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3年第3期
编号:10225667
骨形成蛋白在种植体与骨结合过程中的作用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3年第3期
     作者:邹敬才 肖光裕 唐文杰 郭庆科 杨华斌 伍本德 廖际常 庞 薇

    单位:710038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诏都医院口腔科(邹敬才,肖光裕,唐文杰,郭庆科);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四室(杨华斌,伍本德,廖际常,庞 薇)

    关键词:牙植入,骨内;生物相容性材料;骨发育

    中华医学杂志930303 摘要 通过光镜、免疫组化骨形成蛋白(BMP)定量分析、X线能谱分析,对BMP在种植体与骨界面结合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外源性BMP与内源性BMP的作用时间点及新骨形成的启动机制有所差异,复合BMP种植体比未复合BMP种植体成骨早、骨早成熟1~2月,加速了界面骨性结合,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人工牙种植常需二次手术,从首次种植到二次手术时间一般需要3~6个月,方能使种植牙与骨产生良好的骨性结合〔1〕。骨形成蛋白(BMP)是80年代初分离出的一种早期有效诱导异位新骨形成的活性蛋白〔2〕,我们把BMP与种植体复合后,通过光镜。ABC免疫组化染色、X线能谱分析对BMP在骨结合(Osseointegration)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百拇医药
    材料与方法

    一、种植体制备

    1.微孔钛种植体:纯钛球形粉烧结成园柱形,长10mm,直径4.5mm,平均孔径143μm,孔隙率约40%。

    2.生物陶瓷/微孔钛种植体:采用致密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HA)与生物玻璃陶瓷(apatite-wollastonite-containing glass ce-ramic,A-W.GC)混合(重量比1∶1)烧结于微孔钛种植体上,平均涂层厚约130μm,界面剪切强度约10MPa,长10mm,直径4.5mm。

    上两种种植体各144个,经三氯乙烯、无水乙醇超声清洗、高压消毒后备用。

    二、BMP提取及与种植体的复合

    按杨连甲方法〔3〕用1岁小牛长皮质骨提取出较纯的牛骨形成蛋白(bBMP),活性鉴定有新骨形成。上两种种植体各72个,每个复合bBMP 5mg,经4mmol/L盐酸胍溶解、透析、抽真空、冻干、环氧乙烷消毒后备用。
, 百拇医药
    三、种植方法

    成年杂种狗48只,体重12~18kg,两性兼有,随机分为4组,每组12只,用2.5%戊巴比妥钠(25mg/kg)静脉麻醉,在严格无菌手术下用略小于种植体直径(4.4mm)裂钻,在拔牙后的双侧下颌前磨牙区低速钻孔,深约12~14mm。然后把1、BMP/生物陶瓷涂层组;2、生物陶瓷涂层组;3、BMP/微孔钛组;4、微孔钛组。4种植体各植入12只狗双侧下颌前磨牙区,每侧3个,严密缝合创口。术后肌注庆大霉素3天,并在1、2、4、8、12、24周时每组处死2只。标本制备后进行光镜、抗bBMP单克隆抗体(bBMP-McAb)ABC法免疫组化染色。X线能谱分析等检测。

    四、主要试剂及仪器

    bBMP-McAb由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病理科提供,该抗体亚类为小鼠IgG2a,工作浓度为1∶200,ABC试剂盒为美国Vector公司产品,按ABC法一次完成。BMP定量分析采用MPV-3型显微分光光度计(德国),应用点测量法,光栏0.022×0.008mm,V=800V,I=7.5A,f=25×10,最大吸收波长λmax=460nm,每张切片在骨界面随机选择25个点,然后进行统计学处理(方差分析)。X线能谱分析采用PSEM-500扫描电镜、EDAX-9100/75能量分散谱仪(德国)进行界面钙磷含量测定。
, 百拇医药
    结 果

    一、光镜组织学观察

    两组复合BMP的种植体在1周时界面可见新骨形成,8周时界面可见完整哈佛氏管,未复合BMP的两组种植体2周时界面有少量新骨形成,完整哈佛氏管在12周后才能见到(图1~4)。

    图1 实验组1周时界面有新骨生成HE×33

    图2 实验组1周时界面无新骨生成HE×33
, 百拇医药
    图3 实验组8周时界面新骨成熟情况HE×66

    图4 实验组8周时界面新骨成熟程度HE×33

    二、BMP含量定量分析(附表)

    三、X线能谱分析

    两组复合BMP种植体的骨界面1周时可见有钙、磷的沉积,4~8周时界面钙磷含量与老骨相近,未复合BMP两组种植体,骨界面钙磷沉积于2周时开始,12周时方与老骨相近。涂层与未涂层微孔钛种植体,早期界面钙、磷的分布有所差异,生物陶瓷涂层组界面钙磷呈“V”形分布,而未涂层组是从骨缘向种植体缘从高至低的单向分布。

