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学杂志》 > 1992年第2期
编号:10225532
雄激素对二甲肼诱发大鼠大肠癌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2年第2期
     作者:黄培林 张瑞英 户丽萍 张晓明

    单位:南京铁道医学院病理教研室*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20224 大肠癌症的发生发展与体内的性激素水平有关,这已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使用二甲肼(1,2-Dimethy-lhydrazine,DMH)诱发大鼠肠癌模型,观察去势和雄激素对DMH诱癌的影响并探究可能机理。

    一.材料和方法

    1.动物:采用雄性SD大鼠,7±1.5周龄,体重120-150g,随机分6组,每组20只.A组为雄鼠;B组为去势鼠;C组为去势鼠+雄激素;D组为雄鼠+DMH;E组为去势鼠+DMH;F组为去势鼠+雄激素+DMH.DMH按每周40mg/kg体重皮下注射,共10周.雄激素:丙酸睾丸酮每g体重每4天予0.7mg皮下注射,至实验终.去势鼠:实验前一周行双侧睾丸摘除术.实验第18周结束。
, http://www.100md.com
    2.观察指标:(1)血清睾酮水平:实验前及实验第15周分别取血测睾酮水平(免疫放射法);(2)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实验第13周取血测ConA诱导血淋巴细胞转化率(3H-TdR掺入法);(3)病理学检查:肉眼检查各脏器,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大肠癌肿的数量,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及浸润深度,转移程度,部分肿瘤标本超薄切片,染色,H-600透射电镜观察;(4)结肠粘膜细胞增殖活力的检测:实验第18周,各组大鼠均取3只;处死前1小时,按0.75uci/g体重,腹腔3H-TdR,处死时间均在上午9.00-11.00,做3H-TdR显微放射自显影时,测均力敌定细胞增殖活力。

    二.结果

    1.血清睾酮和淋巴细胞转化率(表1)

    去势后给予外源性雄激素的鼠,其血清中睾酮水平显著高于去势鼠,且接近同龄雄鼠水平.去势可提高血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雄激素的抑制作用。
, 百拇医药
    2.病理学检查:用第15周后存活的大鼠来观察大肠癌的发病率.(1)D.E.F组大肠癌发病率分别为56%(9/16),21%(4/19),57%(8/14),表明去势可明显降低诱癌率(P<0.05);(2)肿瘤大体检查多呈隆起型和平坦型(粘膜粗糙),各组肿瘤在远,近段结肠分布差异不明显,组织学类型均以管状腺癌为主,此外为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或混合型癌.各组肿瘤未见远处转移,肿瘤浸润程度见表2;(3)电镜观察:遥癌细胞体积大,核浆比例增大,核大而畸形,核膜常有凹沟,核膜下异染色质明显增多,核仁明显,线粒体及内质网稀少,细胞表面微绒毛稀疏,长短不一,粗细不均。

    表1 血清睾酮水平和ConA诱导血淋巴细胞转化率(s)

    组别

    血清睾酮(ng/dL)
, http://www.100md.com
    淋巴细胞转化率(cpm)

    实验前

    实验后

    A

    273.8±207.5

    556±306*

    14956±1401

    B

    0

    56±52

    25194±3476△

    C
, 百拇医药
    0

    >1000*

    12477±4200

    注:原始数据均经X=lg(X+1),X=lg(X)换算后进行F检验

    *与B组比较P<0.01;△与A,C组比较P<0.01

    表2 大肠癌诱发率、癌肿数量及浸润深度

    组别

    鼠数(只)

    诱癌率(%)

    癌肿数量(枚)

    有效鼠
, 百拇医药
    荷瘤鼠

    粘膜内

    粘膜下

    浅肌层

    深肌层

    浆膜

    合计

    D

    16

    9

    56

    2

    5

    4
, 百拇医药
    1

    0

    12

    E

    19

    4

    21*

    1

    2

    1

    1

    0

    6

    F
, 百拇医药
    14

    8

    57

    2

    8

    3

    2

    0

    14

    *与D,F组比较P<0.05

    3.结肠粘膜细胞增殖活力:A,B,C组织肠粘膜细胞活力差异明显,3H-TdR标记阳性指数为11-12%,经DMH处理后各组肠粘膜细胞增殖活力参数均较相应对照组为高(P<0.01),其中的D,F组为明显;肿瘤细胞摄取3H-TdR能力明显增强。
, 百拇医药
    3.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性腺摘除可抑制DMH的诱癌效应,外源性雄激素可使DMH诱癌率恢复至未去势水平.性激素对消化道,尤其是对下消化道的粘膜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影响,且受机体的严格控制.若细胞受到诱变剂的作用,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逃脱这种控制,发展为肿瘤.本实验表明,经DMH处理的各组肠粘膜细胞增殖活力参数明显升高,并且雄激素能协同和促进DMH对细胞增殖的作用.肿瘤细胞摄取3H-TdR能力明显增加,反映了细胞的异常增殖.提示,DMH致癌过程可能通过两个步骤,一是肠隐窝细胞分裂活跃,群体扩增;二是扩增的细胞中某些细胞最终发生恶变.

    本研究结果示雄激素可明显降低ConA诱导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DMH诱癌率.提示雄激素可能通过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来影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

    *邮政编码210009,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