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81392
宫内节育器与异位妊娠13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
     作者:赵俊华 邢小芬 洪淑英 闫晓娟

    单位:(河北省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 石家庄 050031)

    关键词:异位,妊娠;病因学;宫内避孕器;副作用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000313

    中图号 R714.22▲

    随着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广泛应用,带器异位妊娠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将我院1996~1997年收治的13例IUD合并异位妊娠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IUD合并异位妊娠13例。年龄在21~40岁,平均30岁。25岁以下2例,25~35岁9例,36~40岁2例。初孕妇1例,孕2~4次12例。节育器放置时间最短2个月,最长7年,<2年者4例占30.76 %,2~7年者9例占69.23 %。节育器均为不锈钢圈环。

    1.2 临床症状:有停药史者7例,无明显停药史者6例,13例均因不规则阴道出血及下腹部疼痛而就诊。

    1.3 辅助检查:腹部B超检查均见病侧有囊实性包块或腹腔游离血及宫内节育器。尿妊娠试验阳性。术前WBC<10×109/L者6例,WBC>10×109/L者7例,中性粒细胞增高在88.4 %~104.9 %。

    1.4 治疗:13例异位妊娠除1例保守治疗外均手术治疗。发生于左侧输卵管8例,右侧5例。输卵管壶腹部9例(69.23 %),伞端2例15.38 %,峡部1例7.69 %。

    2 讨 论

    IUD是否增加输卵管妊娠的发生率无统一意见。90年代初我国对13省市6 236例IUD妇女前瞻性研究,上环后2年仅有6例发生输卵管妊娠。随着IUD的广泛应用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逐渐升高[1]。国外报导放置IUD者与异位妊娠呈正相关[2]

    异位妊娠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经产妇高于初产妇。国内杜建层等报导放置IUD 2年以上的异位妊娠发生率高于2年以内,尤其是2~6年更应引起注意[2],本文结果与之相同。本文13例带器异位妊娠<2年者占30.76 %,而2~7年者占69.23 %。

    IUD致输卵管炎,有学者电镜观察IUD妇女的输卵管粘膜发现其纤毛细胞明显减少,分泌细胞增多且有大量白细胞浸润,形成输卵管炎为其发病机制[1]。IUD可引起输卵管痉挛,使孕卵不能预期到达子宫腔[2]。■

    参考文献

    [1]潘小惠.宫外孕178例临床分析.中国妇科与产科杂志,1997,13(4):236

    [2]杜建层,马秀敏.宫内节育器与异位妊娠的关系探讨.河北医学,1995,1(1):34

    收稿日期:2000-01-2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