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2181
中药汤剂的沉淀物 留还是丢?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当代健康报》 2007.08.23
     副主任医师 郭志芳

    中药汤剂所含的成分是非常复杂的。水溶性成分可呈分子散在溶媒中,有些呈胶体粒子存在,而脂溶性成分与水共煎时,由于天然乳化剂的存在可呈乳化状态,一些难溶性物质又以微粒状态共存于汤剂中,因此中药汤剂是真溶液、胶体、混悬液和乳浊液的混合液。中药汤液在放置温度降低后常会有许多沉淀物产生,此沉淀物不宜将它去掉,因为其中很多正是治疗疾病的有效成分。

    中药煎煮时所用的溶媒多为水,某些难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分往往不可能成分子状分散于溶媒中。混悬液静置时都存在着粒子的沉降和聚结;乳浊液温度降低后容易使粒子破裂。胶体、混悬液和乳浊液由于这些粒子各自所带的电荷不同,因此会相互吸引,静置后有大量沉淀析出。根据病人的服药心理,一般都将底部的沉淀物弃掉,这样的结果常会使许多有效成分得不到充分利用,从而直接影响临床疗效。当然沉淀物中并不排除有少量泥沙的存在。

    因此,中药煎好后在去渣取汁的过程中,可用几层洁净纱布先趁热将药汁滤取,以尽量去除一些泥沙物,而过滤后的药汁在放置中出现的沉淀物则不宜弃掉,以确保一些有效成分不受损失。,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