    讨 论

    Osborn和Newsly〔4〕根据材料的生物学特性把骨结合性种植体分为两类:生物惰性(bioinert)和生物活性(bioactive),Meffert等〔5〕也陈述了相似的观点,提出了“适应性骨结合”(adaptive osseointegration)和“生物性结合”(biointegration)。微孔钛种植体是外形有别于Branemark种植体的另一种骨结合性种植体。球形粉制作的微孔种植体最早是由Hirschhorn等〔6〕报道的,首先应用于人工牙种植是Young〔7〕,采用钛铝钒合金。国内肖光裕等从1983年〔8~10〕起进行微孔钛种植体研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生物陶瓷如HA是一种在成分、结构与人体骨组织中钙盐一致的生物活性材料,把HA与金属种植体复合,涂层于表面,可改变金属种植体的生物相容性及与骨的结合方式,促使种植体与骨早期结合。Ducheyne和Cook等〔11,12〕观察到HA涂层种植体比相应未涂层金属种植体骨生长速度增快。一些研究也表明:HA与骨界面的结合强度,大于HA和骨各自的结合强度。
, 百拇医药
    BMP是一种早期高效诱导新骨生成的活性蛋白,当与微孔钛种植体及生物陶瓷涂层微孔钛种植体复合后,光镜可见1周就有新骨形成,8周时界面可见完整的哈佛氏系统,而相应未复合BMP种植体在2周时才有少量新骨形成,12周时界面新骨才基本成熟。骨界面BMP含量定量分析显示:复合BMP的两组种植体1周时BMP含量最高,与相应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与同组其它各期比较也有显著差异性(P<0.01),未复合BMP的两组种植体BMP含量高峰在2周,与同组其它各期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各组种植体的BMP总含量,复合BMP组略大于未复合BMP组,生物陶瓷涂层组略大于未涂层组,但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BMP对早期新骨形成影响较大,对晚期新骨形成无显著性影响。X线能谱分析显示:界面钙磷开始沉积时间与BMP高峰期相一致,钙磷沉积含量复合BMP组4~8周时已接近老骨水平,而未复合BMP组在12周才与老骨钙磷水平相近。以上结果表明:(1)外源性BMP与内源性BMP作用时间点及新骨形成的启动机制有所差异,复合BMP种植体是一主动诱导成骨过程,而未复合BMP种植体,骨结合是一在体内多种因素作用下被动的自然修复与新骨形成过程;(2)生物陶瓷涂层与未涂层微孔钛种植体都是BMP的良好载体;(3)BMP与种植体的复合,界面成骨早、新骨成熟早1~2月,加速了种植体骨界面的结合速度,缩短了骨结合时间,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生物陶瓷涂层与未涂层的微孔钛种植体两者有相似的生物相容性,均是适宜于临床应用的种植体。
, 百拇医药
    附表 四组不同种植体界面BMP含量测定(%,±s) 组别

    1周

    2周

    4周

    8周

    12周

    BMP/微孔钛组

    23±13**

    36±18

    37±15

    37±14
, 百拇医药
    38±11

    微孔钛组

    47±23

    26±13*

    44±12

    44±16

    44±16

    BMP/陶瓷涂层组

    20±11**

    33±10

    35±8

    36±13
, 百拇医药
    36±10

    生物陶瓷涂层组

    46±10

    23±8*

    39±10

    39±16

    40±13

    注:测定的为透光度,P<0.05 P<0.01

    参 考 文 献

    1 Branemark PI.Osseointegration and experimental back-ground.J Prosthet Dent,1983,50∶404.
, 百拇医药
    2 Urist MR,Lietez A,Mizutani H,et al.A bovine low mo-lecular weight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 fraction.Clin Orthop,1982,162∶219.

    3 杨连甲,金 岩,孙庆妹,等。骨形成蛋白(BMP)的实验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7,3∶73.

    4 Osbron JF,Newesly H. Dynamic aspects of the implant-bone interface.Dental implants,materials and systems.Munchen,Wien,Hanser Verlag,1980∶111.

    5 Meffert RM,Block MS,Kent JN.What is osseointegration?Int J Periodont Rest Dent ,1987,4∶9.
, http://www.100md.com
    6 Hirschhorn JS,Reynolds J.Powder metallurgy fadrica-tion of cobalt alloy surgical implant materials.In KorostoffE(ed):Research in dental and medical materi-als.New York.Plenum,1969∶137.

    7 Young FA.Porous titanium tooth roots:clinical evaluation.J Prosthet Dent,1979,41∶561.

    8 肖光裕,顾萘书,唐文杰,等。微孔钛在颌骨及牙槽内种植的实验研究。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85,20∶357.

    9 肖光裕,顾萘书,李俊良,等。微孔钛合金牙根种植的动物实验研究。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87,3∶83.
, 百拇医药
    10 肖光裕,郭庆科,李俊良,等。微孔钛种植体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1,5∶19.

    11 Ducheyne P,Hench LL,Kagan A,et al.Effect of hydroxyapatite impregnation on skeletal bonding of po-rous coated implants. J Biomed Mater Res,1980,14∶225.

    12 Pilliar RM.Porous-surfacld metallic implants for orthopedic applications. J Biomed Mater Res 1987,21∶20.

    (收稿:1992-08-03 修回:1992-01-03),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