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10期
编号:10247367
神经肌电图在神经离断手术前后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10期
     作者:李六一 魏爱环 宋新光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郑州450003 郑州市儿童医院)

    关键词:神经肌电图;神经损伤;手术

    现代康复991018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肌电图(N-EMG)对神经损伤手术前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日本NEuropack-MEM3202型肌电图仪,选择临床资料完整的10例外伤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做检查。结果:术前病人N-EMG各项参数指标明显异常,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病人N-EMG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而术后6个月是判断神经手术成功与否的最佳时间。结论:神经肌电图是判断神经损伤程度和神经断伤吻合术成功与否的一项重要检测方法。

    [中图分类号]R65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496(1999)10-1190-02
, 百拇医药
    Application value of N-EMG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for neurotomy

    LI Liu-yi,WEI Ai-huan,ZHNAG Lin,et al.The Hospital of Henan Province ,Zhengzhou 450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N- EMG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for neurotomy.Methods:Ten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eurotomy were examinated before or 3 ,6 and 12 month after operation were made by Neuropack electromyograph.Results:All parameters of N- EMG were significantly abnormal before the operation were made,but the abnornal parameters become better to some extent 3,6 and 12 month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made.Six month after operation is the optimum time to asses whether the operation is success.Conclusion:N- EMG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asses the degrees of neurotomy and whether the operation for neurotomy is success.
, 百拇医药
    [Key words] N- EMG;neurotomy;operation

    肢体外伤所致神经离断的诊断及术后观察,以往仅仅停留在物理诊断方面,对神经损伤程度、部位、术后情况只能做出粗约的判断。随着神经肌电图技术的出现,由于其操作方法简单,安全性好,能重复多次检查,因此对判断周围神经损伤及神经离断术后状况的观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方法。本文选择1994年7月~1998年10月间资料完整的10例神经离断病人手术前后的神经肌电图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病人,男7例,女3例,年龄17~39岁。皆系外伤所致,来本院就诊病程为20~60d(急性期)。10例病人,单神经断伤9例,其中正中神经4例(刀伤、玻璃划伤),尺神经2例(刀伤、转动带挤压伤),腓神经3例(刀伤);复合神经断伤1例(臂丛神经损伤,伤及腋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临床症状:神经支配区痛觉消失,运动功能丧失,未见明显肌肉萎缩。
, http://www.100md.com
    1.2 方法 采用光电MEM-3202型肌电图仪,单极同芯针电极,放大器灵敏度在被检肌处不同状态下分别置500μV/DIV、100μV/DIV、50μV/DIV,带通滤波15Hz~1kHz,扫描速度为5~10mS/DIV,电刺激脉冲宽度为0.2ms,刺激重复频率为1Hz,超强刺激。

    2 结果

    肌电图(EMG)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的检查,本组10例病人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进行检查。

    2.1 术前EMG结果 损伤神经所支配肌肉有大量纤颤、正锐波、插入电位明显延迟,运动单位电位(MuAP)有9例未出现,仅见臂丛损伤腋神经支配肌有单个MuAP;9例病人MCV无任何诱发波出现,1例腓总神经损伤者见波幅极低的诱发波形,潜伏时明显延迟,MCV值仅为5m/s。

    2.2 术后3个月EMG结果 被检肌插入电位延迟,有大量纤颤、正锐波,MuAP主动运动时有2例出现;MCV结果,刺激神经干有被动运动迹象,无波形出现,其中2例幅极低。
, 百拇医药
    2.3 术后6个月EMG结果 神经支配肌插入电位延迟,有纤颤、正锐波,密度较前稀疏;被检肌用力收缩时,7例病人出现低波幅、宽时限的MuAP,3例病人仍无MuAp(1例尺神经、2例正中神经)。MCV,9例病人出现低波幅、长潜伏时的诱发波形,1例尺神经病人无任何诱发波形。临床症状皆有不同程度的肌萎缩,肌力0级或Ⅰ级。MCV未见波形的1例尺神经者行第二次神经吻合术。

    2.4 术后12个月EMG结果 神经支配肌仍有纤颤、正锐波,插入电位延迟;9例病人有MuAP出现,第2次行吻合术的尺神经损伤者仍无MuAP;MCV,9例病人可见波幅略高、波形离散多相、时限宽的诱发波形,潜伏时仍延迟,MCV值达9~30m/s不等,1例尺神经损伤者,MCV仍未出现。

