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学版 > 期刊论文 > 大学学报(医药卫生)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编号:10223481
耳鼻咽部混合瘤11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第20卷 论著
     作者:蔡昌枰

    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 200025

    关键词:耳鼻咽喉肿瘤;外科手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000125

    摘 要 目的 提高对耳鼻咽部混合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对1978年1月1日以来住院治疗的11例耳鼻咽部混合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混合瘤位于耳、鼻、咽部者各为1、8和2例。经手术治疗后,都获得痊愈,无并发症。远期复发率为18.18%。结论 混合瘤虽然在耳鼻咽喉科少见,但其诊治较特殊。术前不必作活检。选择合适的术式进行彻底切除是治愈和防止复发的关键。另外还应术后随访。

    中图号 R739.6

    混合瘤好发于腮腺、颌下腺及小涎腺,临床上一般都属口腔颌面外科范畴,位于耳、鼻、咽部者却很少。查阅我科1978年1月1日以来的住院病史,共发现11例,现总结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临床资料

    11例中,男性6例,女性5例;年龄25~62(平均42.45)岁。肿瘤原发于鼻部者8例,其中鼻中隔3例,鼻根2例,鼻翼、鼻前庭及鼻腔外侧壁各1例。除2例出现鼻塞及鼻出血外,余均以发现肿物作为主诉。肿瘤大小介于0.8 cm×1.0 cm×1.0 cm~2.5 cm×3.0 cm×3.0 cm之间,基底宽,质中等,可活动,触之不易出血,与周围无粘连。8例中,6例采取局麻切除术,2例因肿瘤侵犯鼻窦、眶壁及位置较深、范围较大而作全麻鼻侧切开肿瘤摘除术。全部病例完整肿瘤标本送病理检查,其中3例来自汗腺,各1例源自粘液腺、中胚叶和肌上皮。肿瘤原发于咽部者2例,系左、右咽侧壁各1例,都表现为咽异物及梗阻感,检查见咽侧壁隆起,扁桃体向前内移位。1例先局麻切除扁桃体+活检,后全麻颈侧切开摘除肿瘤,其与腮腺深叶相连;另1例先穿刺涂片检查以明确诊断,后全麻经口途径切除。病理检查均示来自唾腺。肿瘤原发于耳郭者1例,表现为耳轮上方1.2 cm×1.2 cm×1.2 cm大小肿物,与软骨无粘连,局麻下完整切除。
, 百拇医药
    本组病例住院时间为10~58(平均24.45)天。伤口均为甲级愈合,未见出血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产生,都系治愈。术后随访1~20(平均12.82)年,复发2例,占18.18%,分别见于耳、鼻部各1例,时间为术后2年和6年。经再次手术后痊愈,病理结果同初,未见恶变。

    2 讨 论

    2.1 组织来源及病理学特点

    混合瘤亦称多形性腺瘤,多发于大涎腺,也可发生于鼻腔、口腔、咽、喉等处的小涎腺。一般多见于口腔颌面外科领域内的腮腺、颌下腺及腭部的小涎腺,在耳鼻咽喉科范围却是少见。早年认为其来源于多种组织,近年多主张其为腺上皮来源。在鼻部8例中,3例来自于鼻皮肤的汗腺组织。发生于咽部的2例中,1例与腮腺深叶相连,另1例则可能来自错位或迷走的涎腺组织。

    混合瘤生长缓慢,其外观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常清楚,表面光滑或呈结节状、分叶。肿瘤外有包膜,但常常不完整,可见瘤赘突入包膜中。Bataskis[1]描述混合瘤是由腺上皮和肌上皮共同参与肿瘤生长,且向多方向分化。瘤细胞形态、排列方式及结构组合等颇多变异,即使在同一肿瘤中常各处不一。常见上皮细胞形成腺管状,也可呈团块状、条索状排列,周围由肌上皮细胞包绕,无明显基底膜;腺管内充满嗜酸性物质,偶见上皮细胞鳞状化生。混合瘤的组织病理分型甚为复杂,近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电子显微镜等技术发展以及临床生物学行为认识的深化,新的组织病理类型不断被提出。
, http://www.100md.com
    2.2 诊断措施

    耳鼻咽喉部混合瘤男女发病无差异,大多数病例在30~60岁,无明显年龄优势[2]。本文结果亦然。由于临床上大多以发现肿块作为主诉,一般也不具备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所以仅仅根据其临床表现是难于明确诊断的,更难于确认其组织病理类型。在口腔颌面外科,B超、CT、MRI、核素扫描及涎腺造影术可作为常规检查方法[3]。它们除测定肿瘤的实际大小外,还可根据内部回声及其和周界的关系等大致分辨其良、恶性。但在耳鼻咽喉部,尤其是在耳、鼻外裸部位,并不完全适用。对此,定性诊断可以行穿刺涂片检查或手术中作冰冻切片。冰冻切片检查强调整体肿物送检,禁忌切开肿瘤包膜获取组织。术前,一般可切除的混合瘤不必作活检,因为无论良、恶性均有发生瘤细胞种植的危险,除非是不能手术切除而行其他治疗,必须要有病理诊断为依据。本文中3例(1例咽部、2例鼻中隔)术前曾作活检。

    2.3 治疗要点
, 百拇医药
    混合瘤无论良、恶性,外科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首次手术方式是否正确和彻底是治愈的关键。混合瘤包膜厚薄不一,常不完整。包膜内常有瘤细胞侵入,小的结节有可能被残留,这些都构成复发的基础。因此,绝对禁忌作简单的、顺包膜剥离的剜出术,应该在正常组织内切除肿瘤,即将肿瘤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组织一并切除。将切除组织作冰冻切片检查,如有恶变时,则还应扩大切除范围。良性肿瘤切除后,常规作病理检查,若证实有恶变,应按恶性肿瘤进一步处理。

    2.4 随访与复发

    混合瘤属良性肿瘤范畴,但有少数类型多年生长后可发生恶变,临床表现为:缓慢生长多年而近期生长加快,并呈现其它恶性征象,如疼痛、瘤体和周围组织粘连固定、转移等。由于混合瘤具有多形性组织学特点,穿刺涂片或冰冻切片检查有时难以作出确切诊断,结果阴性并不能排除恶变的可能性,因而更显得术后随访的必要性。本组资料随访中2例复发,复发率为18.18%,这可能与首次手术顾及瘢痕和缺损,不够彻底有关。经过再手术后获得根治,病理检查未证实恶变。肖玉丽等[4]报道耳鼻咽部唾液腺混合瘤14例,其中1例术后1个月复发,复发率为7.14%。唐世雄等[5]报告咽部混合瘤9例,随访中1例复发且恶变,发生率11.11%。因此,一经疑诊本病,应尽早手术,并且力求彻底,术后还应随访。
, http://www.100md.com
    参考文献

    1,Bataskis JG. Tumors of the Head and Neck.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Consideration. 2nd edition. Baltimore/London: Williams and Wilkins, 1979.8~9

    2,凌 玲,汪审清,周水洪,等.喉多形性腺瘤(附2例报告).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1998,4(3):177

    3,马大权.涎腺肿瘤.见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290~300

    4,肖玉丽,金德钧,郭化敏,等.耳鼻咽部唾液腺混合瘤14例临床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1996,3(4):223

    5,唐世雄,文 武,任基浩,等.咽部混合瘤.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13(3):129

    (1999-05-2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