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杂志》 > 1990年第3期
编号:10225350
国际辐射防护学术讨论会简介
http://www.100md.com 《中国医学杂志》 1990年第3期
     作者:蔡 露

    单位:(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环境医学系130021)

    关键词:

    中华医学杂志900325

    由中华医学会放射医学与防护学会组织的国际辐射防护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1月20日~2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日本、意大利、瑞士、苏联、波兰、沙特阿拉伯、南非和中国等国家近1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代表们就辐射防护领域中人办们普遍关心的学术问题进行了探讨,现将此次会议主要内容分成5个专题简要介绍如下。

    一、天然本底辐射和公众照射

    准确、可靠地获得天然辐射水平和公众照射剂量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天然贯穿辐射,室外、室内的空气吸引剂量平均值分别为10.0×10-3Gy/小时(宇宙辐射贡献3.3×10-8Gy/小时,地球γ辐射贡献6.7×10-8Gy/小时)和11.8×10-8Gy/小时(宇宙贡献2.9×10-8Gy/小时,地球贡献8.9×10-8Gy/小时)。室内、室外宇宙辐射贡献的比值分别为0.86和1.33。利用人员佩带剂量计获得的剂量率为11.5×10-8Gy/小时。它们导致的居民年有效剂量当量为8.1×108人、Sv,比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引用的剂量略高,与北朝鲜一致(1.11±0.01mGy/年),但比意大利(1.2~1.7mSv/年)和英国(2.5mSv/年)均略低。
, http://www.100md.com
    在天然辐射中,氡的贡献较大。在我国室内、外的氡浓度分别为19.8Bq/m2和9.4Bq/m3。在英国的英格兰地区,其年有效剂量当量较高(7.8mSv/年),其中氡的贡献达81%;在北朝鲜室外氡浓度为8.2Bq/m3,由此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53mSv,占总平均值的50%左右。

    目前公众照射中,人工辐射的最大贡献是医疗照射。我国医用X线诊断频率为145.1/1000人,其中胸部透视率最高(89.8/1000人)、胸部X线片率为11.9/1000人,核医学仅为0.62/1000人。皮肤吸引剂量胸部透视和胸部X线片检查分别为10.4mGy/次和1.07mGy/次,可见前者比后者大约10倍。在核医学中甲状腺扫描用131I法年有效剂量当量为93.8mGy/次,而用Tc-99m时,为0.3mGy/次,相差300倍。遗憾的是我国广泛使用的是131I甲状腺扫描,另外大批体检时都用胸透,这自然增加了公众照射的负荷。在我国胸透检查占X线诊断的61.9%,是世界上最高的。日本和罗马分别为0.223%和29.7%,我国胸片使用率为11.9/1000人,而日本为676/1000。可见我国医疗照射中存在着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 百拇医药
    公众照射既有外照射也有内照射,内照射的水平与人们的饮食及生活环境有重要关系,中国兰州地区调查证明:成人通过食入地下农作物(洋芋、萝卜、胡萝卜和甜菜等)摄入同位素的剂量贡献为1.48×10-5Bq/年,待积有效剂量当量7.18×10-5Sv/年。结合地上农作物,总的年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18.6×10-5,与全国估算的平均值(19.15×10-5Sv)和世界估算的平均值(20.0×10-5Sv)相近。核素含量的顺序是:40K》天然铀>天然钍。

    我国全国性的14类27种主食品中放射性核素含量测定表明:正常辐射本底地区食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最高为40K,人工核素最高为90Sr,14C和3H仅低于40K的浓度,由食品摄入放射核素量为4.2×10-4Bq/年,总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为3.42×10-4SV/年。
, http://www.100md.com
    二、职业照射

