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2000年第3期
编号:10231280
云实属药用植物开发利用概况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2000年第3期
     作者:何顺志

    单位:贵州省中药研究所 贵阳 550002

    关键词:

    中草药000334 豆科云实属Caesalpinia L.植物的部分种类入药,如苏木、苦石莲、云实等均分别来源于该属植物的心材、皮和种子。由于云实属的多种植物含有单宁等成分,从80年代起美国、日本、法国、德国、印度等从秘鲁进口塔拉Tara(刺云实C.spinosa Kuntze)作为五倍子的代用原料制取没食子酸,其经济效益显著[1]。我国从90年代起也开始大量进口塔拉生产没食子酸。由于国际市场需求量增大,价格上扬,成本上升。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对云实属植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合利用研究,特别是从国产云实属植物中筛选替代进口塔拉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概述了90年代以来云实属植物开发利用的新进展。

    1 种类与分布
, 百拇医药
    全世界云实属植物约1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2~4],我国产17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等省热带及亚热带地区[5],其中可入药的约14种[6],包括:刺果苏木C.bonduc (Linn.)Rotb、华南云实C.crista L.、见血飞C.cucullata Roxb.、云实C.decapetala (Roth) Alston、肉荚云实C.digyna Rottler.、大叶云实C.magnifoliolata Metc.、小叶云实C.millettii Hook.et Arn.、含羞云实C.mimosoides Lam.、喙荚云实C.minax Harce、金凤花C.pulcherrima (L.) Sw.、苏木C.sappan Linn.、鸡嘴鷚C.sinensis (Hemsl.) Vidal.、扭果苏木C.tornalis Champ.、春云实C.vernalis Champ.。主要分布于云南(11种)、广东(10种)、广西(9种)、海南(8种)、贵州(6种);其次为四川(3种)、福建(3种)、湖北(3种)、台湾(3种)、浙江(2种)、湖南(1种)、江苏(1种)、江西(1种)、安徽(1种)、陕西(1种)。
, 百拇医药
    笔者认为,云实属植物系统分类与中药材品种鉴定(就中国种而言)[7],不论是果实、种子、叶、花等形态特征,还是种间区别显著,性状稳定;同种不同地理、生态分布的居群几乎没有什么变异。仅在春云实的种子中约85%~95%为斧形,约5%~15%为近圆形。笔者在野外调查及标本馆中发现该属(中国种)植物果实与种子间差异显著,纵观全属种间区别差异程度,发现大叶云实、鸡嘴鷚、华南云实果实差异程度较小,叶及花也较接近,见于大叶云实果实背缝线向两侧扩张成龙骨状狭翅,果期5~6月,仍应保留一独立种。而华南云实与鸡嘴鷚在果实、叶形上虽有一些差异,但是否达到该属种级、种间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国产云实属药用植物资源,我们对全国6省区、20余县云实属植物的主要种类产藏量及生境进行专题调查[8],初步估测出国产云实属果实产藏量约为3.0×107 kg,其中刺果苏木1.41×106 kg,云实9.128×106 kg,肉荚云实5.0×105 kg,大叶云实1.497×106 kg,含羞云实1.5×106 kg,喙荚云实6.42×106 kg,鸡嘴鷚1.3×106 kg,扭果苏木4.5×105 kg。其中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及贵州产藏量约占80 %以上。云实属植物生于山坡、灌丛、沟谷、路旁,喜生于石灰岩山地灌丛中。分布区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黄棕壤、石灰土、红壤等。主要伴生植物有桑科榕属、豆科羊蹄甲属、蔷薇科悬钩子属、薯蓣科薯蓣属、芸香科花椒属和百合科菝葜属等。
, http://www.100md.com
    2 开发利用现状

    云实属植物的开发利用早在《神农本草经》、《唐本草》等就有记载,云实、苏木入药,主要具有祛风散寒、除湿、行血破瘀、消肿止痛功效。用于风寒感冒、风湿关节炎、跌打损伤、口腔炎、腮腺炎、头痛、牙痛和喉痛等。苏木为药典收载种类[9],云实、喙荚云实(苦石莲)为地方标准收载种类[10],其他种类为民间用药。

    60年代初,Horler等对刺云实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刺云实富含可水解单宁即塔拉单宁(Tara tannin),与中国五倍子单宁属同类,即没食子单宁,所不同的是五倍子单宁是一种聚蒬酰基葡萄糖,而塔拉单宁则是蒬酰和聚蒬酰的奎尼酸酯,塔拉单宁水解后得到没食子酸和奎尼酸[11,12]

    80年代初,一些国家开始利用刺云实单宁水解制取得没食子酸,进而制备一系列药物,其经济价值进一步被开发。刺云实主要分布于靠近太平洋的安第斯山脉的山谷、河谷,海拔1 200~2 900 m,盛产于秘鲁、厄瓜多尔。秘鲁刺云实从80年代开发利用以来,大部分产品为塔拉粉,即将荚果晒干→粉碎→分离(除种子)→塔拉粉(产品)。90年代初,秘鲁单宁产品公司也建起了塔拉单宁厂,用本公司生产的塔拉粉为原料,生产塔拉单宁产品,即塔拉粉→浸提→浸提液→浓缩→干燥→塔拉单宁(产品)。
, 百拇医药
    由于大量开发利用刺云实资源,秘鲁科研人员也开始对刺云实进行人工栽培,4年后即可开花结果。由于土壤、气候等对刺云实的生长影响很大,日本、意大利等也曾引种,但所结荚果单宁含量低,没有经济价值。同时秘鲁科研人员对云实属的其它种也进行了研究,发现恰兰C.paipai的荚果与刺云实相似,单宁含量约30%,单宁也属没食子酸类,可以作为没食子酸原料。

