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临床检验杂志》 > 1999年第1期
编号:10241103
应重视检验人才培养与医师岗位设置
http://www.100md.com 《临床检验杂志》 1999年第1期
     作者:杨运昌

    单位:《临床检验杂志》编辑部,南京210008

    关键词:

    临床检验杂志990135 近年来,不少临检工作者出国访问,写过一些见闻,但是没有提到科内医师与技师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本文就国内外从事该工作的医师与技师的培养与工作性质阐述个人意见。

    1 国外与港台的科室设置和人才培养

    不同国家、地区,按医院规模,科室的设置与名称有不同形式。英、美多为临床病理科(Clinical Pathology),其中含解剖病理学。欧州大陆多为独立的专业科或研究所,不论独立或综合形式都是医师与技师两个系列,因此事实上是一个模式,只是专业上分与合的差别。

    临床病理科(或分设的各专业科,下同)为临床科室,科内有实验室(相当于我国的检验科,国外医院没有独立的检验科)。医师的培训计划与其他临床专科医师相似,医学院本科毕业授医学博士学位(M.D),临床实习一年,考核领取医师执照(证书),此时仍不能独立工作,需在职培训。可选择2~3年制的全科医师培训计划,结业后可在社区工作;亦可选择6年制的专科医师培训计划,如临床病理专业培训结业称临床病理学专家(Clinical Pathologist,CP)。近年来少数大学有化学病理学(Chemical Pathology)的医学博士课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化学病理科设在威尔士亲王医院内,开设的课程有临床化学的理科硕士(M.S)与科学(哲学)博士(Ph.D)及化学病理学的医学博士(M.D)。国外没有学士或硕士的临床病理学课程。
, http://www.100md.com
    临床病理科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就业者并非只限于学习医学实验室技术的毕业生。医学院的技术学院与理工学院有临床实验室技术的大专与本科班。2~3年大专班无学位或授协士学位,考核领取Medical Laboratory Technician(MLT)执照。4年制本科授学士学位,考核领取Medical Technologist(MT)执照。医院中MT是一个很好的职业,所以学习药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的理科学士、硕士,医学院研究生院的临床化学与临床微生物学的哲学博士也可补学MT所缺课时,或取得相应实践经验后申请考核MT执照。有MT执照的Ph.D为各专业的专家,可以在实验室任该学科的主管(Director),如临床病理科有双主任职位也可任主任(不一定有),另一主任必须为M.D。台湾省无论大专或本科毕业考核领取相同的医事检验技师(简称医检师)执照,也能在区域医院(相当于内地2级医院)任专业主管职务。

    国外与港台的实验室如有空额职位,按所缺专业职位公开招聘,一旦应聘,不得要求更改专业,这与我国在检验科内可以或必须轮转的办法不同。就业时确定专业可以确保本专业工作的稳定性,也不会影响检验质量。
, 百拇医药
    2 我国检验科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的过去和现状

    解放前从事医院化验者跟师学徒,少数医院曾有数届化验训练班。当时的化验室只能做三大常规、肥达氏和康华氏反应,附属医院的生化检验与细菌培养由医学院派技师去做。南京中央医院的化验室能开展生化与细菌培养,归属病理科,此时已有临床病理科的雏形。解放后才有检验中专学校,由于只有检验工作,没有诊断任务,所以称检验科,属医技科室。文革前少量理科与医疗系毕业生从事检验技术工作,已成为检验界的骨干力量。

    自1982年开始,医学院校陆续开设医学检验大专与本科班,又培养了一批硕士与博士,从此检验人才开始走向高层次。

    检验科的技术分工与国外实验室不完全一样。国外以专业学科分工,如临床化学、临床微生物学等,主管作为专业技术的责任者,科主任通过各位主管作宏观指导。我国由于观念上的差异,视临床检验为一种专业学科而不是一种职业,把临床化学等专业学科当作“亚专业”来对待,为了培养检验人才,就要到各“亚专业”去轮转,因此,精通各“亚专业”的人才有似凤毛麟角,阻碍了各专业学科的发展。检验科管理中把科主任定位为学科带头人,负责科内行政与各专业学科的技术工作。行政事务容易处理,各专业的技术指导就勉为其难了。由于缺少科学的技术管理规范,一些医院不完全按专业学科分工,而是以仪器分室,由科主任指定各室的行政组长,组长不是专业主管,所以无法对化验结果负责。有的科主任指定一高年资技师审签化验单,但不负责操作手册的编写,又不负责质量控制,审签化验单徒有形式,一旦失误,层层负责,最后无人负责。临床微生物学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工作量大,细菌分离与鉴定的难度大,不少科主任嫌其经济效益差而只安排少量人力。熊剑辉等[临床检验信息导报,1997,4(2)∶57]曾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内容调查广州市属17家2~3级医院的微生物室,只有两家医院备用的分离培养基基本符合《规程》要求,两家医院能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有的甚至用抗凝人血制备血平皿。看来,众多“按照《规程》……”之说与实不符。我省一些医院备用的分离培养基往往只有3~4种,很多致病性细菌分离不出来,临床医师对细菌培养失去信心而少送标本,因工作量少而再精减人力,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检验科外还有很多收费发报告的实验室,条块分割,山头林立,人才分散,奇怪的观念,随意性的实验室管理体制,很难培养出有专长的专业学科人才。因此,实验室的二级管理制(科主任与专业主管)势在必行。
, 百拇医药
    检验科与各临床专科是平行关系。由于学科上的分工,检验科主任是技师,不易充分了解各临床专业进展的动态。化验项目的增减,化验结果的精密度与正确性等情况与临床医师之间沟通的机会很少。从化验申请单开出,到样品采集,运送到实验台上,检验操作,发出报告,送到医师(病人)手上,影响化验结果的环节很多。一些新的或少用的化验项目如出现异常结果,往往不被个别医师所理解,可能误以为结果不可靠,双方沟通的机会越少,误会的机会越多,最终将损害病人的利益。如果科内有临床病理医师参加查房,时刻在技师与临床医师之间联系,双方意见交流得好,异常结果解释得清楚,得益者将是病人。“一切为病人服务”的宗旨不应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在制度上。

