐月减轻,至第二疗程全部消失。

    2.2 子宫体积的变化 41例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体积明显缩小,第3个月后平均缩小55.36%,第6个月后平均缩小70.17%。

    2.3 腺肌瘤体的变化 瘤体均有不同程度上的缩小,第3个月缩小率为70.39%,第6个月缩小率为81.07%。
, http://www.100md.com
    用药前后子宫及腺肌瘤体积变化,见表1。

    表1 用药前后子宫及腺肌瘤体积变化情况

    V(子宫)/cm3

    V(腺肌瘤)/cm3

    治疗前

    11.6×9.9×6.7~7.5×6.3×5.8

    3.6×3.4×3.2~1.9×1.6×1.3

    治疗前平均

    469.2(9.7×8.2×5.9)

    19.6(2.9×2.7×2.5)
, 百拇医药
    第一疗程后

    8.6×7.5×6.3~6.3×5.7×5.1

    2.9×2.5×1.8~1.7×1.4×1.1

    第一疗程平均

    209.5##(6.7×5.9×5.3)

    5.8(2.3×1.8×1.4)##

    平均缩小/%

    55.36

    70.39

    第二疗程后

    7.0×5.2×4.7~5.9×4.6×4.3
, 百拇医药
    2.3×1.9×1.7~0×0×0

    第二疗程平均

    140.0*(6.1×5.1×4.5)

    3.7(1.9×1.5×1.3)*

    平均缩小/%

    70.17

    81.07

    与第一疗程比较(t检验):*P<0.05;与治疗前比较:##P<0.01

    从表1可见,联合用药后子宫及肌腺瘤体积明显缩小,第一疗程结束时与治疗前比较,两者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第二疗程结束时与第一疗程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治疗收到明显效果。其中有4例患者经治疗后B超检查证实肌腺瘤完全消失,无1例患者需要手术治疗。
, 百拇医药
    2.4 随访 停用米非司酮后2~3个月患者月经复潮。14例同时停用桂枝茯苓胶囊,痛经复发者11例、复发率78.57%,需用止痛药6例、占26.09%,但痛经程度较治疗前有所缓解。27例持续服用桂枝茯苓胶囊,痛经复发者12例,复发率44.44%,痛经程度呈可忍受、不需用止痛药。41例患者治疗后月经周期25~35天、经量正常或稍多、经期正常;压迫症状消失。治疗中发现19例患者肝转氨酶升高,护肝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3.1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病检见肌层内有呈岛状分布的子宫内膜腺体与间质。由于岛状异位内膜细胞属基底层内膜,对卵巢激素、特别是对孕激素不敏感,临床上丹那唑、内美通等治疗效果不佳,痛经剧烈者常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我科采用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联合治疗,从随访中见,第一疗程下腹坠痛症状明显缓解,第二疗程全部消失,停药月经复潮后痛经复发率56.1%,除6例患者外,均呈轻度疼痛、不需用止痛药,解除了“切子宫”之痛,很受病人欢迎。
, 百拇医药
    3.2 米非司酮是作用于受体水平的抗孕酮药物,它本身无孕激素、雌激素、雄激素和抗雌激素的活性,通过与孕酮受体结合而起到阻断孕酮的作用[1],即通过抑制卵巢功能诱发异位子宫内膜萎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期低剂量可造成闭经,改善疼痛和缩小病变范围[2],与我科的临床资料相吻合,为子宫腺肌病患者提供安全的治疗方法。

    3.3 桂枝茯苓胶囊是一种纯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有桂枝、茯苓、牡丹皮等,其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缓消症块,具有降低全血粘度、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无毒副作用。从随访中可见,桂枝茯苓胶囊在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及降低治疗后痛经复发率中,起到治疗和预防双重作用,与文献报道相符[3]

    3.4 子宫腺肌病,或合并腺肌瘤,引起子宫增大、月经异常、痛经等,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从表1可见,经过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联合治疗,子宫体及瘤体明显缩小,使得患者月经异常、痛经及压迫症状得到改善,病人的生活和工作质量得到极大提高,且消除了手术带来的恐惧感。由此可见,米非司酮+桂枝茯苓联合应用可作为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同时应加强护肝治疗。

    参考文献

    [1]向大森,张黎亚,赵淑芹等.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三种用药方案临床比较试验[J].生殖与避孕,1994,14(4):312.

    [2]王莉莉,奚其葵,乌毓明等.国内外米非司酮的应用及探索[J].实用妇产科杂志,1997,13(2)74.

    [3]贺慧琴,陆启滨,赵翠英等.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妇科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0(5)16~17.

    (收稿日期 2000-06-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