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2000年第11期
编号:10231490
多功能高效中药提取器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2000年第11期
     作者:张曾 王万隆

    单位: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300020

    关键词:

    中草药001146

    我们经多年研究实验,于 1996 年初研制成一台集煎煮、分离、渗漉、回流 提取和薄膜浓缩同步运行的多功能高效中药提取器 (图1),可大幅度地节省药材,降低成本 ,稳定药效,方便服用。

    图1 多功能高效中药提取器简图

    1 设备的特点及与相关产品的比较

    1.1 符合中医临床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的需要:该提取器制备速度快,批量小,可为每个 患者单独组方,实现个体化给药。
, http://www.100md.com
    1.2 提取有效成分彻底,减少了药物资源的浪费:该提取器对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为砂 锅煎药的 2.5~19.6 倍,在保证同等疗效的前提下,可减少处方药量,减轻患者负担。

    1.3 实施边提取、边浓缩、边分离的提取工艺:有效成分一经提出可立即分离,避免了长 时间反复受热,有利于药物的稳定。

    1.4 设备小巧,造价低:制备成本低廉且操作简便,有利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1.5 节省能源:由于采用闭路循环提取,比单独提取浓缩节省热动力 1/4 以上。

    1.6 与现有国内外技术比较:本设备最突出的优点是边提取、边浓缩、边分离,并且在常 压下进行(有些设备是在高压下进行),避免了某些成分的分解、变性,使有效成分达到最稳 定的程度,保证了药效的发挥及与原处方的一致性。
, 百拇医药
    2 推广使用情况

    该项设备研究自1997年1月通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鉴定后,迅即在华北地区 30 余所医 院推广应用,其中包括市级三甲医院、区级医院和基层卫生院。经过 4 年多的应用, 反映良好,使众多的患者摆脱了砂锅煎药的辛劳,节省了时间、精力和经济上的负担,也为 医疗单位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又为国家节省了 2/3 的生药资源。该项研究获 1998 年度 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并获国家专利局工艺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CN 1155415A, 1997)。

    3 讨论

    3.1 该设备在研究成功后,曾委托天津医科大学药学系药剂教研室进行了历时半年的性能 考查。在考查实验中选择了中医临床常用药:黄芩(根和根茎类)、麻黄(全草类)、黄柏(皮 类)、金银花(花类)、山楂(果实类)、番泻叶(叶类)、陈皮(果皮类)及矿物药赭石、石膏、 石决明等药材。考察了该设备在 0~45 min 内,以各有效成分含量变化为指标的煎出量及与 砂锅的比较。结果表明,该设备煎出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煎药方式。有效成分煎出率为砂锅 煎药的 2.5~19.6 倍。提示利用该设备可达到节约药材,缩短煎药时间的目的。
, http://www.100md.com
    3.2 以医院处方制剂为对象,考察比较了该设备与砂锅煎剂的效果,结果证明,在处方用 量减少 2/3 的情况下,与砂锅煎剂具有等效性。据此,可做为临床医生减少处方用量的参 照。

    3.3 在实验中发现,某些药物有效成分在组方提取时的溶出率要高于单独提取,这进一步 说明中药复方药物间的协同作用。

    3.4 本实验仅对不同性状、类别具有代表性的常用药材进行了提取率变化的考查,而中药 煎剂质量标准的统一规范,尚有大量浩繁的工作要做,如何把药材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尽可能 多地提取出来,有待继续深入研究。

    张曾 男 1965年毕业于天津中医学院,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天津市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从事医疗、科研、教学工作。在内科常见病、 疑难病的研究和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研制出第一台集煎煮、渗漉、分离、回流 、浓缩五种功能同步运行的中药密封提取器,可节省 2/3 的中药材,先后在国家级和省市 级医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主持完成国家中医管理局、市科委和市卫生局课题多项。获市科 技进步三等奖、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各1项,并获“优秀科技工作者”、“十佳医务工 作者”等荣誉称号。

    (2000-06-12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