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86679
不同pH值及氮酮对大黄酚透皮吸收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1999年第5期
     作者:虞金宝 程怡 宋友昕

    单位:虞金宝 程怡 宋友昕 江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南昌330077)

    关键词:大黄酚;氮酮;pH值;透皮吸收

    990517 摘 要 采用V-C扩散池及小鼠皮肤建立的透皮模型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考察了不同pH值及其条件下氮酮(Azone)对大黄提取物中大黄酚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 :大黄酚在酸性介质中的透皮效果最佳,且Azone对其透皮吸收有显著增强作用。

    Effects of pH and Azone on Transdermal Absorption

    of Chrysophanic Acid

    Yu Jinbao, Chengyi and Song Youxin
, http://www.100md.com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 d Materia Medica of Jiangxi Province, Nanchang 330077)

    Abstract Effects of pH and azone on th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of chrysophanic acid by mouse skin were studied in vitro by Valian-Chien horiz ontal diffusion cell and UV spectrometry. Result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maxim um absorption was attained at pH4 and that azone is an excellent transdermal pen etrant to enhance absorption.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Azone transdermal absorption chrysophanic a cid

    大黄具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收敛止血等功效,广泛用于治疗皮肤病、湿疹、丹毒等疾病以及 化妆品中;临床上多用大黄粉或同其它药配伍,以醋、植物油等调敷外用。我们对大黄提取 物中大黄酚在不同溶剂体系及pH值条件下的透皮吸收进行了实验研究,旨在为大黄的合理用 药提供依据,并为大黄透皮制剂的合理设计和开发提供参考。笔者仅报道不同pH及氮酮(Azo ne)对大黄透皮吸收的影响。

    1 材料

    1.1 仪器:岛津UV-12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超级恒温器(上海);磁力搅拌器(江 苏);Valian-Chien(简称V-C)扩散池(自制)。

    1.2 药物:大黄购于江西省医药公司;大黄酚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所用试 剂均为AR。
, 百拇医药
    1.3 动物:昆明种小鼠,江西省实验动物中心。

    2 样品液的制备

    2.1 大黄提取液制备:取大黄粉100 g,置索氏提取器内,用95%乙醇回流提取至无色, 并用乙醇调节体积至100 mL。

    2.2 不同pH缓冲液的配制:枸橼酸盐缓冲液(pH4.0)、磷酸盐缓冲液(pH7.0)、硼酸-氯 化钾缓冲液(pH9.0)均按照中国药典1995年版二部附录171~173页项下配制。

    2.3 供药池样品液制备:取大黄提取液5 mL,水浴挥干,残渣分别用上述缓冲液少量多次 溶解并定容至10 mL,含Azone者分别加入0.2 mL Azone后再定容至10 mL,充分混匀即可。

    3 工作方程的建立
, 百拇医药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大黄酚对照品,加乙醇制成0.3 mg/mL的对照溶液。分别取对照溶液 5、10、20、30、40、50 μL,加乙醇至1 mL,再加1 mol/L KOH溶液 3 mL,混匀,30 min 后在515 nm处测吸收度,经统计处理得工作方程:

    C=36.232A +0.0356 r=0.999

    4 透皮吸收实验及结果

    4.1 离体鼠皮的制备:同文献[1]

    4.2 透皮吸收实验:取略大于自制V-C扩散池[2]池口面积的鼠皮,使角质层面 向供药池,固定在两半池中间,每个半池内分置一聚四氟乙烯振子,供药池加入5 mL大黄样 品溶液,接受池中加5 mL 0.9%生理盐水作为接收液,同时做随行空白对照(供药池加不含 大黄的溶剂)实验。循环水温度为(37±0.5)℃,恒速磁力搅拌。于实验后1、2、4、8、16 、24 h分别取样1 mL,同时加1 mL生理盐水至接受池中,所取样品各加1 mol/L KOH溶液3 m L,混匀,离心20 min(2 500 r/min),以随行空白调零,取上清液在分光光度计上于515 nm 处测得吸收度,按工作方程计算药物浓度(以大黄酚计)。因接受池连续取样并每次加入空白 接收液,使测得值较真值小,按下式进行校正:
, http://www.100md.com
    式中 Cr为校正浓度,Cn为实测浓度,V为接受池内溶液体积。

