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编号:10282387
鼻泪管放置硅胶管治疗慢性泪囊炎34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第20卷 短篇论著
     作者:杨勤 袁志兰 虞灵梅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二科, 南京 210029

    关键词:慢性泪囊炎;硅胶管;鼻泪管;手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000431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眼科常见疾病,我科自1997年7月采用经下泪小点行鼻泪管放置硅胶管术治疗34例患者,随访3~6个月,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36眼,男12例12眼,女22例24眼。年龄20~68岁,平均42.2岁。病程1个月~20年,平均4.9年。均有流脓流泪症状,术前对患眼行泪道冲洗,均可见粘液或脓性分泌物自泪点返流。

, http://www.100md.com     手术器材 泪道探通针(长约5.6 cm),硬膜外麻醉用硅胶导管(从前部盲端向后取约8 cm长,在约5.6 cm处打侧孔便于置针),泪点扩张器,泪道冲洗针头,10 ml空针。

    手术方法 0.5%地卡因表面麻醉术眼3次,扩张泪小点后,套管针自下泪小点插入泪小管水平部至触及骨壁,即泪囊内侧壁后将针90°转向下,插入鼻泪管约3~4 cm,导管后段留约3~3.5 cm在皮肤外,拔出针芯,留置导管。自导管外口注生理盐水可流入咽部,证实泪道通畅。透明胶带固定导管于额部皮肤。

    术后处理 抗生素眼液每日点眼,术后定期用庆大霉素4万单位与0.9%生理盐水10 ml混合液经留置管侧孔冲洗泪道,每周1次。留置管1~2个月后酌情拔管,拔管后门诊定期复查,仍可用上述溶液冲洗泪道。

    2 结 果

    凡拔管后流脓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者为治愈;冲洗泪道通而不畅,无流脓,流泪症状减轻者为好转;冲洗泪道不通,症状无改善者为无效。本组病例拔管后随访3个月,治愈23例24眼,好转8例9眼,无效3例3眼,有效率为91.7%。
, 百拇医药
    3 讨 论

    传统治疗慢性泪囊炎常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其手术时间长,凿骨痛苦,术后遗留瘢痕等缺点使多数患者难以接受。对年老体弱者行泪囊摘除术则术后长期流泪,生活质量下降。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尝试顺行、逆行植入硅胶管术,泪道挂线术,Nd:YAG激光重建鼻泪管术等多种术式[1~5]。本组采用自下泪小点行鼻泪管放置硅胶管术,与传统术式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组织损伤小,本术式只需表面麻醉无须行皮肤切口、凿骨,不破坏正常的泪道结构,基本无出血,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少,易为患者接受;并且由于硬膜外麻醉导管即硅胶管的组织相容性较好,留置管后患者无明显不适感;本组一般在1~3个月行拔管术,未见带管者有过敏及其他毒副作用发生。②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在门诊即可进行。③并发症少。本组仅2例术后导管脱落,经重新插管,均治愈。1例拔管后有少量血性分泌物,经每周3次冲洗,2周后该症状消失。④本术式不受年龄限制,对老年患者毋须泪囊摘除,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⑤对于失败病例,并不影响改行其他术式。
, 百拇医药
    部分慢性泪囊炎尤其病史较长患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泪道阻塞,瘢痕形成,加之有多次泪道探通史,已形成假道,插管困难,这类患者不是本术式的适应证。尽管如此,本术式治疗慢性泪囊炎因操作简便。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永龄,李明松,张月娣,等. 硅胶条环扩张鼻泪管治疗慢性泪囊炎. 中华眼科杂志,1993,29(2):122

    2,Metaireau JP. Treatment of canalicular block. Eye, 1988,2(2):220

    3,Kurihashi K. Bicana licular silicone intubation using three-piece silicone tubing:direct silicone intubation. Ophthalmologica, 1993,206:57

    4,刘东光. 鼻泪管逆行扩张及弓形硅胶管植入术. 实用眼科杂志,1991,9(6):360

    5,孙叙清,戴 青,罗丰年. 鼻泪管激光重建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中华眼科杂志,1994,30(6):457

    (2000-01-03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