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0564
青岛新政让社区与大医院“成功对接”
http://www.100md.com 2007年9月4日 《现代护理报》 2007.09.04
     2007年早春,青岛的社区卫生迎面吹来一股新鲜之气。“纸上谈兵”多年的双向转诊机制开始在部分地方见诸行动。

    当社区卫生在我国经历了十年的萌芽、成长期之后,2006年,国家卫生部明确提出,推广双向转诊制。即:居民看病先进社区医院,政府鼓励各城市试推社区医院“首诊制”,探索建立社区医院与附近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方便居民在社区看小病,发现大病症状向临近大医院转诊,减少患者辗转求医的环节和花费。此后,双向转诊机制开始在我国的多个城市进入试点阶段。深圳、上海、南京、沈阳、石家庄分别根据当地实际实施或在部分人群、部分区域试行了双向转诊制度。近日,青岛市的几个区也开始在这方面有所动作。

    制度规范细化流程

    2月初,青岛四方区卫生局负责人又一次来到青岛市中心医院,就四方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中心医院即将签订的双向转诊协议与院长魏仁敏进一步协商。双方商定,本着患者自愿、分级诊治、就近转诊、资源共享的原则,选择四方区北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市中心医疗集团建立定点协作关系,开展双向转诊试点,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服务新格局。双方共同制定了双向转诊的指征,包括上转指征和下转指征。其中下转指征有:急性期治疗后病情稳定,需继续康复治疗的病例;诊疗明确,适宜在社区长期治疗的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病例,等等。为了分步骤、稳步实施,他们准备首先对几个单病种实行下转,如脑血管病的康复、产后访视等。
, 百拇医药
    他们还就双向转诊的流程、医院派专家到社区坐诊和业务指导、医院为上转病人提供适当的费用减免和优惠政策等进行了进一步协商。

    四方区卫生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社区医疗机构医疗服务水平低,难以获得老百姓的信任,这是当前制约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实施的最大障碍。我们希望通过在社区与医院之间建立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大医院的专家下到社区带动社区医务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做到了这一点,社区医生才能发挥好“守门人”的作用,大医院也才敢于把病人转下来。同时,要在大医院和社区卫生机构之间建立一个绿色通道,使需要上转的患者能够非常方便地在大医院看病,经过一段时间治疗需要下转的病人能够回到社区继续得到康复治疗。这应该是一个无缝隙的管理和服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下级医疗机构的医生能够顺利地沟通,以便使患者得到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照护。

    中心医疗集团院长魏仁敏说,为了确保双向转诊顺利实现,准备在医院成立一个机构,专门为上转和下转的病人服务;要对门诊流程进行再造,使由社区转来的患者能够享受到直通车式服务;要选派一些责任心强的专家与社区卫生机构建立定点联系,帮助社区医务人员尽快提高业务水平;要建立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社区患者“三点一线”的联系制度,专科医生经常性深入社区进行会诊、查房等,社区医生不定期到医院参与对社区转入患者的会诊、查房及治疗方案的确定等,由此建立医院专科医生、社区全科医生与社区患者之间相知、相识以至相信的和谐关系。
, 百拇医药
    几乎与此同时,该市南区卫生部门也在与青岛市市立医疗集团进行着紧锣密鼓地协商,准备在市南区东部社区医疗机构与市立医疗集团东区之间建立双向转诊机制。

    政策引导技术支持

    青岛市卫生局局长曹勇日前在就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今年青岛市要试行社区卫生服务首诊制,开展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建立社区卫生与医院间的双向转诊制度。但我们不强制病人必须在社区首诊,我们会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居民小病在社区就诊。

    采访中,部分业内人士和患者也提出了一些对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制度的顾虑。有人提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偏低,在社区看病不放心。另外,社区医疗机构的收费也不够低,看病并不便宜,因而在价格上也很难吸引患者。部分社区医疗机构的工作人员说,由于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双向转诊”往往变成了单向转诊,即社区向大医院转诊较顺畅,但大医院治疗好的病人却极少回社区医院进行康复。
, 百拇医药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首先是政府要对社区卫生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进一步增加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并建立长效稳定的经费投入机制以稳定社区卫生服务体制;针对社区卫生服务水平先天不足,患者心存疑虑,政府要引导患者改变观念,同时,出台相关制度,引导大医院以多种形式为社区医院提供业务指导、咨询和培训;政府以政策支持、资金扶持等措施切实降低社区医疗机构的收费;社区医疗机构利用其承担的医疗保健服务职能及贴近普通群众的优势,提供多种形式的医疗服务;政府保证社区卫生服务队伍的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培养社区卫生从业人员,等等。

    我们已经看到,关于增加政府投入,关于引导大医院为社区提供技术支持,关于降低社区医疗机构的收费,关于社区卫生从业人员的培养等,青岛市已经推出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这就为实行社区首诊、双向转诊奠定了基础。当然,任何一项新的改革都不是一朝一夕、一步到位的。双向转诊制度需要政府部门、社区医疗机构和大医院都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真正建立起一种就医的绿色通道。惟如此,才能最终达到既方便患者就医,又降低医疗费用的初衷,也才会真正建立“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医疗服务新格局。(王丽艳),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