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 2000年第1期
编号:10227694
一针法颈丛不同剂量阻滞120例临床观察
http://www.100md.com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年第1期
     作者:汪炜健 林丽娜

    单位:(浙江省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温州 325000)

    关键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000122 我院自1995年6月~1998年8月采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药不同剂量12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性19例,女性101例,年龄22~43岁。手术时间1~2小时,甲状腺腺瘤108例,甲状腺囊肿12例,无高血压病史。将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各组年龄、性别、体重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苯巴比妥钠100mg和东莨菪碱0.3mg。患者平卧,头转向健侧,常规皮肤消毒,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后0.5cm进针,触及C4横突回抽注射器无血和脑脊液,注入1%利多卡因、0.375%布比卡因混合液8ml(Ⅰ组)、5ml(Ⅱ组)、2ml(Ⅲ组)作深丛阻滞。再退针至皮肤与颈阔肌之间,注入上述混合液2ml(Ⅰ组)、5ml(Ⅱ组)、8ml(Ⅲ组)作浅丛阻滞。健侧用同样混合液10ml只行浅丛阻滞。用惠普7412型监护仪监测各组阻滞前、阻滞后20min内血压和心率。测定血压和心率最高值,并与阻滞前血压和心率相比较。
, 百拇医药
    2 结 果

    2.1 麻醉效果评级:Ⅰ级:优,阻滞范围完善,病人无痛、安静,肌松满意,为手术提供良好条件。Ⅱ级:良,阻滞范围欠完善,肌松效果欠满意,病人有疼痛表现。Ⅲ级:欠佳,阻滞范围不完善,疼痛较明显,肌松效果较差,病人出现呻吟、躁动,辅助用药后,情况有所改善,但不够理想,勉强完成手术。Ⅳ级:无效,麻醉失败,需改其他麻醉方法,才能完成手术。

    2.2 麻醉效果 见表1。

    表1 各组麻醉效果 例 组别

    n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 http://www.100md.com
    优良率/%

    Ⅰ

    40

    36

    4

    0

    0

    100

    Ⅱ

    40

    34

    5

    1

    0
, http://www.100md.com
    98

    Ⅲ

    40

    28

    7

    4

    1

    88

    注:与Ⅰ、Ⅱ比较,P<0.05表2 各组对心血管的影响(x±s)

    组别

    n/例

    心率增快值
, 百拇医药
    (bpm/min)

    血压升高值

    (mmHg)

    Ⅰ

    40

    31±9.23**

    47±8.65**

    Ⅱ

    40

    16±7.44*

    21±7.79*

, http://www.100md.com     Ⅲ

    40

    12±8.73

    17±5.49

    注:与Ⅲ比较,*P<0.05,与Ⅲ、Ⅱ比较,**P<0.01 Ⅰ、Ⅱ、Ⅲ组优良率分别为100%、98%、88%,无失败病例。Ⅰ、Ⅱ组和Ⅲ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麻醉对循环的影响见表2。阻滞后收缩压和心率升高值,Ⅱ组与Ⅲ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对心率和血压影响最大。并发症:Ⅰ组声音嘶哑4例,膈神经麻痹1例,霍纳氏征1例;Ⅱ组声音嘶哑2例;Ⅲ组,局麻药过敏反应1例。

    3 讨 论

    3.1 一针法颈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操作简便,麻醉效果确切,C4横突骨性标志明确,进针深浅度易于掌握,安全可靠,应用于较小范围不很大手术效果满意。
, 百拇医药
    3.2 颈丛神经由C1~4脊神经的前支组成,根据颈丛解剖特点,单纯的浅丛阻滞虽对心血管反应较小,但效果欠佳。而深丛阻滞麻醉效果佳,其副作用亦大。本文观察结果提示,深丛阻滞其注射剂量的大小与循环系统反应大小、麻醉效果强弱、副作用发生率的高低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其原因可能有:①颈丛阻滞时,药物直接作用于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增加,迷走神经还是颈动脉窦反射的传出纤维,被阻滞后反射受到抑制。②颈动脉压力感受器被抑制,调节血压的功能降低。③深丛阻滞用药量较大,局麻药浓度过高等,使阻滞范围过大,致以上作用更加明显。④病人术前可能有潜在性甲亢未及时发现,术前准备不足,致使术中刺激引起甲状腺素释放。⑤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对痛刺激敏感的病人。

    通过120例初步观察,发现各组局麻药剂量与心血管反应、麻醉效果和副作用关系密切。Ⅰ组麻醉优良率高但副作用也较多,对心血管反应的影响与并发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血压升高者(是指阻滞后收缩压比阻滞前高6.67kPa以上者)达53.6%,最高上升11.2kPa;心率(是指阻滞后心率比阻滞前增快20次/分以上者)增快者达47.3%,最多增快89次/分,均需使用控制血压心率的药物。Ⅱ组血压升高者有20.2%,最高上升5.47kPa;心率增快者16.4%,最多增快36次/分。Ⅲ组心血管反应较轻、副作用少,血压升高者有14.6%,最高上升3.73kPa;心率增快者11.3%,最多增快28次/分,但麻醉优良率较低,常须借助麻醉镇痛性药物完成手术。综合上述,Ⅱ组麻醉优良率高,心血管反应少,副作用少。因此我们认为,选择Ⅱ组局麻药剂量及方法进行颈丛阻滞比较合适。■

    收稿日期:1999-06-26,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