    3 讨论

    周围神经离断术后神经恢复的状况判断和观察,不仅涉及到手术术式成功与否,而且关系到病人的肢体是否终生伤残的问题。我们通过10例资料完整的病人手术前后N-EMG的定时、定性、定位的连续性追踪检测,客观地记录了断离神经术后的恢复状况,对提高神经损伤后神经康复率的诊断意义重大,其理由如下。
, 百拇医药
    3.1 术前EMG、MCV检查对神经损伤的诊断和解释 本文10例病人,都有明确的外伤病史,来本院求诊时,外伤所致上肢或下肢临床表现明确,病程为急性期。但外伤所致肢体的临床表现是复杂的,涉及的范围往往较大,而神经损伤有不全性的、有完全性的(即神经离断),所以判断损伤神经、损伤部位、损伤程度,仅靠简单的物理诊断是不确切的,这就需要电生理量化检查标准做出明确的诊断。本文10例病人,术前做N-EMG检查。EMG结果示10例病人被检肌有密度大的纤颤、正锐波,此二项电生理参数系肌肉失神经改变的特征电位,反应周围神经轴索发生瓦勒氏变性,肌肉部分或全部失神经支配;9例病人MuAP缺失,仅有1例病人单个MuAP,在神经电生理学上,MuAP反映运动神经元、神经轴索、肌纤维三者之间的关系[1],三者之中有任何一方面病变都会使MuAp改变,本文病人排除前角病变和肌性改变,可见MuAP大量丧失系神经轴索损害造成的。9例病人用超强电刺激,MCV无波形出现,仅有1例腓神经损伤者出现低波幅、分化差的波形。MCV是反映直径最粗神经纤维的传导,描述周围神经髓鞘的完整性和传导功能,是对周围神经损伤与否很灵敏的一项客观检查指标[2]。9例病人MCV波形消失,甚至电刺激后无一点反应,说明外伤所致神经髓鞘出现离断或阻滞,1例MCV有波表示部分神经髓鞘尚存在。结合临床表现、EMG和MCV结果,得出诊断意见:轴索与髓鞘皆离断者,即神经离断为9例,其中臂丛损伤者,腋神经为重度损伤;轴索离断、而尚有部分神经髓鞘存在者1例,即1例腓总神经损伤者。告诉病人必须手术修复才能有恢复希望,并要求术后定时来我院做N-EMG连续检测。
, http://www.100md.com
    3.2 EMG、MCV术后追踪检测的临床价值和分析 本文10例病人,皆经省级医院或显微外科研究所实施神经吻合术,并建立连续EMG、MCV检测资料。术后3个月,EMG的改变在于有2例病人MuAP出现,失神经电位仍无改观,2例病人MCV有低波幅波形,说明此2例手术成功,离断神经出现连续性。术后6个月,临床表现仍很差,但7例病人中,EMG纤颤、正锐波密集程度减小,有散在的低波幅、宽时限MuAP出现,此种MuAP为神经再生后的特征电位-新生电位,它在肌纤维上的出现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3]。9例病人MCV有波形,特征为低波幅、长潜伏时,说明电刺激在修复后的神经干上有兴奋传递,显示神经髓鞘渐渐地恢复其完整性。仅有1例尺神经损伤者、EMG与MCV均无好转,施以二次手术。以此看出,10例病人有9例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占90%(9/10),说明神经吻合术后,神经恢复与否的神经电生理最佳判别时间为术后6个月,并且较临床表现好转为早,如果术后6个月神经电生理检测均无好转,必须施行二次手术,以减少肢体伤残现象。术后12个月,病人的EMG、MCV都比以前明显改变,失神经电位密度很小,MuAP出现越来越多,但MCV的波形有离散、多相波现象,我们推测可能为神经轴索或髓鞘在新生过程中错误生长或侧枝支配的原因。从10例病人手术前后EMG、MCV连续检测的结果,我们还发现外伤所致神经损伤中,神经轴索损伤严重;术后神经髓鞘恢复的早,恢复的完整。
, 百拇医药
    [作者简介]李六一(1966-),河南省汝州市人,男,主治医师,学士。研究方向:临床神经电生理学。

    参考文献

    [1]汤晓芙.临床肌电图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82

    [2]汤梅兰.临床神经生理学基础[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6~19

    [3]李六一,连建敏.实用医学辅助检查与诊断[M].北京: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389

    [收稿日期]1999-06-15[回修日期]1999-08-30,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