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导报》 > 1999年第5期
编号:10278794
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
http://www.100md.com 《医药导报》 1999年第5期
     作者:陈世龄 建那提 阿依古丽

    单位:830028 新疆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卡马西平;不良反应,严重;损害,神经系统

    医药导报990572 卡马西平(cavbamazepine,CBZ)为临床常用抗癫痫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与多种抗癫痫药联用时达47%,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各系统,有的较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现将CBZ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概述如下。

    1 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1.1 小脑及脑干功能障碍 慕小莉[1]报道1例73岁男患者,因三叉神经痛给予本品0.2g,tid,用药2次后患者精神萎糜,嗜睡,全身无力,手足颤抖,不易平衡,视物不清,情绪焦躁不安。停药1.5天后其症状基本消失,唯嗜睡持续6天后方恢复正常。
, 百拇医药
    1.2 红霉素诱发CBZ致神经系统损害 红霉素与CBZ的药物动力学相互作用具有临床意义,红霉素可导致CBZ血药浓度升高而达到中毒水平[2]。黄绍平,陈征起[3]报道3例,其中1例为10岁患儿,口服本品5个月余,0.4g/d,CBZ血药浓度10.2mg/L。患儿淋雨后出现低热、咽痛及流涕,给予红霉素口服第4天咽痛减轻,体温正常,但出现站立不稳,写字手颤抖,眼球呈水平震颤,测CBZ血药浓度14.1mg/L,停服红霉素,并将CBZ减至0.3g/d后,上述症状又持续2天消失。马玉起[4]报道2例连服本品(0.2g,tid)10和5天,分别因颈后蜂窝组织炎和鼻疖口服红霉素0.2g,qid,两药同服3天后,均出现嗜睡、走路不稳、眼球震颤等症状,停服红霉素,上述症状自行消失。

    2 对皮肤的损害

    2.1 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 吴广侠,姚世军,杨迪球[5]报道1例20岁男患者,口服本品15天,突然高热40℃,双眼睑红肿,继而全身皮肤见散在黄豆大小水肿性红斑及眼、口、外阴部红斑,水泡糜烂,手足、掌跖部皮疹呈虹膜状损害,经停药并积极治疗,迁延近2个月方愈。
, 百拇医药
    2.2 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 宋协德,孔祥荣[6]报道1例老年患者因三叉神经痛服本品0.2g,tid;另1例9岁患儿因腹型癫痫服0.1g,tid,二者分别于用药第9和第17天出现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口腔及口周,鼻、眼、耳出现红斑伴皮肤粘膜高度水肿、糜烂,全身皮肤起红斑,水疱,高热。前者龟头、阴囊、肛周红肿糜烂;后者会阴部糜烂并有脓性分泌物(分泌物培养:绿脓杆菌生长),全身皮下淋巴结肿大。二者尼氏征阳性,WBC18.0×109/L和17.2×109/L,均给予静脉滴注大剂量抗生素及激素,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输血。二者均死于心肾衰竭。

    2.3 红皮病 王香兰,任建新[7]报道1例因癫痫发作服本品(0.2g,tid)3周后,全身皮肤发生密集红色皮疹,并糜烂、脱屑伴发热,遂停药,经泼尼松等药物及支持疗法治疗月余,患者痊愈。

    2.4 剥脱性皮炎 李奕煌[8]报道1例12岁患儿服本品(0.1g,bid)10日,出现眼红伴眼痛、咽痛、口唇肿胀,继而眼结膜高度充血水肿,口唇、口腔粘膜溃烂,全身皮肤见紫红色斑丘疹,融合成片有水疱,停药并综合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
, 百拇医药
    2.5 CBZ过敏综合征 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淋巴结病及牵涉到的其他靶器官反应。反应常涉及肝脏,但不常涉及肾脏,很少涉及肺,尽早停药可使炎症快速消退。邓鸣[9]报道4例中年患者因癫痫发作,三叉神经痛等服本品0.4或0.5g/d,用药2周~3个月,均出现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发热、淋巴结病,3例出现皮疹。停药后症状消失。1例用类固醇治疗症状控制。

    3 对血流系统的损害[10]

    3.1 再生障碍性贫血 1例曾用三甲双酮(0.9g/d)治疗焦虑和幻觉偏执性妄想患者,加用CBZ(0.8g/d)6天后,WBC从开始治疗时的6×109/L降至4.8×109/L,第43天降至3.25×109/L,4个月后患者便血(当时服CBZ0.8g/d),WBC2.75×109/L,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1个月后死亡。
, 百拇医药
    3.2 高血钾症 1例服用本品0.1g,tid,次日四肢渐感疲乏无力,第4天起四肢瘫痪,手足运动障碍,胸闷、气短。查血清钠140mmol/L,钾7.4mmol/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54次/min,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停服CBZ,采取相应治疗1天后,复查血钾4.2mmol/L,钠142mmol/L,心电图正。3个月后口服同剂量CBZ,第4天再次出现高血钾症,经积极处理后痊愈。

