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6710
住院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http://www.100md.com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李诚君 陈志灵 张秀梅

    单位: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154002

    关键词: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990363

    近两年来,我们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对住院慢性肺心病患者开展了心理护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入院初期

    病人入院时,护士要主动热情接待,必要时搀扶病人至床边,详细介绍医院的规则和医护人员的有关情况,使病人在短暂的接触中,对护士产生信任感与安全感,并感到自己被尊重,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2 住院期

    我们根据病人的心理状态,把病人分为如下几种类型进行心理护理。

    2.1 消沉型

    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多次住院治疗,患者在精神上感到痛苦,情绪低落,失去治疗的信心。对于这类病人,护士应主动向病人宣教有关肺心病的治疗、预防、护理等知识,使其对自己所患的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消除思想顾虑,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紧张型

    有些肺心病患者,一走进医院,就焦虑不安,担心自己的病是否能得到良好的治疗。要求医生给他用最好的药,尽快治好出院,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对于这类患者,护士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说明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治病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不能操之过急,必须配合治疗,才能治愈出院。

    2.3 恐惧型

    有些肺心病患者,病情危重,思想压力大,想到自己的后事或看到病友去世,情绪表现焦虑不安,拒食拒药,精神崩溃。对这类患者,护士要从生活上关心、体贴他们,主动协助病人料理生活;采用暗示疗法,使病人了解本病的发生、发展特点,消除其恐惧心理,使病人心情愉快,配合医生的治疗。

    2.4 忧郁型

    有些病人家庭经济状态不佳,多次住院治疗,精神负担过重,而苦恼忧愁。对这类患者,护士应主动关心体贴,开导病人,请医生尽量用一些价格低、疗效好的药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为其提供一些方便,帮助病人解除困难,使病人鼓足勇气,克服困难,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出院。

    3 出院前期

    病人已治愈或好转准备出院,此时,护士应给病人及家属做详细的出院宣教;向家属讲解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必要的心理护理措施,使心理护理延续到家庭;嘱咐病人定期来医院复查,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参加段练,避免过劳与伤风,切忌烟酒等,同时必需补充营养,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防止病情复发。

    总之,通过两年的临床实践证明,心理护理不但能缩短疾病疗程,而且还提高了治愈率,因此,开展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

    4 参考文献

    1 严和主编.医学心理学概论.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247

    2 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第1版.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17

    3 王谣主编.黑龙江医学.浅谈肺心病病人的心理护理.1998,50,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