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山东医药》 > 2000年第16期
编号:10281371
自体煮沸骨再植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山东医药》 2000年第16期
     作者:程玉峰 魏奉才 张子桂 王克涛 程爱红

    单位:程玉峰(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 250012);魏奉才(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 250012);张子桂(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济南 250012);王克涛(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程爱红(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关键词:自体煮沸骨 下颌骨重建 放射性同位素扫描 X线照像

    山东医药001607摘要:选用30只健康成年家兔,应用 99mTc-MDP扫描、X线照像和组织学检查 ,对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的愈合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经历了植 骨块吸收、血管及其周围组织长入、植骨块逐渐被新生骨替代的过程,从而表现为典型的“ 爬行替代”;此过程的发生机理是骨传导,发生基础是血管长入。研究表明:自体煮沸骨再 植后组织相容性好,未发生排异反应,是修复下颌骨缺损的理想材料。
, http://www.100md.com
    中图分类号:R782.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rty healthy adult rabbits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o examine the dynamic healing process of boiled autogenous bone graft after reimplantation.The methods include99m Tc-MDP scanning,X-ray roentgenography and histology.The resuts showed that boiled autogenous bone graft was followed by absorption of the boiled bone graft,ingrowth of capillaries and perivascular tissues of the host into the bone graft,new bone formation,representing typical process of “creeping substitution”.The mechanism of this procedure is osteoconduction,the base is ingrowth of capillaries.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boiled autogenous bone graft is a good material for repairing mandibular bone defection.
, 百拇医药
    Key Words:Boiled autogenous bone Mandibular reconstruction Radioistope scanning X-ray roentgenography

    下颌骨肿瘤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是下颌骨切除,而手术所致的颌骨缺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语言、咀嚼、进食、呼吸等功能,且遗留面部畸形。因此,选择良好的修复材料,力求恢复下颌骨的连续性、颌面形态及口腔功能,是口腔颌面外科学者探讨的重点课题之一。

    近年来,少数学者将煮沸骨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一定的效果[1、2],但由于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故煮沸骨的应用没有得到推广。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结合99mTc-MDP扫描,对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的愈合过程进行了动态观察 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 http://www.100md.com     1.1 实验动物 取健康成年青紫蓝家兔30只(雌雄不限) ,兔龄6~8个月,体重2.5~3.0kg。随机分为五组,分别于术后2周、1个月、 2个月、3个月、4个月行99mTc-MDP扫描、X线照像和组织学检查。所有 动物均由该院动物实验室提供。

    1.2 手术方法 用3%戊巴比妥钠30mg/kg行 耳 缘静脉注射麻醉。以0.5%碘伏消毒后,于一侧下颌骨下缘做长约3cm切口,切开皮肤 、皮下组织至骨膜下,切取下颌骨体部1.5cm×0.7cm全厚骨块,置生理盐水中煮 沸30分钟,再于200ml盐水(内含青霉素320万U,链霉素1.0g)中浸泡15 分钟,植回原处。以钢丝作拦扎固定,分层缝合切口。

    2 结果

    2.1 99mTc-MDP扫描 2周时下颌骨植骨区 出现放射性充填。1个月时放射性聚集浓度更高,且 超过正常侧。2个月、3个月持续放射性浓集。4个月时放射性聚集浓度有所下降,趋于正 常。
, 百拇医药
    2.2 X线照像检查 2周时植骨块轮廓清楚,边缘整齐,植骨间隙清楚可见,未 见 骨吸收现象。1个月时植骨块边缘不完整,有虫蚀样缺损,植骨间隙模糊。2个月、3个月 时植骨块明显缩小,边缘不清,间隙几乎消失且密度明显增高。4个月时植骨块基本消失, 新生骨密度和正常骨近似,新生骨皮质和下颌骨断端骨皮质相延续。

