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2000年第2期
编号:10234352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与治疗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00年第2期
     作者:董晓辉 刘吉斌

    单位:董晓辉(黑龙江省绥化铁路医院 152000);刘吉斌(黑龙江省绥化铁路医院 152000)

    关键词:青光眼;并发症

    黑龙江医药科学0002112 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是常见的术后近期并发症。如处理不当,可导致严重后果,如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前后粘连、加速晶体混浊,且与手术的成功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与前房延缓形成有关的因素及其防治措施,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1 一般资料

    1995年在南铁医进修期间收治的青光眼病人中,对31例32只眼单纯行小梁切除术或巩膜深层咬切术,男11例,女20例,平均年龄62.2岁。慢性单纯性青光眼3例3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7例18只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0例10只眼,急性出血性青光眼1例1只眼。其中23只眼行小梁切除术,9只眼行巩膜深层咬切术。
, 百拇医药
    2 方法

    常规使用缩瞳剂、碳酸甘酶抑制剂。对高眼压及急性发作者,应用高渗脱水剂,使眼压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后手术治疗。对药物降压不理想的2只眼(术前眼压分别为7.5/2=5.62kPa、10/3=6.75kPa),术前半小时再次应用高渗脱水剂,后手术治疗。术式的选择:随机选择小梁切除术或巩膜深层咬切术,对同一患者的双眼青光眼采取不同术式。术后第一天未形成前房或形成后数天内又消失者均定为前房延缓形成。

    3 结果

    滤过术后,8只眼前房延缓形成,发生率为25%。其中在直接检眼镜下,发现2只眼伴有脉络膜脱离,发生率为25%,5只眼与引流过畅有关,发生率为62.5%,1只眼与术后炎症反应有关,发生率为12.5%。

    4 讨论

    前房延缓形成是青光眼滤过术后最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本组发生率为25%。关于前房延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讨论如下。
, 百拇医药
    4.1 脉络膜脱离,是青光眼滤过术后前房延缓形成的最常见原因。通常认为脉络膜脱离与术前高眼压有关,近期有研究表明:低血浆纤维连接蛋白同时伴有术前高眼压者,更易发生术后脉络膜脱离。本中组术前眼压控制不良的2只眼,术后均发生了前房延缓形成,其中一只眼伴有脉络膜脱离。因此对术前高眼压不能很好控制的患者,除应用药物降压外,我们认为:术前间歇按压眼球,先行前房穿刺,术中缓慢释放房水,均能有效地控制眼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直接检眼镜下,脉络膜脱离范围大,隆起明显的,容易被发现。而发生在周边部,范围小的脱离,则容易漏诊。这就提示我们,对青光眼术后发生前房延缓形成而原因不明的病例,如在直接检眼镜下无异常发现,那么进一步行眼的“B”超检查是必要的。对已经发生脉络膜脱离的患者,可根据脱离范围的大小及积液的多少选择保守或手术治疗。

    4.2 手术滤过口问题

    滤过口过大或巩膜瓣复位松弛,都可引起房水引流过畅,影响术后前房的正常形成。本组发生前房延缓形成的8只眼中,有5只眼与引流过畅有关。我们体会到:在手术中,巩膜瓣加密缝合或作调整缝线可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在术后,我们一般采用散瞳、局部加压包扎。对理想的房水引流,我们同意Neubauer等的观点:缝合巩膜后,从周边部角膜穿刺口向前房注入平衡盐溶液,形成前房时,可见到巩膜瓣缘有房水缓慢渗出,而前房仍能保持。
, 百拇医药
    4.3 青光眼滤过术的葡萄膜反应使房水生成受到抑制或晶体、虹膜发生粘连,可使前房延缓形成。本组只发生1例。处理原则:散瞳、局部或全身应用激素。炎症很快消退,于手术后3~5天前房即形成良好。

    参考文献

    1.孙兴怀,等.中华眼科杂志,1995;31:39

    2.Neubauer H, Kirchhof B, Arnold G, Complications after modern filter operations in glaucona. Dev Ophthalmol,1987;13:70

    3.孔庆健,等.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5;13:742

    (1999-09-06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