    3 “检验医师”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委规定医学检验系本科定位于“检验医师”(不同于前述临床病理医师)。高校的专业设置决定于市场需求,目前我国的检验科仍是实验室,没有医师岗位,所以本科毕业生都在做技师工作,学与用不一致,专业定位没有市场需求。
, 百拇医药
    早先有人认为技师的社会地位要比医师低,如给予医师名义就能提高其地位。一种职业的社会地位决定于多方面,包括工资待遇,工作能力,被临床医师与病人的信赖度,本人的学术成就等等。目前的国家政策,同等级职称,不论医、药、护、技四个系列的工资完全一样。因此,社会地位更大地决定于个人努力和成就。依靠行政给予名义,将难以达到目的。

    据检验系本科教学计划,3~4年级极大部分时间在学习检验技术课目,只有一门《疾病学概要》的临床知识课。一年的生产实习中要求临床实习3个月,其余大部分时间在检验科实习技术。指导老师反映,一些本科生眼高手低,动手能力不如大专生,临床知识不如医士。一些医院的医教处否认其为临床医学生而不让参与临床实习。也有人说,本科生既能做检验,又能解释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在技术管理不健全的实验室中,自己做的化验结果尚难以保证其可靠性,又如何有信心去解释其临床意义?卅年前放射科与病理科曾试行过“医技一条龙”,以失败而告终。亦医亦技的想法肯定不是个好主意。江泽民主席已签署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执业医师法》,很难想象“检验医师”能符合执业医师条件。本科培养目标不如早日改为医学检验技师,以便达到学用一致,从而完善医学检验的大专、学士、硕士、博士等系列高等教育计划。检验科技师只要大专生的想法是没有道理的。
, 百拇医药
    4 建立临床病理科的初步设想

    专家们认为医学检验不应局限于检验技术,应有两翼,即左翼的技师负责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右翼的医师负责解释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

    二十年前,由于防治肝炎的要求,行政决定赖氏法ALT参考值(当时称为正常值)上限定为40卡门单位。ALT为非特异性生化指标,多种疾病都会引起血清ALT升高,并非只限于肝炎一种病。据说当时为了减少病假单,参考值上限逐年上涨,最后只好由行政决定限值。当时如有临床病理医师参与其事,与各专科医师一起设定不同疾病的诊断分界值或医学决定水平,就不会与参考值相混淆了。

    随着临床医学的进步,我国也有将检验科改制为临床病理科(或实验诊断科)模式的必要。新的科室名称是什么可以讨论,但是医师与技师两个系列是无可争辩的。

    我国有自己的国情,不能照搬国外,如临床医学系毕业只有学士学位,没有博士学位,可是医院中各专业学科的设置,专科医师的在职培训等基本与国际同步。1998学年度开始,临床医学已改为通才教育,不再设专业系。
, 百拇医药
    院长有权决定建立临床病理新专业,可选择有条件的检验科(专业技术学科健全,没有其他种种发化验报告的实验室),设置1~2个临床病理医师岗位,再由院长招聘有3~4年以上临床经验,最好有主治医师职称的大内科执业医师,学习检验技术一年,担任专科医师职务,不参与检验技术工作,取得经验后逐步增设岗位。据国外经验及我国国情,我国3级医院只需3~4个医师岗位,而且要有人才梯队。试点期间不宜一哄而上。

    一旦建立临床病理专业,科内医师与技师分工明确,而其分工与协作又能促进本科的工作。技师负责化验结果的可靠性,医师负责对临床解释化验报告。临床病理科医师与病区医师在查房、会诊时有共同语言,可以坦率地讨论实验室应如何更好地为病人服务,病区医师与护士应如何配合实验室工作。为了更好地解释化验结果的临床意义,本科医师会要求技师提供可靠的化验结果,随时观察各项化验的质量控制数据。病人很可能为细菌感染但培养阴性者,本科医师会与细菌室技师共同讨论培养阴性的可能原因,设法改进细菌分离培养技术以便提高检出率。异常化验报告单需经本科医师审阅后方可发出,可在电脑中调出既往的化验结果作比较,去病区观察该病人,或与病区医师讨论后再签发报告单。这不仅能防止差错,还有利于作出可靠的疾病诊断。设临床病理医师岗位将有利而无害,何不乐而为之。,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