    2.3 组织学检查 2周时植骨床近断面处骨膜细胞增生肥大,核仁明显,植骨块和植骨床之间充满纤维结缔组 织和血管,间质细胞丰富,植骨块边缘可见少量骨吸收及新生的骨小梁和破骨细胞。1个月 时植骨块吸收明显,新生骨小梁增多,植骨块和宿主骨被网状排列的新生骨连接。2个月、 3个月植骨块逐渐被较致密的纤维性骨痂代替,骨痂内血管丰富,呈现为坏死骨和 新生骨的 混合体。4个月时植骨块消失,大部分由骨小梁代替,其余为纤维性骨痂,骨小梁大都成熟 ,钙化明显,少部分已构成骨板系统,呈现为成熟骨和幼稚骨的混合体。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3.1 自体煮沸骨再植后的“愈合过程” 本研究显示:自 体煮沸骨再植后,从宿区来的血管向 植骨块延伸,同时植骨块被吸收而产生空隙,供血管进一步爬入,空隙逐渐被新生血管和沿 血管爬行的新生组织、原始间充质细胞和骨祖细胞占据。间充质细胞和骨祖细胞分化成破骨 细胞引起植骨块进一步吸收;同时,间充质细胞和骨祖细胞分化成成骨细胞附着在坏死骨架 上并产生新骨,此过程持续进行,直至植骨块完全吸收而被新生骨替代。煮沸骨完全丧失了 活力,不具有成骨能力。但是,在血管长入后,随之而长入的血管周围组织、骨祖细胞及骨 外膜细胞的分化使我们能够观察到植骨块的吸收和新骨的形成,这一过程和传统的“爬行替 代”过程[3]相一致。煮沸骨丧失了骨诱导能力,其爬行替代过程依靠骨传导,即 毛细血管、血管周围组织、骨祖细胞由宿主骨长入植骨块,出现植骨块的吸收和新生骨的形 成。

    获得骨连接的两个基本前提是血供和稳定性,两者相辅相成。Williams [4]认为:骨愈合过程中矿物质沉积的主要控制机理是血流量,而不是骨膜的生理性代 谢变化,这充分说明血供对植骨块成活的重要性。当植骨块周围血管化完成,骨与软组织和 骨与骨之间的剪式活动受到骨痂的限制后,植骨块内部的血管化也将很快进行。因此,游离 植骨块爬行替代过程的快慢取决于血管长入的速度和程度,血管长入可以提供间充质细胞和 骨祖细胞并分化成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继之发生植骨块的吸收和新骨形成。
, http://www.100md.com
    3.2 煮 沸 骨再植的可行性 煮沸能使组织抗原性消失的事实已被证实,多数组织T-抗原在加热到5 0℃即发生改变[4]。Burwell[5]将新鲜自体骨和煮沸异体骨分 别 植入家兔耳附近的皮下组织,结果发现两者周围的淋巴结并无明显差异。他们指出:煮沸在 灭活骨的同时确实降低了其抗原性,消除了异体骨在宿主淋巴结引起免疫反应的能力,但具 体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煮沸使抗原处于迟钝甚至静止状态,或阻止了坏死细胞对抗原的释 放,或抗原存在于稳定的坏死细胞内,不能达到活性部位,因而不能引起免疫反应。

    自体 煮沸骨作为移植材料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兴趣。1997年王改成等[2]报道了2例 下 颌骨造釉细胞瘤患者,采用该方法术后随访8年无复发,且面部外形正常,活动牙托稳定, 咬牙 合关系良好。他们认为该方法可解除 患者自身供骨之痛苦,简化手术过程,无排异现象, 恢复下颌骨外形和功能优于其他材料。本研究表明:煮沸骨和植骨床的连接不是借助纤维 而是借助新生骨质,煮沸骨在愈合过程中起支架的作用,供来自宿主的血管及间充质细胞和 骨祖细胞侵入,表现为自身吸收、新生骨形成的过程,因此,煮沸骨作为移植材料是切实可行的。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邵乐寨,李爱清,宋金刚.肢体骨肿瘤灭活再植9例报告.临 床肿瘤学杂志,1999,4:75.

    2,王改成,张正健.下颌骨煮沸再植远期疗效观 察及体会.肿瘤研究与临床,1997,9(1):52.

    3,Moore JB,Mazur JM,Zehr D,et al.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 of vascularized and conventional autogenous bone grafts.Plast Reconstr Surg,1984,73:382.

    4,Williams EA,Weiland AJ,Weiland AJ,Berggren A.Microcirculation of bone.The physiology and pharmacology of the microcirculation Vo 12,Orlando:Academic Press Inc,1984,268.

    5,Burwell RG,Gowland G.Studies on the transplantation of bone.Ⅲ.The immune response of lymph nodes draining components of fresh homologous bone tre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J of Bone and Joint Surg,1963,44-B:131.

    2000-07-10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