    4.3 数据处理及结果:根据Fick扩散第一定律,经积分整理得工作方程:

    式中 为透过量为透皮速率;为透皮时滞。

    结果见表1。

    表1 大黄酚在不同pH中的透皮速率(±s,n=4) 组别
, http://www.100md.com
    透皮速率(μg/cm2.h)

    pH4.0)

    5.355±1.190

    pH7.0)

    2.827±1.202*

    pH9.0)

    3.027±0.742*

    pH4.0+Azone)

    (10.947±2.821*

    pH7.0+Azone)
, 百拇医药
    3.586±1.236△△

    pH9.0+Azone)

    4.097±1.414△△

    与pH4.0比:*P<0.05 与pH 4.0+Azone比:△△P<0.01

    累积透过率Q=Cr.Vr/C0.Vd.100%

    式中 C0为供药池起始药物浓度,Cr同前,Vr、Vd分别为接受池和供药池内溶液体 积。
, http://www.100md.com
    结果见表2。

    5 结果与讨论

    5.1 从表1、2中可以看出,大黄酚在酸性条件下的透皮作用最佳,与中性、碱性相比有显 著性差异(P<0.05),而中性与碱性之间的透皮速率则无明显差异(P>0.05);Azone能明显增强大黄酚在酸性中的透皮吸收(P<0.05),24 h的累积透过量和透过百分率分别比未加Azone者提高1倍;但对中性、 碱性条件下的透皮吸收则无明显影响。

    表2 大黄酚在不同pH中的24 h累积透过量和透过百分率(±s,n=4) 组别

    累积透过量(μg)

    透过百分率(%)

, http://www.100md.com     pH4.0

    75.409±34.129

    3.912±1.771

    pH7.0

    39.431±17.318

    2.046±0.898

    pH9.0

    43.960±11.724

    2.281±0.608

    pH4.0+Azone

    150.696±50.567

, 百拇医药     7.818±2.623

    pH7.0+Azone

    53.525±17.275

    2.777±0.896

    pH9.0+Azone

    59.433±22.563

    3.083±1.171

    5.2 从表2可以看出,大黄中有效成分无论在哪种条件下的累积透过量和透过百分率都很 低,这可能与我们选用的水溶性成分(结合蒽醌)的分子量大,不易穿透皮肤有关。关于游离 蒽醌与结合蒽醌的透皮吸收比较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5.3 传统外用法中中药多以醋调外敷,现代科学研究证实,醋中的醋酸、乳酸、氨基酸、 甘油和醛等化合物,对人的皮肤有柔和的刺激作用,使小血管扩张,增加皮肤血液循环。另 外本实验结果显示,酸性条件有助于大黄中有效成分(有机酸及其苷)的透皮吸收,我们也曾 报道过酸性条件有利于川乌中有效成分(生物碱)的透皮吸收[3];由此可见,酸性 环境有助于药物穿透皮肤,这可能与人体皮肤的生理特性有关;同时为中药外用中以醋调敷 的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 百拇医药
    5.4 根据蒽醌化合物在碱性溶液中呈红色的特性,我们将大黄提取液、大黄酚标准液和透 皮接受液分别加KOH后,在370~800 nm处进行扫描,三者均在51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空 白对照实验对其测定无影响;且其吸收度在5 h内基本保持不变。

    参 考 文 献

    1 虞金宝,等.中国中药杂志,1995,20(9):539

    2 Chien Y W. Transdermal Controlled System Medica-tions Piscataway Marcel Dekker,1987:132

    3 程 怡,等.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4):28

    (1999-08-24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