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康复》 > 1999年第9期
编号:10247262
疏肝健脾法辩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4例
http://www.100md.com 《现代康复》 1999年第9期
     作者:吴瑕

    单位: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郑州 450003

    关键词:

    现代康复990993 运用疏肝健脾法则对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辩证治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04例均为本院住院病人及门诊病人,年龄21~56岁,病程最长者15a,最短者6个月。104例中HBsAg、HBeAg、抗HBc均阳性66例;HBsAg、抗HBe、抗HBc阳性35例。诊断标准采用1990年第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1991年中国中医学术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病毒性肝炎中医辩证标准(试行)》,《病毒性肝炎中医疗效判定标准(试行)》,并结合腹胀、胁痛乏力、纳差及呕恶等症状诊断为病毒性肝炎。
, http://www.100md.com
    2 治疗方法

    柴胡疏肝散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柴胡12g,白芍12g、党参15g、云苓15g、生苡仁30g、虎杖15g、白术12g、甘草6g。肝区隐痛不适者加川捺子12g、元胡15g、丹参15g、郁金12g;腹胀纳差者加枳壳12g、厚朴12g、炒麦楂各15g;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20g、夜交藤15g;伴腹泻者加芡实15g;恶心、呕吐加竹茹6g、陈皮12g、生姜3片,肝肿大加鳖甲25g、穿山甲25g;鼻衄、齿衄加三七粉(冲服)3g,旱莲草20g。治疗6~8周。

    辅以甘利欣针150mg,加液体静脉滴注,每日1次。

    3 治疗结果

    经过治疗,104例中HBsAg、HBeAg转阴42例,占40.38%;HBsAg滴度下降,HBeAg转阴,抗HBe阳性,肝功能恢复正常,自觉症状明显好转56例,占53.85%;无效6例,占5.78%,总有效率94.22%。
, 百拇医药
    4 讨论

    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目前尚不甚明了。中医文献中尚无病毒性肝炎的记载,更无乙型肝炎的记录。根据慢性乙肝的临床表现,常以胁痛、腹胀、纳差、乏力、黄疸等为主要症状,中医认为属肝郁、胁痛、黄疸、等脾病证范畴。我们选择慢性乙型肝炎中肝郁虚证型进行观察,是因为我们认为在慢乙肝中以肝郁脾虚症状为主的最多见。肝主疏泄,主血、调畅情志;脾主运化,主四肢肌肉。故胁痛、腹胀、纳差,神疲乏力为慢性乙型肝炎常见症状,为肝脾不和的主要表现。病邪侵犯人体,不仅在气分,而且入于血分,故病邪较深,病程迁延日久,易导致慢性肝硬化。现代医学证实乙型肝炎病毒侵犯人体后,其病毒可持续存在长达10~15a以上,约35%~55%的患者可转为慢性乙型肝炎。

    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在治疗上我们给以疏肝解郁。健脾补虚治法,以达补虚扶正,增强免疫,疏利清导,驱邪外出。加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丹参,据药理研究证实此药能够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促进肝脏的营养代谢,止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和纤维组织增生及退黄,加速病灶的吸收和修复。甘利欣是强力宁的换代产品,动物试验报告,该药对四氧化碳,硫化乙酰胺损害肝脏所致的血清转氨酶升高均有显著降低作用,并有保护肝脏作用,说明甘利欣具有很好的保肝、降酶和解毒功效。本组病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有协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乙肝病毒的活动,使慢性肝炎的活动期向静止期转变,加速了疾病的好转。无论是在症状减轻的程度、疗程的缩短及病情反复方面都明显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说明中西医学结合在治疗病毒性肝炎上有它一定的优越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