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71191
63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杨敦山 胡 俊

    单位:湖北省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仙桃433000)

    关键词: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990325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又称格林-巴利氏综合症(GBS),是神经系统由体液和细胞共同介导的单相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我们对63例GBS患者进行微循环观察,并与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1.1.1 GBS组:选择临床确诊的GBS患者63例,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在18~51岁之间。按病情症状和体征将本组病例归纳为瘫痪、感觉障碍两类。

    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疾患的健康者20例,男性11例,女性9例。

    1.1.2 观察方法

    采用无锡东方血液流变学研究所研制的CG-3F型彩色多媒体微循环诊断仪,观察患者左手无名指,根据田氏“甲襞微循环加权积分标准及使用要求”,检测管袢、管径、管长等指标,按其生理病理意义归纳为3类,即管袢形态、流态、袢周状态。

    2 结果

    63例GBS组及20例正常对照组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见附表。

    附表 GBS甲襞微循环3类指标积分结果比较(±s)

    n

    管袢形态

    流 态

    袢周状态

    总积分

    GBS组

    63

    1.26±0.37

    1.42±0.45

    1.89±0.96

    3.05±1.12

    对照组

    20

    0.65±0.32

    0.78±0.48

    0.88±0.62

    1.85±0.67

    P 值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63例GBS患者甲襞微循环观察显示,98%的病例都表现为微循环障碍,总积分值均为异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极少病例显示接近正常,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也有一些区别。

    尤以瘫痪类结果异常明显,这类病例临床多表现为双侧对称的弛缓性瘫痪,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无力更为明显。其管袢数无明显减少,长度较短,血流缓慢,血细胞聚集明显,有渗出、出血现象。

    感觉障碍类较瘫痪类普遍显示异常较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仍然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为主观感觉异常,如麻木等,下肢有振动觉及位置减退,下肢腓肠肌有压痛感,其管袢数无明显减少,长度较短,血流减慢,血细胞聚集,无渗出和出血现象。

    本组病例表明,GBS所表现的甲襞微循环障碍,是造成该病发病的原因之一,改善其微循环是治疗该病的一个重要方面。

    (1999年4月20日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