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儿科杂志》 > 1999年第12期
编号:10269671
儿童呼吸道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初步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儿科杂志》 1999年第12期
     作者:农光民 李树全 谢湘芝 苏瑞琼 姚龙

    单位: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530027

    关键词:

    中华儿科杂志991220 我们对13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抗体IgG、IgM进行了测定。报告如下。

    对象:1997年6月~1998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39例,其中肺炎50例,支气管炎42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感染23例,上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样疾病、咽炎、扁桃体炎)24例;男91例,女48例;年龄9.5月~15.0岁,平均年龄4.2岁。

    方法:入院次日采集患儿静脉血1~2 ml,分离血清后-20℃保存待检。用倪安平[1]和Grayston描述的微量荧光法检测139例患儿血清的肺炎衣原体IgG和IgM抗体。所用抗原由北京协和医院提供,结合物是兔抗人IgG和羊抗人IgM荧光抗体(Sigma公司产品)。IgM阳性血清标本检测类风湿因子(RF)。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标准:IgM滴度≥1∶32和(或)IgG滴度≥1∶512(又称抗体)。既往感染的标准是IgG滴度<1∶512,但≥1∶16。统计学处理:采用卡方检验。
, http://www.100md.com
    结果:本组139例患者肺炎衣原体IgG抗体阳性的36例(26%),其中6岁以下患儿的阳性率为26%,6岁以上患儿的阳性率为36%,但两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肺炎衣原体IgM≥1∶32的21例(14%),1∶16的1例。IgM阳性血清检测RF均为阴性。

    在139例患者中有24例(17%)具有符合肺炎衣原体近期感染的急性抗体,其中3例IgG和IgM抗体、3例单纯IgG抗体、18例单纯IgM抗体滴度水平符合急性感染的诊断标准。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率以12~15岁患者最高(50%),0~1岁组最低(11%)。24例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病例中,肺炎14例,支气管炎5例(包括哮喘性支气管炎3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感染4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急性感染率(20%)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4%)(P<0.05)。

    讨论:肺炎衣原体于1986年被正式命名,现已证明其感染呈世界性分布,是人类重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一般认为其感染主要发生在成人和年长儿。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3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儿童中,肺炎衣原体IgG阳性率为26%,各年龄组小儿均可感染肺炎衣原体。但目前国内精确的肺炎衣原体感染率尚不清楚,我们的资料仅能反映局部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感染率。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17%具有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证据,其中12~15岁组似乎发病率最高,6例中有2例IgG滴度分别为1∶512、1∶1 024,1例IgM滴度为1∶32。但由于该组样本数过少,是否其发病率真正高于其他组,尚须进一步观察。24例急性感染患儿中,至少有3例可认为是再发性感染,因为他们具有较高的IgG抗体。但无IgM抗体,肺炎衣原体再次感染或重复感染后免疫反应,就表现为IgG抗体在1~2周出现,效价可以很高,往往没有IgM抗体出现,或其效价很低。本组病例中有12%的支气管炎患儿、17%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并感染患儿、28%的肺炎患儿、4%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与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有关,较国外报道的10%的肺炎、5%的支气管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率高,而且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的急性感染率明显高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本研究结果初步证实在南宁地区肺炎衣原体也是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之一。

    肺炎衣原体的实验诊断主要根据病原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检测。但分离培养阳性率低,不利于临床诊断。血清学试验在肺炎衣原体的诊断中起决定性作用,微量荧光法是目前唯一能鉴别3个衣原体生物种的一种较敏感而特异的方法,它不仅能区别新近感染和既往感染,还能区别初次感染和再感染,可在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倪安平,王辉,董平,等.肺炎、支气管炎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肺炎衣原体感染的研究.中华内科杂志,1995,34:388-391.

    (收稿:1999-01-05 修回:1999-08-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