    我国从90年代起进口塔拉粉作为五倍子的代用原料以来,塔拉粉国际市场价逐年上升,到1994年已涨至1.2万元/吨,为此,我们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从1995年起对国产云实属及相关属(含单宁)植物进行野外调查,采集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工厂实验室规模试验。根据大量的文献资料及部分预试情况,初步认为在国产云实属植物中,云实亚属Subgen.Caesalpinia(荚果不具翅)含塔拉单宁的可能性比见血飞亚属Subgen.Mezoneuron(荚果具翅)大,因此,我们重点采集了国产云实亚属的10个种,近缘属老虎刺属Pterolobium R.Br.ex Wight et Arn.的1个种进行了单宁酸的含量测定,发现都含有单宁酸,但不同种荚果单宁酸含量差异较大[13],其中3个种的荚果单宁酸含量在30%以上,包括:肉荚云实58.64%(高于进口刺云实的54.34%),扭果苏木46.60%,金凤花30.89%。其他种单宁酸含量分别为:春云实23.36%,大叶云实14.15%,喙荚云实6.93%,云实6.65%,苏木7.89%,刺果苏木2.28%,鸡嘴鷚6.62%及老虎刺属老虎刺P.punctatum Hemsl.14.41%。经对3种单宁酸含量高的荚果水提液进行紫外扫描及水解产物薄层鉴定,提示3种云实荚果含有的单宁酸可水解得没食子酸。进一步获得这3种国产云实荚果单宁酸浸提得率及水解没食子酸产率,并与塔拉进行了对比研究[14],肉荚云实浸提得率为98.1%,水解产物得率62.3%~69.1%,折合原料与水解产物之比3.09~2.79∶1;扭果苏木为91.1%,22.1%,11.8∶1;金凤花为56.8%,2.5%,154∶1;塔拉为95%~97%,59.89%~66.91%,3.13~2.79∶1。肉荚云实在单宁酸含量、浸提得率、没食子酸水解得率及原料单耗上达到或超过了进口塔拉,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塔拉生产没食子酸。扭果苏木也可作为替代品资源,但原料单耗较肉荚云实高。金凤花单宁酸含量也较高,但可水解单宁含量较低,可作为生产单宁酸资源,不作为生产没食子酸资源。我们对收率高的2种云实在遵义二化厂按塔拉生产工艺进行实验室规模放大实验,均获得纯度较高的白色针状晶体没食子酸。经熔点、紫外光谱、衍生物制备、红外光谱鉴定,均与没食子酸相符,产品质量符合国标GB5309-85没食子酸一级品标准。
, 百拇医药
    3 发展方向

    没食子酸广泛应用于医药工业、化学工业、航天航空等工业,目前筛选出的2种植物的荚果完全可以替代进口塔拉,其中肉荚云实的单宁酸含量、水解没食子酸产率均优于或相当于进口塔拉,按1994年进口塔拉不变价(1.2万元/吨)计算,肉荚云实(按0.4万元/吨计算)每吨可降低成本0.8万元。

    对肉荚云实、扭果苏木,一定要有计划地开发利用,严格控制采收量,严禁乱采滥伐,影响质量和产量,因此制定适当的保护措施,是保护新药源持续利用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了解塔拉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成立中国单宁产品公司,从栽培、收购、加工到单宁产品及营销实行一体化,充分合理地利用国产塔拉资源,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何顺志,男,研究员,1978年毕业于贵阳中医学院,主要从事贵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省科学技术基金资助项目5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部分论文被CA、BA、IPA、CD-ROM等文献摘录,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5项。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江苏科技考察团.林产化工通讯,1992,26(3):31

    2,Larsen K,et al.Flore du Cambodge du Laos et du Viet-Nam.vol 18.Paris: Muse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ress,1980:19

    3,Hou,Larsen,Larsen.Flora Malesiana.Ser 1.vol 12.Leiden: Leiden University press,1996:535

    4,Huang T C,et al.Flora of Taiwan.2ed.vol 3.1993:175

    5,郑师章.中国植物志.第三十九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96
, 百拇医药
    6,陈龙珠,等.中国中药杂志,1999,24(10):582

    7,何顺志,等.中国中药杂志,1998,23(11):646

    8,胡剑波,等.中国中药杂志,1999,24(3):134

    9,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139

    10,贵州省卫生厅.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26

    11,孙达旺.植物单宁化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2:400

    12,陈笳鸿,等.林产化学与工业,1995,15(1):1

    13,叶世芸,等.中国中药杂志,1999,24(5):265

    14,叶世芸,等.中国中药杂志,1999,24(9):525

    (收稿日期:1999-08-02),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