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传染科 > 流行性感冒
编号:11482547
“防治流感·中国行动”公益科教活动启动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2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786期
     以“关爱生命、防治流感;人人参与、和谐健康”为主题的“防治流感·中国行动”大型公益科教活动日前在京启动。

    流行性感冒是我国的法定丙类传染病,具有发病率高、传播迅速及波及范围广的特点。亚洲是流感的高发地区,近两年来流感、禽流感在我国各地区时有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健康及社会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和损失。流感最显著的特点是突然暴发、迅速蔓延、波及面广,人群普遍易感染,死亡率高,危害大,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农村社区群众流感知识相对匮乏,防治手段存在一些误区,自我科学选用感冒药物能力也比较欠缺。

    据主办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介绍,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人们了解流感的危害,唤醒人们对流感的重视,通过多种健康教育形式,使公众掌握流感的科学知识,包括流感的发生原因,传染途径,防治误区,科学的预防、治疗手段,科学选用流感药物等知识,以减少感冒引发的各种合并症,最大限度地减少流感带来的健康和经济损失。

    活动将先期在江苏、河北、广东、陕西、北京、山东6个省市展开,内容包括制作《感冒科普手册》(首批向农村免费发放20万册);制作“关爱生命·预防流感”科普教育片,免费派送给农村和基层;免费给特困群众发放防治流感药品,举办“流感知识进社区”系列活动等。(何丹丹)

    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心脏体检可降低患病风险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病发作而导致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目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的心源性猝死的定义是:在急性症状发生后1小时内先有骤然发生的意识丧失的因心脏性原因导致的自然死亡。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心脏病猝死患者约50万,而且正在日益增长。有资料显示,心脏病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特别值得重视的是,中青年已经成为心脏病猝死的高危人群。

    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干部保健科主任田小园告诉记者:各种心脏病都可导致猝死,但心脏病的猝死中一半以上为冠心病所引起的。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与生活方式等密切相关。遗传因素、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醇和高脂肪饮食、超重、缺乏锻炼、紧张和心理压力、糖尿病等都可以增加得冠心病的风险。

    临床来看,40岁以上的人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三高”现象比较多,而这正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有几类人要特别重视心血管疾病的体检:一是锻炼少、压力大、喜烟酒、生活不规律的人群,二是男性腰围超过90厘米,女性腰围超过85厘米的,三是家中直系亲属中有心血管疾病早发家族史(男性55岁以前、女性65岁以前得病)的,这些都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百拇医药(余海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