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草药》 > 1999年第11期
编号:10231188
o-T比色法测定无花果中糖类化合物的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草药》 1999年第11期
     作者:张积霞 贺志安 席荣英 王东霞

    单位: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456003)

    关键词:无花果;糖类化合物;o-T比色法

    中草药991111摘 要 建立了o-T比色法测定无花果中糖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波长630 nm,线性范围0.2~2 mg/mL, RSD=4.6%,回收率99.47%。该法显色灵敏,不必沉淀蛋白质,不受还原性物质的干扰,较其它方法操作简便,方法特异,准确,重复性好。既能测定总糖,还能测定还原糖,从而间接地得出多糖的含量,适用于中草药中糖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无花果Ficus carica L. 为桑科榕属植物,具有健胃清肠,消食解毒之功效。其果实含有抗癌有效成分〔1~4〕和多种营养成分。其中糖类化合物是主要营养成分之一。目前糖的测定方法已有报道〔5~7〕,但有的只能测定总糖,不能排除还原性物质的干扰或操作繁琐或结果误差大等。我们采用邻甲苯胺法测定无花果中糖类化合物含量,结果满意。
, 百拇医药
    1 仪器及试剂

    CL-770 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7230型分光光度计(中国上海)。

    样品为采自河南省豫北地区的无花果熟果、幼果及叶的烘干粉末(60~100目)。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标准品:葡萄糖2 mg/mL。

    o-T试剂:940 mL冰乙酸中加入1.5 g硫脲,60 mL邻甲苯胺混合,直至硫脲完全溶解,置棕色瓶中,室温保存24 h后使用。

    2 方法与结果

    2.1 实验方法:取样品1 mL,加入o-T试剂5 mL,沸水浴30 min,取出冷水冷却,于630 nm处,用0.5 cm比色皿,以试剂空白调零测吸收度值。

    2.2 条件实验
, 百拇医药
    2.2.1 吸收光谱测定:葡萄糖标准品与o-T试剂显色稳定后在CL-770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吸收光谱,如图1所示,波长宽度(325~1100 nm)。由图可知,葡萄糖与o-T试剂反应后的最大吸收峰在630 nm处。

    图1 葡萄糖与o-T试剂的吸收光谱

    2.2.2 显色时间及稳定性:取试管7 支均加水解液1 mL、o-T试剂5 mL混匀置沸水浴中,分别在5,10,15,20,25,30,35 min分别取出冷却测吸收度,结果以煮沸30 min时吸收度值最大,冷却后30 min内显色稳定。

    2.2.3 显色剂用量的选择:取试管7 支加标准液与显色试剂之比分别为1∶1~7,按上述方法沸水浴30 min冷却,结果两者之比为1∶5时吸收度最大,其它比例吸收度值均降低。本文采用5 mL。
, http://www.100md.com
    2.2.4 水解条件的选择:精密称取样品(熟果)0.5 g共7 份,分别加入2%,10%,15%,20%,30%,40%,50% HCl 50 mL,沸水浴水解并于10,20,30,40,50 min,1,1.5,2,2.5,3 h分别取出1 mL加o-T试剂5 mL同前试验,然后测吸收度值。结果用20% HCl水解30 min时,吸收度值最大,水解最完全。

    2.2.5 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吸取葡萄糖标准液(2 mg/mL)0,0.1,0.2,0.4,0.6,0.8,1.0 mL,补充蒸馏水到1 mL,按实验方法显色,测吸收度值。求得回归方程为A=0.7819C+0.03614,r=0.9992。糖含量在0.2~2 mg/mL内服从比耳定律。

    2.2.6 精密度:取水解后的同一样品一天内测定10 次,结果RSD=4.6%。

    2.3 结果
, http://www.100md.com
    2.3.1 可溶性糖类化合物的测定:精密称取无花果熟果、幼果和叶的干燥恒重粉末0.25 g于试管中(平行做3份),加入15 mL 80%乙醇,塞紧,50 ℃水浴提取30 min,倾出上清液,残渣再用80%乙醇提取3次,合并定容至100 mL,按实验方法显色测吸收度值,由回归方程计算含量。见表1。

    表1 无花果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

    熟果

    幼果

    叶

    含量(%)