    4 对肝脏的损害

    临床表现为胆汁瘀积性肝炎,轻至重度黄疸及中度肝功能损害,常伴AKP升高,多在用药后1~4周内发生,治疗应停CBZ,对症治疗。

    4.1 中毒性肝炎 1例用本品1.2g/d,治疗4周后,出现恶心、呕吐、厌食,体温37.4℃,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即停药,6周后恢复正常。

    4.2 皮肤及肝损害 张强,孙道开[11]报道1例12岁患儿服本品9天后,胸、腹及面部出现少量皮疹,渐遍及全身,伴低热,至第16天时全身皮肤潮红,密布红色斑丘疹,手、足心及巩膜黄染,检查:IBI72μmol/L,结合胆红素42μmol/L,AST375U/L,ALT165U/L,AKP327U/L,对症治疗3周后皮疹及黄疸消退,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正常。另1例9岁患儿,口服本品至第14天,体温38℃~39℃,伴颈部疼痛及颌下淋巴结肿大,1周后颈部始出现皮疹并迅速波及全身,呈水肿性红色斑丘疹,3天后皮肤、巩膜黄染,两次查肝功能分别为680和588U/L,继而结膜、口唇、口腔粘膜充血,诊断为CBZ致重症渗出性红斑,对症治疗1周后重查肝功能低于40U/L,3周后皮疹及黄疸消退。
, 百拇医药
    5 对胃肠道的损害

    卢圣奎,郭荣彬[12]报道了4例CBZ致严重腹泻患者(其中1例为4岁患儿),剂量125~400mg,bid,用药后第4~第12天均出现严重腹泻,重时大便8~10次/d,停药3~5天腹泻停止。以上病例均有下列特征:①既往无腹泻病史,服CBZ与腹泻发生有明确的时间相关性。②腹泻与一般肠炎性腹泻明显不同,不伴发热及腹痛,WBC总数及分类均正常,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乙状结肠镜等辅助检查正常。③常用止泻药无效。立即停药是唯一有效的措施。

    6 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6.1 心脏骤停 CBZ可致心血管疾病老年患者心动过缓及可逆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齐岩梅,杨珍玉[13]报道1例心电图示左前分支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口服本品(0.2g,qd)至第19天,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呼吸停止,急查血钾4.4mmol/L。7天后重现上述症状,心电图示心动过速及室颤。停药2个月,未再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 http://www.100md.com
    6.2 嗜酸性心肌炎 国外报道1例13岁患儿因注意力缺陷,机能亢进失调,行为冲动,给予本品0.2g/d,渐增至0.8g/d,17天后患者嗜伊红细胞增多,26天后体温升高,出现皮疹和结膜炎,2个月后又出现肝炎和心肌炎,心电图及24小时Holter监测示右心室心动过速伴频繁、多态(形)的右心室异位。停服CBZ,病情仍进一步恶化,翌日死于不可控制的心律失常,尸检示严重的嗜酸性心肌炎[14]

    参考文献

    1 慕小莉.卡马西平致嗜睡一例.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1997,(3)∶40

    2 谢守霞,董 淳,宁德娥,等.甲氧基红霉素对卡马西平药物动力学的影响.中国临床药学杂志,1997,6(1)∶19

    3 黄绍平,陈征起.红霉素、麦迪霉素致卡马西平中毒3例.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7,12(2)∶138
, 百拇医药
    4 马玉起.红霉素诱发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6,5(3)∶191

    5 吴广侠,姚世军,杨迪球.卡马西平致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一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25(5)∶315

    6 宋协德,孔祥荣.卡马西平引起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死亡二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4)∶249

    7 王香兰,任建新.卡马西平致红皮病一例.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7,11(5)∶302

    8 李奕煌.卡马西平致剥脱性皮炎一例.新医学,1996,27(12)∶623

    9 邓 鸣,摘.卡马西平过敏综合征.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8,7(1)∶64

    10 孙淑娟,赵源浩,李宏建,等.卡马西平的不良反应.临床荟萃,1997,12(7)∶292
, 百拇医药
    11 张 强,孙道开.卡马西平致药源性皮肤及肝脏损害二例报告.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7,12(2)∶124

    12 卢圣奎,郭荣彬.卡马西平致严重腹泻4例.临床医学,1997,17(7)∶封四

    13 齐岩梅,杨珍玉.卡马西平致心脏骤停1例.中国循环杂志,1997,12(3)∶178

    14 Advertising Index.Carbamazepine and Fatal Eosinophilic My-ocarditis.Am J Health-Syst Pharm,1997,54(13)∶1561

    (1998-10-27 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