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4441
抗-HCV检测中临界值血员阳转率的初步观察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3期
     作者:丁丽艳 戚秀杰 栾桂荣

    单位:丁丽艳(佳木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戚秀杰(佳木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栾桂荣(佳木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

    关键词:抗-HCV;阳转率

    黑龙江医药科学0003101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很多,其中血液传播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加强供血机构的血液管理,提高血液质量是保障临床用血安全的关键。但血液中HCV含量较低,在常规检测中不易直接检测出病毒,大多采用抗-HCV的测定方法。由于各试剂厂家的试剂灵敏度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常导致检测结果的不同,有时出现一定量的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特别是检测接近临界值的血液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输血后丙型肝炎的发生。为了减少输血传播丙型肝炎的危险性,笔者曾对佳木斯市红十字中心血站1996~1997年所采集的献血员的血样初检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探讨抗-HCV检测中样本OD值接近临界值的血员阳转的发生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观察对象和方法

    观察对象 受检者均为来我站的献血员,共13405人份均为初检样本。仪器BIO-RAD Model 550酶标仪;Stat Fax 2600洗板机(均为美国产)。试剂抗-HCV检测试剂盒由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抗-HCV ELISA检测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程序进行,酶标仪比色各样本的吸光度,测得样本OD值。为避免人为因素对结果造成偏差的影响,对可疑标本均重复试验,仍是相同结果才作为统计数据。

    2 结果

    在所检测的13405人份样本中,OD值小于0.08结果呈阴性者为12998人份,样本OD值大于0.14结果呈阳性者为276人份,阳性率为2.06%;样本OD值在0.08~0.14临界值之间的标本为131人份,将此种临界值血员分为两个观察组,3个月后复查,发生阳转率见附表。

    附表 OD值不同的样本阳转率的比较
, 百拇医药
    分组

    3个月后阳转例数

    阳转率(%)

    OD值小于0.08对照组

    12998

    146

    1.1

    OD值在0.08~0.11之间组

    86

    10

    11.6

    OD值在0.11~0.14之间组
, 百拇医药
    45

    8

    17.8

    注:OD值在0.08~0.11之间组与对照组,OD值在0.11~0.14之间组与对照组比较,前者c 2=79.59,后者c 2=106.92,P均<0.001

    3 讨论

    结果显示,标本OD值接近临界值的献血员阳转的发生率明显高于OD值为阴性的献血员,检测样本OD值越接近临界值,其阳转发生率也相应越高。出现此种临界值样本及阳转率的原因。为①HCV病毒侵入人体后需要3~4个月方能产生抗体,临床所说的HCV感染窗口期[1],在窗口期内献血者体内已产生抗体或产生的抗体滴度过低,尚未达到临床可检测阳性数值,故供血系统在实际测定时会有临界值样本的出现。②献血者已感染HCV病毒,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所产生的抗-HCV含量上升,故数月后表现为抗-HCV阳性。③受试剂灵敏度的影响,由于各试剂厂家在生产试剂时包被HCV的抗原片段略有不同[2],试剂在识别HCV抗原位点时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也有不同,因此在检测中会有一定的假阴性及假阳性结果和一定量的漏检率,特别是低滴度的样本,在检测中样本OD值只接近临界值,尚未达到阳性标准,而出现一定量的漏检率。这了保证临床用血安全,提高血液质量,我们认为,采供血机构在向临床提供血液时,对OD值接近临界值的血液应予以高度重视,要通过选用不同厂家的试剂及不同操作者进行对比检测,或用PCR进行高灵敏度的测定,力求结果准确,严把血液检测关,更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后丙型肝炎发生的可能性,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参考文献

    1.刘炎,罗俐,许大斐,等.应用套式RT-PCR法检测血库全血HCV-RNA,中国输血杂志,1999;12(1):30

    2.王文丽,王露楠,马嵘,等.1993~1994年全国抗-HCV血清学检验室间质量评价,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6;19(4):211

    (1999-12-01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