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1301
桃儿七的生药鉴定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2000年第3期
     作者:彭强 赵桦 张国柱 任云倩

    单位:赵桦(汉中师范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张国柱 彭强 任云倩(陕西省汉中市药检所 723000)

    关键词:桃儿七;铁筷子;混淆品

    中草药000332 摘 要 对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进行生药性状、显微及理化特征鉴定研究,并与其混淆品铁筷子作比较,为鉴别提供依据。

    桃儿七又名铜筷子,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的干燥根及根茎,分布于我国西北和西南海拔2 600~3 500 m山区林下,性温,味苦,能除风湿、利气血、止咳,并调和诸药,用于风湿疼痛、麻木、劳伤、跌打损伤、风寒咳嗽、月经不调及解铁棒槌中毒。本品所含木脂素类成分鬼臼毒素等具抗癌活性,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和开发前途的药物。桃儿七药用部分虽有记载[1,2],但欠详尽。最近发现有将毛茛科植物铁筷子Helleborus thibetanus Franch.的根及根茎(亦称小桃儿七)充当桃儿七采挖和销售。有关铁筷子的生药学特征曾报道[3],我们主要对桃儿七进行了生药鉴定研究,并与混淆品铁筷子作比较,为保证准确用药提供依据。
, http://www.100md.com
    1 桃儿七的生药性状

    根茎横生,呈不规则结节状,长0.5~3 cm,直径0.5~1 cm;表面灰黄色、暗灰棕色或淡褐色,上面具数个稍膨大而凹窝不甚明显的茎痕,有时残留1~2个茎基,旁边有一淡棕色干燥芽苞;质硬,折断面略平坦,淡黄棕色,隐约有一圈维管束小点。根密生,细长圆柱形,较顺直,长10~30 cm,直径2~3 mm;表面浅棕色至棕黄色,较光滑或具细纵皱纹和细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粉性,中心有一淡黄色小点。气微,味苦、微辛。

    铁筷子与桃儿七在生药性状上的主要区别见表1。

    表1 桃儿七与铁筷子药材性状和理化鉴别比较

    桃 儿 七

    铁 筷 子

    粗
, 百拇医药
    5~10 mm

    3.5~7 mm

    药

    根

    表面

    灰黄色、暗灰棕色或淡褐色,偶有淡棕色芽苞

    黑褐色或灰黑色,偶带浅褐色芽苞

    材

    茎

    断面

    淡黄棕色

    灰白色

    性
, http://www.100md.com
    状

    长

    10~30 cm

    6~10 cm

    根

    粗

    2~3 mm

    0.6~2 mm

    表面

    浅棕色至棕黄色,较光滑或略具纵纹

    黑褐色,具细纵纹

    断面

    黄白色,中心有一淡黄色小点
, 百拇医药
    灰白色,中心隐约可见一小细点

    气味

    气微,味苦、微辛

    无臭,味略苦、稍麻舌

    理

    HCl-Mg粉反应

    显红色

    显淡黄色

    化

    荧光反应

    显灰黄色;氨熏后显亮黄色

    显灰蓝色;氨熏后无变化
, http://www.100md.com
    反

    FeCl3反应

    显墨绿色

    显淡黄色

    应

    异羟肟酸铁反应

    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下层溶液显橙红色

    UV光谱(λmax)

    214.2, 287.8, 361.0(nm)

    203.4, 257.8 nm
, http://www.100md.com
    2 桃儿七显微特征

    2.1 根横切面:根前端:表皮细胞1列,呈类方形、类长方形,外切向壁加厚至7.5~15 μm,两侧壁有不同程度的加厚,加厚壁淡棕黄色;胞腔小,偏向内侧,倒“V”字形成倒“U”字形。下皮细胞1列,类方形或类长方形,壁薄,较大。皮层宽,约10余列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其中紧接下皮处2列细胞的壁略角质加厚。内皮层细胞1列,较小,切向延长,围成五边形状。中柱鞘为1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木质部五角星状,由导管和少量薄壁细胞组成;韧皮部束位于相邻木质部束之间(图1-A,图2)。根中部: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加厚至7.5~17.5 μm;皮层约20余列细胞(图1-B)。根基部:表皮细胞外切向壁加厚至11.4~19 μm,棕黄色;下皮细胞含淡棕黄色物;皮层有时具裂隙,紧接下皮处3~7列细胞的壁角质加厚;内皮层环几近圆形;木质部中心有纤维,导管近散列,有的含黄棕色物;韧皮部位于木质部外围(图1-C,图2)。
, 百拇医药
    A-前部 B-中部 C-基部

