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40030
Dieulafoy病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胃镜误诊1例
http://www.100md.com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潘元海

    单位:潘元海(江苏省射阳县农垦肿瘤医院 射阳 224314)

    关键词: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000130

    患者男性, 32岁。 劳累后突然眩晕, 呕吐暗红色血液量约800 ml急诊入院。 既往有乙型病毒性肝炎史。 入院次日胃镜检查贲门下近胃底处见新鲜血痂附着, 胃底部轻度静脉曲张, 无食管静脉曲线。 B超示肝脏光点粗细不均, 门静脉1.55 cm, 脾肿大, 脾静脉1.8 cm。 入院第3日再次呕血, 暗红色, 量约1200 ml, 黑便4次, 每次300~500 g。 体检: P126次/min, BP 80/50 mmHg(1 mmHg=0.1333 kPa), 面色苍白。 心肺正常。 腹平坦, 肝肋下1 cm, 脾肋下3 cm, 质硬。 血红蛋白35 g/L。 立即输血、 输液扩容, 静脉给予善得定、 洛赛克、 止血敏, 行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等治疗无效, 血压进一步下降为62/44 mmHg, 行急诊剖腹探查止血术, 术中见肝脏左右叶表面呈大小不等结节样改变, 脾脏明显增大, 中等量腹水呈淡黄色; 胃膨胀, 切开胃壁长约10 cm, 见胃腔内大量新鲜血液及血块, 量约1500 ml, 清除积血, 于贲门下方3 cm近胃底部发现一直径0.5 cm粘膜凹陷缺损, 中央有鲜红色血柱喷出, 行局部紧急钳夹止血, 检查胃腔, 见胃底部有2条静脉曲张, 但无活动性出血。 行出血局部胃壁切除并缝合, 关腹。 术后恢复较好。 病理报告: 缺损粘膜中央见扩张小动脉断段。

    讨论 Dieulafoy病又称Dieulafoy溃疡, 是引起消化道尤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 急诊内镜检查时若能注意以下几点将有助于及时诊治: ① 贲门下区域胃粘膜局灶性凹陷缺损伴喷射状出血; ② 胃粘膜浅表凹陷中间有血管走行, 表面有凝血块或血痂; ③ 突出于粘膜表面的小动脉见到搏动性出血; ④ 偶尔在出血时见到粘膜表面出汗样渗血; ⑤ 出血间歇期内镜检查可无异常, 即“全有全无”征。

    随着消化科医院对Dieulafoy病认识的加深, 临床报道有所增多, 但Dieulafoy病合并肝炎后肝硬化, 门脉高压胃底静脉曲线, 即在胃底部周围既有粘膜下静脉曲张, 又有小动脉扩张, 临床上尚未见报道, 两者间是否有联系, 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例在第一次胃镜检查见胃底部静脉曲张后, 考虑其出血为曲张静脉破裂, 对胃底部新鲜血痂可能是Dieulafoy病出血未能识别, 应引以为戒。

    (1999-05-05收稿),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