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内科学 >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编号:10204041
急诊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体外循环杂志 2002年第2期第4卷
     250031 济南 济南军区总医院心外科 姜冠华;张广福;张鲁英

    关键词:急诊体外循环;危重病人;心肺脑复苏

    摘要:

    目的

    目的:临床评价急诊体外循环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的效果。 方法1981年10月至2001年3月30例危重病人施行急诊体外循环,其中心搏骤停6例,术中大血管出血4例,介入治疗时发生意外2例,其他18例。 结果,成活27例(成活率90.0%),死亡3例。 结论:急诊体外循环能提高危重病人抢救和治疗成功率。

    近年来由于体外循环(CPB)灌注技术的发展和有关设备的更新,不仅使CPB技术成为心脏大血管手术的安全辅助方法,同时也在抢救治疗危重病人中逐渐显示其独特的价值;特别是对于心搏骤停者的心肺脑复苏,显示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我院1981年10月到2001年3月应用急诊体外循环(ECPB)抢救和治疗危重病人30例,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临床资料

    30例中男21例,女9例,年龄4~48岁,平均19.0岁。体重10~60kg,平均36.2kg。其中在手术室或ICU室发生心搏骤停6例,术中发生大血管损伤4例,介入治疗时发生意外2例,心血管术后因左房、左室破裂、右室出血、残留瓣组织影响人工瓣活动,心脏畸形纠治不彻底等18例。ECPB方法:浅低温10例,中低温18例,左心辅助转流2例。经股-股转流3例,主动脉和左房插管行左心转流2例,常规CPB插管转流25例,ECPB时间38 ~286min。ECPB距第一次停转流最短95min,最长为术后6天。结果30例中成活27例( 成活率为90.0%)。3例死亡,1例死于急性肾功衰竭,2例死于心功衰竭无法停ECPB。

    讨 论

    1.ECPB用于危重病人抢救治疗的主要作用:(1)人工心泵可有效地代替或辅助心脏搏动,维持机体循环功能,为外科手术或内科治疗抢救创造条件;(2)人工肺可使血液获得良好的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保证组织氧合;(3)将术野失血重新回收人工心肺机,经氧合、消袍、过滤后复灌入机体,维持有效循环血量;(4)血液稀释可改善组织微循环灌注,并可将有害介质稀释;(5)低温可降低氧耗,以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还可防止心搏骤停病人复苏后脑并发症和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发生;(6)便于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1~3〕。由于ECPB上述作用的发挥,也有利于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处置和调控。
, 百拇医药
    2.ECPB应用的时机和效果:ECPB手术时间紧迫,必须分秒必争;本组2例在ICU室发生室颤病人,由于早期机器准备时间长及处理经验不足,均未成活。为提高ECPB工作质量和应急功能,常备成人和小儿ECPB急救包1套,使机器安装时间最短为5min〔3〕。显著提高了应急能力,加之其他措施和临床经验的积累,除早期3例死亡,余27例存活,成活率为90.0%(27/30)。据国外报道可将人工心肺、热交换器、贮血容器等装配齐全连成一套人工心肺装置,安放在急诊室备用〔4〕。近年来由于经皮穿刺体外循环技术的发展,表面肝素涂层管道、膜肺和离心泵的临床应用,国外ECPB抢救心搏骤停的长期存活率高达57%~64%〔5〕。

    3.ECPB临床应用的几点体会:ECPB用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治疗,要求参加工作的医护人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做到处理果断,忙而不乱,业务精通,措施有力。在ECPB管理方面有以下几点体会:(1)CPB管道预充,用乳酸林格氏液为宜,它具有扩张细胞外液,预防纠正酸中毒,改善微循环,补充电解质等抗休克作用;(2)为缩短准备时间,待充分排气,肝素化后,即可开始转流,其它需加入药物可在转流中再加入;(3)对大出血或贫血的病人要加入库血;心衰或肺动脉高压的病人加入白蛋白,以提高胶体渗透压,保护心肺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4)为加强抗休克作用,可加大地塞米松用量(1~3mg/kg);(5)对急性大出血病人可先安装心内血液回收系统,以便全身肝素化后回收失血;本组1例左室破裂病人,待机器安装后已用此法回收失血1200ml,同时从中心静脉测压管或输液管道回输,保证了病人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减少血液丢失〔1,6〕;(6)停机时应将多余水分排出,必要时用C PB超滤器,Hct提至30%左右;(7)在巨大心脏心搏骤停难以复苏时,应用ECPB效果更好;本组1例主动脉瓣置换病人,心胸比率0.76,关胸后突然发生心搏骤停,急从原手术切口处开胸,行胸内心脏挤压25min,电击除颤3次无效,全身肝素化后,紧急重新准备ECPB装置,从主动脉和右心房分别插管行ECPB,转流30min时心跳恢复,共行ECPB 135min,术后恢复顺利 ,无并发症,康复出院,随访26个月已恢复正常活动。对于心搏骤停病人应用ECPB心肺复苏的停机时机,我们体会除血流动力学在药物支持下基本正常外,主要应将缺血的S-T段基本 恢复正常后再停机为宜〔3〕。(8)加强ECPB后的综合处理:适当加大地塞米松或甲基 强的松龙用量,延长呼吸机辅助时间以保证充分氧供,合理及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扩血管 药物,预防和及时处理心、脑、肺、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必要时术后应用人工冬眠等措施 。并注意防止高血糖及低氧血症的发生。本组经上述处置4例心肺复苏成功者无一例发生脑部并发症。
, http://www.100md.com
    多年来,心肺脑复苏已被作为急救临床的重点和研究的重点之一。对它的成功复苏,标志着一家医院的急救水平的提高。一系列动物试验及临床试验证实,ECPB或经皮体外循环可提高心肺脑复苏存活率,并被近年来引入了心肺脑复苏的概念。可以相信,随着医学、生物工程学和医电工程学的发展,以及体外循环灌注技术的不断提高,ECPB作为心肺脑复苏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必将在今后的急救领域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冠华,王振祥,都兴琅,等.急诊体外循环的临床应用11例体会.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5, 15(5): 237.

    2.Matter Kl,Beau AC.Resuscitation of the moribund patient using portable cardiopulmonary bypass.Ann Rhorac Surg,1976,22:436.
, 百拇医药
    3.姜冠华,王振祥,张广福,等.心肺复苏中应用急症体外循环的探讨.中华麻醉学杂志, 1997, 17(10):619.

    4.周正任.备用人工心肺.日本医学介绍,1991,12(3):99.

    5.Phiuips ST,Zeff PH,Konglahwovn C,et al.Percutaneous cardiopulmonary bypass;Application and indication for use.Ann Thorac Surg,1989,47:121.

    6.姜冠华,王振祥,教兴琅,等.小儿心内直视术中大血管损伤时紧急自血回输的应用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93,14(2):12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