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41426
原发于淋巴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分析
http://www.100md.com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00年第3期
     作者:吴青莲 林权冰 戴慧 王济生 李德和

    单位:吴青莲 林权冰 戴慧 王济生 李德和(325007 浙江省温州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

    关键词: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000318 1988年至1993年,本院共收治原发于淋巴结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73例,现将其治疗效果、失败原因及预后因素分析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男45例,女28例,年龄6~76岁,中位年龄48岁。Ann Arbor分期及例数:Ⅰ期11例,Ⅱ期28例,Ⅲ期24例,Ⅳ期10例。国际工作分类及例数:低度恶性9例,中度恶性28例,高度恶性27例,未分型9例;伴B症状19例。原发淋巴结部位:颈区21例,腋区9例,纵隔区6例,腹膜后区17例,腹股沟区8例,全身多处12例。淋巴结大小:>5 cm 31例,≤5 cm 42例。卡氏评分:≤60分15例,>60分58例。
, http://www.100md.com
    1.2 治疗方法:单纯放射治疗3例,单纯化疗2例,放射+化疗综合治疗68例。放射治疗采用60Co及深部X射线外照射,采用局部扩大野(预防一站淋巴结区),如原发于颌下及上颈部淋巴结者,放射治疗包括韦氏环和全颈。多用面颈联合野照射至30~35 Gy后缩野,原发灶剂量DT50~55 Gy,5~6周,预防剂量DT45~50 Gy,4~5周。化疗用COPP、CHOP方案,部分加PDD、Vp16各2~6周期。

    2 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5年以上,4例失访,随访率为93.2% 。以寿命表法统计5年生存率。近期疗效:治疗后肿瘤全消缩率(CR)为48.0%(35/73),有效率(CR+PR)为82.2%(60/73);3、5年生存率与临床分期关系分别为:Ⅰ期100.0%、80.5%;Ⅱ期69.8%、61.0%;Ⅲ期32.0%、12.8%;Ⅳ期18.0%、0.0%;总5年生存率为42.2%。已知死亡49例,1年内死亡24例,2年内死亡38例,因肿瘤死亡占87.8%(43/49)。死于肿瘤情况如下:肺3例,胸膜2例,腹腔脏器15例,骨髓6例(其中4例合并白血病),腹腔淋巴结10例,多脏器7例。全身衰竭死亡4例。
, 百拇医药
    3 讨论

    文献报道NHL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治疗前身体状况、瘤体大小与治疗后肿瘤退缩情况密切相关。本组病例提示,随着病理恶性程度的增高、临床分期的增加,CR率减少,残存率(PR+MR+PD)增加。治疗后35例CR者中,Ⅰ、Ⅱ期占85.7%(30/35),低度恶性占100.0%,中度恶性占57.1%(16/28),高度恶性占33.3%(9/27);MR组7例中,Ⅲ、Ⅳ期占6/7,中高度恶性占3/7;PD组6例中,Ⅲ、Ⅳ期与中高度恶性均占5/6。以上表明Ⅲ、Ⅳ期及中高度恶性者治疗后CR率低,残存率高,宜有计划地行综合治疗。全组生存5年以上的24例,初治时,全部达CR,因此,初治时达CR是提高远期疗效的关键。5年生存率提示Ⅲ、Ⅳ期的(12.8%,0.0%)明显低于Ⅰ、Ⅱ期的(80.5%,61.0%)(P<0.01)。说明恶性淋巴瘤应早期治疗。全组5年生存率为42.2%,与文献报道相似。

    由于NHL的播散方式无一定规律,呈跳跃式,即使临床达CR,也有可能复发。本组35例CR中,复发率为45.7%(16/35),残存组为73.7%(28/38)。因此,恶性淋巴瘤治疗后密切随访极其重要。43例因肿瘤死亡病例中,腹腔淋巴结及腹部脏器受侵率占81.4%(35/43)。腹腔及腹部脏器是淋巴结型NHL常见的侵袭部位,以B超及CT检查腹部,及时发现病灶,及早采取措施能提高疗效。

    NHL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复发和全身播散,其中肿物>5 cm、治疗前卡氏评分<60分、临床Ⅲ、Ⅳ期、病理高度恶性、治疗后肿瘤残存、B症状未改善者预后极差,对这些患者如何提高免疫功能、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疗效仍需进一步探讨。

    (收稿日期:1999-12-1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