    职业受照,尤其是个人剂量人们关注的问题。我国辽宁省4158名职业受照射者的总平均年剂量当量为1.6mSv,总集体剂量当量为6.70、Sv。吉林省和北京市职业受照人员的平均吸收剂量分别为1.68mGy和0.4~2.9mSv。受照射的剂量当量<15mSv的个体,辽宁省为98.4%,吉林省为96.4%,按职业分类(以吉林省为例),牙科医生的平均年吸收剂量最高(2.44mGy),工业射线探伤次之(2.21mGy),再其次为医用X线工作者(1.176mGy)、核医学人员(1.13mGy)、科研人员(0.97mGy)和放疗工作人员(0.67mGy)。在印度职业人员的平均年剂量当量为2.12mSv,按职业分顺序如下:核能工人>医务人员>工业辐射人员>科研人员。在波兰,1966~1987年间99.5%的人所接受的剂量当量<5mSv。

    三、急性放射性损伤的处理

    总结辐射损伤事故发生的原因有:放射源管理不当,放射性污染区控制不严,放射源和机械装置失灵,照射室指标系统失灵或管理失误。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应急处理应注意:呕吐是早期分度预后的判断指标、早期初步的物理剂量、照射后2天内淋巴细胞变化和其它化验检查、尽早使用抗放射药。有效的处理包括:使用抗放射药、改善微循环、胎肝移植或输注及合理的掌握输血、休息、营养、手术等措施。在德国,用粒细胞的变化预测自发干细胞的再生能力,然后决定是否需骨髓移植。
, 百拇医药
    对147钜事故追踪观察发现,事故当时用喹胺酸和DTPA促排剂治疗的,10年后未见有与147钜摄入量有直接关系的症状。可见及时的使用促排药是很重要的。

    四、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1. 辐射损伤:关于辐射损伤效应的报道有: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MLC下降,NK细胞数和功能下降。氚作用后LACA小鼠腺细胞数减少,PFC减少。出生前(受孕13天)大鼠受0.25、0.5和1.0Gy60Coγ线照射后,身长、体重、头围、骨胳和内脏均有异常,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大鼠吸入239PuO2(4.42~8.96kBq/L)后肺癌发生率增加,存活时间缩短,肺癌潜伏期最短为94天,诱发癌的适宜剂量为11.2~17.6Gy。受100R照射的大鼠红细胞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PNP)的活力受抑制,而且与网织红细胞具有相似的变化规律,提示红细胞PNP活力降低与网织红细胞减少有关。该方法迅速、简便、需血量少(20μl),可重复采样,又与剂量呈良好的相关,故可作为机体受照射的剂量评价及预后评价。
, http://www.100md.com
    2. 防护药的研究:硒对钚-238α粒子辐射体外诱发成年大鼠成纤维细胞恶性循环性转化有防护作用。苏氏康也有抗辐射致癌作用。硒和苏氏康的抗癌作用都与清除自由基有关。锂或碳酸锂对辐射减少粒细胞的作用有缓解作用,它可间接地刺激粒细胞增生。实验还证明鹤草酚既有杀伤癌细胞作用,又有辐射增敏作用。

    3. 低剂量辐射诱导的适应性反应:低剂量辐射虽可引起损伤,但在有些情况下还可诱导机体某些机能的适应性反应。某项调查表明:职业受照人员的白细胞减少率平均为0.89%,而对照人员的白细胞减少率平均为2.5%(P<0.005);X线工作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在累积剂量为10、20、50和80mGy组分别为:0.95%、1.18%、1.02%和1.12%,表现为均值。说明在3~4年的低剂量条件下工作染色体畸变处于均值波动,很难反映出随累积时间处长畸变率增加的趋势。

    实验室研究证明:先前受10mGy X线照射的细胞,对再次较大剂量X射线诱发染色体畸变的敏感性降低。此反应普遍存在于离体淋巴细胞(人和兔)中和整体的体细胞、生殖细胞细胞中。此反应的程度与低水平辐射的剂量水平(2~100mGy)呈负相关。

    五、危险度评价及辐射防护措施

    利用新的剂量体系(DS86)对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调查,发现全身照射不诱发癌的危险度可能比以往还要高。动物实验证明:Pu诱发大鼠骨肉瘤的危险度为1×106/106大鼠Gy,间接外推出人的危险度为6.07×106/106人Gy。大量的类似材料从不同角度对危险度用出了评价,为辐射防护原则、政策的制定、管理提供了依据。在关于如何做好当前辐射防护工作的问题,与会代表也做了交流。,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