    1-表皮 2-皮层 3-内皮层 4-韧皮部

    5-木质部导管 6-裂隙 7-木质部纤维

    图1 根横切面简图

    根前部 根基部

    1-表层 2-下皮 3-皮层 1-皮层 2-内皮层 3-中

    4-内皮层 5-中柱鞘 柱鞘 4-韧皮部 5-木质

    6-韧皮部 7-木质部 部 6-纤维

    图2 根横切面详图
, 百拇医药
    2.2 根粉末:类白色。表皮组织碎片淡棕黄色,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长多角形,直径(长×宽)45~60×22.5~50 μm,壁不均匀加厚2.5~7.5~13.8 μm;纵断面观呈长方形、长条形,外侧平周壁有加厚层纹;横断面观外侧平周壁和两侧垂周壁均加厚,胞腔呈倒“V”字形或倒“U”字形。下皮组织常与表皮重叠或单独成片存在,细胞表面观类长方形、长条形、类多角形,纵向长壁细波状弯曲,横向短壁较平直;纵断面观纵向垂周壁具平行弯曲的纹理。导管为网纹、网状孔纹和梯纹,亦有环纹和少数具缘纹孔导管,直径12.5~35~87.5 μm。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直径7.5~25 μm,脐点点状、短缝状;复粒由2~4分粒组成,少数5~9分粒。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根基部粉末另可见成束或散在的木纤维,两端钝或略尖,长152~207.5 μm,直径12.5~35 μm,壁厚2.5~10μm,具纹孔(图3)。

    1-表皮(1a-表皮表面观 1b-表皮纵断面观 1c-表皮横断面观)
, 百拇医药
    2-下皮组织 3-导管 4-淀粉粒 5-薄壁组织 6-纤维(存在于根基部)

    图3 根粉末图

    1-栓化层 2-皮层 3-韧皮 1-栓化组织 2-皮层 3-韧皮

    部 4-木质部 5-髓 部 4-髓射线 5-导管 6-髓

    图4 根茎横切面图

    2.3 根茎(中部)横切面:外侧为数列木栓化细胞。皮层细胞10余列,含淀粉粒;有时根迹维管束垂直或斜向通过:内皮层不明显。中柱维管束外韧型,约30余个排列1圈,韧皮部细胞多皱缩,形成层可见,木质部导管数个相聚或单个散在,呈径向排列。髓射线宽3~6列细胞;髓部薄壁细胞类圆形,含淀粉粒。(图4)。
, 百拇医药
    1-薄壁细胞 2-淀粉粒 3-导管

    4-纤维(存在于残留茎基中) 5-石细胞(偶见)

    图5 根茎粉末图

    2.4 根茎粉末:灰白色。薄壁组织碎片细胞纵断面观类长方形、长条列、长多角形,壁孔稀疏,横断面观类圆形,含淀粉粒。淀粉粒多为单粒,类圆形,直径5~10 μm,脐点不明显。导管数个相聚或单个散在,为网纹、孔纹,少数为梯纹、螺纹及环纹,直径10~27.5~62.5 μm。带茎基的根茎粉末可见束鞘纤维,成束或单个散在,多碎断,直径11.4~57 μm,壁厚3.8~6.5 μm,具细小而稀疏的纹孔,两端狭楔形、略尖或较钝(图5)。

    1-表皮 2-皮层 3-束鞘 1-基本组织 2-束
, 百拇医药
    纤维 4-韧皮部 5-木质 鞘纤维 3韧皮部

    部 6-中柱基本组织 4-导管

    图6 残存茎基横切面图

    2.5 残存茎基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切向延长,外侧切向壁略角质加厚。基本组织细胞壁薄,多皱缩。维管束散生,外围由大小不等的20~30多个环列成一圈,内侧散在数个至10多个。每个维管束外韧型,初生韧皮纤维发达,排成4~9层呈鞘状位于韧皮部外侧。形成层明显。木质部由导管粉个和薄壁细胞组成,周围有时可见少数断续环列的纤维(图6)。

