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眼视光学杂志》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45031
Ⅱ型糖尿病患者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分析
http://www.100md.com 《眼视光学杂志》 1999年第3期
     作者:钱晓娃 马丽珍 颜伟年 王梦珠

    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内分泌科(310006)

    关键词:

    眼视光学杂志/990316 近年来,我院对7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现对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本组75例(81眼),其中男42例(45眼),女33例(36眼),年龄47~80岁,平均61.5岁,病程1~27年,平均6.8年,术前视力1.0~4.1。血糖控制情况:术前空腹葡萄糖(Glu)4.5~9.5mmol/L,平均7.15mmol/L,果糖胺(Gsp)1.21~2.02mmol/L,平均1.74mmol/L。其中49例口服降糖药物,26例术前使用胰岛素,用量为14~24IU/d,平均19IU/d。
, 百拇医药
    1.2 手术方法 常规ECCE+IOL植入,手术过程均顺利,未见手术并发症。人工晶体选择①Pharmacia(经肝素表面处理)PC/CPUV。②Alcon MC/60BD。

    1.3 结果

    1.3.1 术后视力:术后一周视力>4.9者12眼,4.5~4.9者55眼,4.0~4.4者9眼,<4.0者5眼。

    1.3.2 术后眼底情况:黄斑渗出性病变6眼,视网膜出血10眼,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Ⅲ期3眼。

    1.3.3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①色素播散8例(9.88%),术后人工晶体表面可见游离色素较多8眼,常规散瞳,局部激素点眼,1~2周后自行吸收。②角膜水肿6例(7.4%),轻度角膜混浊4例,二天后恢复透明。中度角膜混浊2例,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一周后完全恢复透明。③前房出血3例(3.7%),均发生在术后一周内,予冰敷、止血、静卧,3天内均吸收,无反复出血。④纤维素性渗出12例(14.81%),发生时间:术后3~15天,多见于术后一周左右。表现为前房纤维素样渗出,瞳孔后粘,晶体前膜形成,予托品酰胺散瞳,地塞米松结膜下注射,每日一次,10例患者治疗后3~5天渗出吸收。有2例瞳孔粘连严重,托品酰胺无法奏效时,先改用1%阿托品,后采用强力散瞳剂0.2ml结膜下注射,瞳孔部分散开。⑤继发性青光眼3例(3.7%),3例术后早期均无明显葡萄膜炎,2例在术后三周,一例在术后二周,突发术眼疼痛,视力骤降,裂隙灯检查发现角膜雾状水肿,前房浅,虹膜向前膨隆,瞳孔圆,中度大,IOL表面少许渗出,用托品酰胺、阿托品散瞳,瞳孔无反应,考虑虹膜中轴部环状后粘,瞳孔阻滞,2例予激光虹膜击孔后,前后房交通,眼压控制。1例激光击孔二次,均因激光孔再封闭,而行虹膜周切术。
, 百拇医药
    2 讨论

    根据Krupsky的研究[1],糖尿病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主要的并发症有①色素播散;②纤维素性渗出;③虹膜后粘连;其他还有角膜水肿,晶体前膜和后囊混浊,虹膜虹变,瞳孔阻滞等,严重者可持续六周以上。本组结果显示,最多见为纤维素性渗出,由于长期高血糖引起血管内皮损害,微循环障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使纤维蛋白原进入前房,在凝血酶作用下转变为纤维蛋白,形成渗出膜。渗出膜位于瞳孔区往往易被早期诊断,但要警惕虹膜后的渗出及粘连。本组有3例出现虹膜中轴部环状粘连,造成前后房阻滞,眼压升高。因此,对Ⅱ型糖尿病的患者,术中应尽量减少对虹膜的骚扰,减少手术对血—房水屏障的破坏,从而减少房水混浊,纤维素性渗出。术后及时增强局部的激素使用,减轻眼前节的反应。其次为色素播散及角膜水肿。糖尿病患者瞳孔不宜散大,术中操作会增加色素脱失。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虹膜色素上皮呈空泡样变性,手术中色素可以从变性的色素上皮中播散出来。色素脱失在1~2周内均能吸收,对视力的恢复无影响。
, 百拇医药
    为了将术后并发症降低到最低限度,我们认为在围手术期可采取下列对策:①强调术前血糖整体水平控制。由于Gsp反映近1~2周来的整体血糖水平,因此除Glu外,应注重Gsp指标,一般控制在Glu<8.0mmol/L,Gsp<2.0mmol/L,手术较为安全。术前3天术眼滴欧可芬,减少虹膜刺激引起的瞳孔缩小,对减少术中操作也有益处。②手术中的处理,尽可能减少前房内操作,皮质冲洗彻底,人工晶体尽可能选择经肝素表面处理过的,直径在6.5毫米的晶体。Power等[2](1994)在体外实验中证实,经肝素表面处理的人工晶体可减低人体粒细胞激活活性,降低血小板粘附功能,使人体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减弱,从而减轻术后免疫反应。③术后常规散瞳,使用激素。术后加强血糖的监测与控制。增加随访次数,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参考文献

    [1] Krupsky S,Zalish M,Oliver M,et al.Anterior cataract surgery with lens implantation in diabetic patients following 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 and posterior chamber 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ion.Ophthalmic Surg,1991,22(9)∶526

    [2] Borgioli DM,Coster DJ,Fan RF,et al.Effect of heparin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polymthylmethacrylate intraocular lenses on signs of postoperative inflammation after extracupsular cataract extacion.Ophthalmology,1992,99 ∶1248

    (收稿:1999-06-11),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