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黑龙江医药科学》 > 1999年第3期
编号:10234271
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的修复及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黑龙江医药科学》 1999年第3期
     作者:孙娴静 高俊玲 于金华

    单位:佳木斯中心医院口腔科

    关键词: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

    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的修复及原因分析

    通过对58例上颌总义齿基托折断患者的基托修复,并对折断原因加以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58例患者,男25例,女33例,年龄37~72岁。其中44例为单颌总义齿,14例为全口义齿。最常见的断裂部位为正中裂,包括前牙唇侧裂、腭侧裂。修复方法:修复前对全部患者的下颌余留下进行调颌,上颌总义齿在前中腭部,其外侧伸展至牙槽嵴的唇颊缘,并放置co-cr合金网,常规装盒、调颌。
, 百拇医药
    2 结果

    义齿戴入后,对上述患者进行0.5a、1.0a的追踪复查,其中55例患者义齿固位、稳定性好,基托完好,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2例基托前部出现裂纹,仍在使用。

    3 讨论

    3.1 生理因素

    上颌牙列缺失后,随着牙槽骨的吸收,无牙颌牙槽嵴顶向内后发生位移,与下颌天然牙列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下颌牙列在经过漫长的咀嚼历程,可能存在牙伸长,缺失,移位和磨耗等临床表现。下牙列的磨耗还可引起颌面形态、颌平面位置及颌曲线的改变,影响了上牙位置的排列,切牙乳头、腭隆突、腭皱襞处的压力也大。此外,覆盖的粘膜较薄,易形成支点。同时,牙槽嵴的进行性生理吸收,使基托组织面与口腔粘膜不贴合,当义齿行使功能时产生支点,以上均能使基托翘动,造成基托正中断裂。

    3.2 咀嚼力
, 百拇医药
    近来李国珍采用光弹法发现上颌总义齿不同唇系带切迹形状可造成不同的应力集中,“V”型切迹最大,“U”型切迹最小,在双尖牙为主应力区。上颌牙列缺失后,下牙颌面形态,颌平面位置,颌曲线的改变通常不具备有与上颌人工牙建立平衡颌接触,在形态、颊舌径、近远中径方面有明显差异,两者间的不匹配直接影响到后牙咬颌面间的接触面积和接触方式,在上牙列缺失前对上牙列形成创伤颌,也是上颌牙列缺失的重要因素。这种颌接触在咀嚼时势必产生显著的侧向力,这可能是上颌单颌总义齿基托易纵折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通过调平衡颌或颌面修复,重建下牙列的颌面形态,改善上、下牙列颌面间的接触状态。正中颌时,后牙的功能尖应与对颌牙的中央窝接触,非功能尖不应位于对颌牙牙尖的斜面上。反颌时,上后牙的舌尖必须越过并覆盖下后牙的舌尖,颌运过程应无咬牙障碍。在前牙的覆颌、覆盖关系中,由于临床需求而排为不同程度的覆颌,故需适度加大覆盖。否则,由于下颌牙列的改变,在前伸时前牙间易紧密接触而后牙无接触,义齿前部缺乏骨支持,前牙在大的侧向力的作用下,基托易发生移位而产生不均衡受力,基托折断。所以,前牙在前伸颌位时有对刃接触,正中颌位时不接触,颌运过程无早接触。
, http://www.100md.com
    3.3 材料结构缺陷

    热凝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收缩产生气泡,聚合产生应力。在一定条件下,应力释放,塑料就会产生变形和翘曲,基托在复杂的口腔环境中长期受唾液、水、食物、温度变化,使义齿基托加速变得疲劳老化。在循环交变的压缩、弯曲、舒张、冲击等疲劳载荷下,促使热凝甲基丙烯酸甲酯义齿基托折裂。因此,在义齿制作的工艺过程中严格执行工艺要求,热凝甲基丙烯酸甲酯材料调和时粉液比例、填塞、热处理等,消除破坏材料的连续性、均匀性的因素。在前中腭部,其外侧伸展至牙槽嵴的唇颊缘置co-cr合金网,抗折强度最佳。

    (1998-12-01收稿),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