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时珍国医国药》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30238
几种常用中药材与混伪品鉴别
http://www.100md.com 《时珍国医国药》 2000年第1期
     作者:熊鹏辉

    单位:熊鹏辉(湖南省石门县中医院 415300)

    关键词:

    时珍国医国药000148 中医药历史悠久,中药材品种丰富,加之我国地域广大,各地用药习惯不一样。因而,在中药应用中常常出现正品掺伪现象。笔者在药品验收过程中,发现几种常用药材混伪品种,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 川芎与混伪品茶芎的鉴别

    川芎原名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的干燥根茎。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类圆形凹陷的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可见波状环纹,散有黄棕色小油点,有特异浓郁的香气,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后微甜。
, 百拇医药
    茶芎,又名抚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抚芎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cv.Fuxiong的干燥根茎。本品呈结节状团块,并具许多须根,表面灰黄褐色至黄棕色,粗糙皱缩,有数个乳头状突起,顶部中央有突起的圆形茎痕不凹陷。断面淡黄色,可见波状环纹,香气浓浊,味辛辣,微苦,麻舌。

    2 防风与混伪品川防风的鉴别

    防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干燥根。本品呈长圆柱形或长圆锥形,下部渐细,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多数横长皮孔及点状突起的细根痕,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有棕褐色毛状残存叶基;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不平坦,皮部浅棕色,有裂隙,木部浅黄色;气特异,味微甘。

    川防风来源于伞形科植物竹节前胡Peucedanum dielsianum Feddc ex Wolff的干燥根(收载于四川省中药材标准)。本品呈长圆锥形,稍弯曲,少分枝,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纵皱纹及竹节样环节,根头部偶有短缩的“蚯蚓头”,无棕褐色纤维状物,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平坦而显纤维性,皮部棕色,木质部淡黄色,气微,味甘。
, 百拇医药
    3 败酱草与混伪品菥的鉴别

    败酱草来源于败酱科植物黄花败酱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villosa Juss的干燥带根全草。

    黄花败酱根茎有节,节间长不超过2 cm,节上有细根,茎圆柱形,黄绿色至黄棕色,节明显,常倒生粗毛,基生叶丛生,有长柄,茎生叶对生,叶柄短或近无柄,叶片薄,完整者呈羽状深裂至全裂,裂片边缘有粗锯齿,茎上部叶较小,常3裂。枝端可见伞房状聚伞花序,瘦果长方椭圆形。用手搓之有败酱气,味微苦。

    白花败酱根茎节间长3~6 cm,着生数条粗壮的根,茎不分枝,有倒生的白色长毛及纵沟纹,断面中空,基生叶有1~4对侧裂片,茎生叶大多不分裂,叶柄长1~4 cm有翼,枝端可见圆锥状聚伞花序,瘦果倒卵形。用手搓之亦有败酱气,味微苦。

    菥又称苏败酱,来源于十字花科植物析Thlaspi arvensis L.的干燥全草,茎圆柱形,黄绿色,光滑无毛,分枝。基生叶多已脱落,茎生叶单叶互生,长椭圆形至披针形,基部呈耳状抱茎。茎质脆易折断,中央具白色疏松的髓,枝端留有总状果序,果呈扁圆形,边缘有翼,先端凹陷,两面中央有一条纵棱线,气微,味淡。
, 百拇医药
    4 白扁豆与混伪品进口白扁豆的鉴别

    白扁豆来源于豆科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的干燥成熟种子。本品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8~13 mm,宽6~9 mm,厚约7 mm。表面淡黄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质坚硬,种皮薄而脆,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

    混伪品,为从缅甸进口的白扁豆。本品个体较扁,表面纯白色,厚约5 mm,圆弧形处有一小凸起。

    收稿日期:1999-06-29;

    修订日期:1999-08-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