    铁筷子的显微特征与桃儿七的主要区别见表2。

    表2 桃儿七与铁筷子显微特征比较

    桃 儿 七
, 百拇医药
    铁 筷 子

    类方形、类长方形

    15~34×23~38 (μm)

    排成1列,紧密,侧壁完全紧相连

    平直;连同侧壁呈倒V字形或倒U字形增厚至7.5~17.5 μm;淡黄棕色

    19~44×23~44 (μm)

    五边形

    五原形,呈五角星状

    三角状扁圆形,下宽上窄或不规则类圆形

    19~34×17~27 (μm)
, http://www.100md.com
    排成1列,松散,侧壁下部相连,上部多少分离隆起;连同部分侧壁呈扁弧形增厚至6~9 μm;深黄棕色

    23~46×27~38 (μm)

    三角形

    三原型,呈三棱状

    数列

    约30个环列

    1列

    约10多个环列

    残存茎基横切面

    中柱维管束约40个,散生,无髓
, 百拇医药
    中柱维管束约13个,环列,有髓

    表面观类长方形、长多角形,直径(长×宽)

    45~60×22.5~50 (μm),壁加厚不均匀,厚2.5~7.5~13.8 (μm)

    表面观类长方形、长条形、类多角形;短壁平直,长壁细波状弯曲,纵断面具平行弯曲纹理

    直径7.5~25 μm;复粒由2~4分粒组成,偶为5~9分粒

    网纹、网状孔纹和梯纹,直径约至87.5 μm

    表面观长条形,直径(长×宽)

    57~114×15.2~38 (μm),壁加厚较均匀,厚3.8~7.6 (μm)
, http://www.100md.com
    表面观类长方形、长多角形;短壁和长壁均较平直,纵断面观无纹理

    直径4.6~26.6 μm;复粒由2~10多个分粒组成

    网纹、网状孔纹,直径约至45 μm

    3 桃儿七的理化鉴别

    3.1 盐酸-镁粉反应(黄酮):取桃儿七根粉末1 g,加10 mL乙醇,超声震荡25 min,滤过。取滤液1 mL,加盐酸0.5 mL和镁粉适量,溶液渐显红色。

    3.2 荧光反应:取上述滤液1滴,点于定性滤纸,挥干,置365 nm紫外灯下检视显灰黄色荧光;经氨蒸气熏后,荧光加强。

    3.3 三氯化铁反应(检查鞣质):取上述滤液1 mL加三氯化铁试剂2~3滴,溶液显墨绿色。
, 百拇医药
    3.4 异羟肟酸铁反应(检查酯类成分):取桃儿七粉末0.5 g,加乙醚10 mL,超声震荡20 min,滤过。取滤液浓缩至1 mL,加7 %盐酸羟胺甲醇溶液2~3滴和20 %氢氧化钾乙醇溶液3滴,水浴微热,放冷,加稀盐酸调节pH至3~4,再加1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1~2滴,下层溶液显紫红色。

    3.5 紫外光谱特征:取桃儿七粉末0.1 g,加乙醇20 mL,超声震荡20 min,滤过。取滤液以乙醇稀释至100 mL,并以同批溶剂为空白,在UV-260紫外分光光度计190~500 nm扫描测定。最大吸收峰为:214.2,287.8,361.0 nm(图7)。铁筷子按上述各项理化鉴别条件进行操作,反应结果见表1。

    4 讨论

    1-桃儿七 2-铁筷子
, http://www.100md.com
    图7 紫外光谱特征

    4.1 桃儿七根横切面上,初生维管束原生木质部通常为五原型。经观察,有少数根为四原型或六原型;有时在同一根内,由前端至基部,原生木质部从四原型渐变成五原型或变成六原型。对桃儿七根横切面鉴别时,应注意根内原生木质部的不同变化情况。

    4.2 桃儿七根茎横切面维管束环列一圈,中心有髓,属一般双子叶草本植物根茎构造。其根茎上残存的茎基横切面维管束多数,呈近散生状,无髓,类似单子叶植物茎的散生维管柱。地上茎基和地下茎横切面的不同点,可作为桃儿七生药鉴别的依据。■

    陕西省教育委员会重点科研资助项目秦岭南坡中段植物多样性研究(项目批准号97 JZK0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470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中药志.第一册.1979:246

    3,彭 强.中药材,1991,14(3):20

    (收稿日期:1999-08-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