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1437
臀部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一例
http://www.100md.com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胡挺

    单位:胡挺(315010 浙江省宁波市第二医院放射治疗科)

    关键词:

    患者男性 患者男性,63岁。因左臀部复发性肿物1年、手术切除2个月收治。30年前患者左臀部出现无痛性小硬物,破溃后常有乳白色分泌物,局部切除后好转。1年前原患处又出现小硬物,2个月前已迅速长至拳头大小,有溃烂,无痛;其外侧又出现另一个小肿物,再次手术切除肿物。术中发现大肿物已侵及臀大肌,直径10cm。镜下见病变位于真皮且浸润至皮下脂肪组织及横纹肌组织,呈蜂窝状,瘤细胞团外围有玻璃样间质,中心有透明细胞(为角化的外毛根鞘),基底及四周切缘阴性。病理诊断:(左臀部)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故来本科做术后辅助放射治疗。入院体检:左臀部有2个纵行手术瘢痕,长分别为15、4cm。长者有2cm破溃未愈,伴少量脓性分泌物。左腹股沟可触及一融合性肿大淋巴结,直径2cm,质硬且固定,无压痛。采用18、12MeV电子线,照射野20cm×10cm和7cm×7cm,分别照射左臀部病变区,DT7360cGy,6周。左腹股沟用9MeV电子线照射,DT4600cGy,4周。治疗后创口愈合,左腹股沟淋巴结消退。随访0.5年无局部复发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讨论: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malignant proliferating tricholemmoma)多数学者认为是来自外毛根鞘瘤的恶变。外毛根鞘瘤(tricholemmoma)是一种皮肤附件肿瘤,有孤立性、多发性和增殖性之分。多发于头皮、颜面部,此例发生于臀部属罕见。病变为皮下缓慢生长的小肿瘤,直径<2cm,多见于中年以上者。瘤细胞具有向外毛根鞘分化的透明细胞。而增殖性外毛根鞘瘤可破溃而酷似鳞癌或并发多个肿瘤甚至迅速增大发生恶变并引起区域性淋巴结转移,称为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常于病理检查后才确诊。外毛根鞘瘤都以手术切除为宜,恶性增殖性者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应做清扫术或放射治疗。

    本例病理诊断为恶性增殖性外毛根鞘瘤。其初期生长缓慢,以后生长加速。局部切除30年后复发,呈浸润性生长。并侵及臀大肌,同时伴腹股沟淋巴结转移。本例肿物局部切除后,未做区域淋巴结清扫,后触及腹股沟淋巴结。为降低可能具有的局部复发和区域转移,采用术后辅助放射治疗,近期疗效好。

    (收稿日期:2000-01-24),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