    54.32

    24.40

    15.45
, http://www.100md.com
    2.3.2 总糖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无花果熟果、幼果及叶的干燥粉末0.25 g于60 mL圆底磨口蒸馏瓶中(平行做3 份),加入20% HCl 20 mL,塞紧,沸水浴水解30 min,取出,冷水冷却,滴加甲基红指示剂一滴,用20% NaOH中和至微酸性(pH=6~7),转移到100 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混匀过滤,以下按实验方法显色测吸收度值,由回归方程计算总糖含量。结果见表2。表2 总糖及多糖含量测定结果 样品

    熟果

    青果

    叶

    总糖含量(%)

    62.08

    31.56

    29.54
, 百拇医药
    多糖含量(%)

    8.76

    7.16

    14.09

    2.3.3 回收率试验:精密称取熟果粉末0.25 g于蒸馏瓶中,加入1.0 mg葡萄糖,以下同总糖含量测定,结果回收率99.47%。

    3 讨论

    3.1 还原糖o-T试剂显色生成绿色溶液,在630 nm处有最大吸收峰,但从吸收光谱可以看出,在325~500 nm之间有更大吸收峰,所以作者将溶液稀释,使吸收光谱放大(如图2所示),在325~500 nm之间为一群杂乱无章的吸收峰群,实际测定效果亦差。因此,本文选择了630 nm为测定波长。
, 百拇医药
    图2 葡萄糖与o-T试剂的吸收光谱

    3.2 葡萄糖与o-T试剂沸水浴显色10 min时吸收度值最大,延长时间略有降低,但水解液与o-T试剂沸水浴显色30 min吸收度值最大,由于无花果中不但含有葡萄糖,而且还含有其它一些还原糖,为了使实验方法与标准曲线中方法一致,本文选用显色30 min。作者经实验表明葡萄糖与o-T试剂显色30 min所作的标准曲线求出的总糖含量与显色10 min相差无几,可以肯定,显色30 min对总糖测定无明显影响。

    3.3 氧化亚铜法、Somogyi法、间接碘量等测定总糖多需除蛋白〔5~7〕再行测定,不仅操作繁琐,而且误差大,本实验方法不必沉淀蛋白质(作者作了对照实验),减少了操作误差,显色灵敏,操作简便。但在水解后调pH时,不能调成碱性,应稍偏酸性,实验证实,调成碱性(或再用HCl调成微酸性)都降低显色后溶液的吸收度,使测量结果偏低。

, http://www.100md.com     3.4 Vit C是多种植物及果实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在碱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还原性〔8〕,常干扰碘量法、氧化亚铜法、Somogyi法等总糖测定,使结果偏高,本法利用o-T试剂在强酸性环境中加热与糖类的醛基所发生的反应,不受Vit C的干扰,经作者证实样品含有90 mg/100 g Vit C不影响本实验,因此该法较前几种方法特异,准确。

    3.5 多糖类化合物是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某些多糖还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提高免疫力等作用〔9〕,而多糖多无法直接测定〔6〕。本法既能测定总糖,还可测定还原糖,二者之差即为多糖,这样可粗略估计中草药中多糖的含量,有利于制剂的质量评定。

    3.6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无花果熟果糖量较高,幼果与叶中糖量无多大差别,其可溶性糖类的定性鉴别,有待进一步继续研究。

    致谢:在本实验的研究过程中,得到了尹卫平博士的亲自指导,在此表示感谢。
, 百拇医药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委资助课题

    作者简介:张积霞,女,33岁,河南新乡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实验师,1987年分配

    至新乡医学院化学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获厅级科研成果奖两项,在

    正式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篇.目前研究的方向:中草药有效万分的分析和有机

    配合物的合成.

    参考文献

    1 尹卫平,等.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7,7(1):46

    2 尹卫平,等.中草药,1997,28(1):3

    3 尹卫平,等.新乡医学院学报,1995,12(4):316
, 百拇医药
    4 尹卫平,等.新乡医学院学报,1995,12(2):116

    5 周采菊,等.中草药,1996,27(9):538

    6 黄宗秀,等.中药材,1990,13(1):32

    7 北京大学生物系.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北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

    8 阎福林主编.医用化学实验技术指导.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3

    9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编著.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7

    收稿日期:1998-12-15,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