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81243
南方所上调全年预测值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8.17
南方所上调全年预测值

     在经历规范化所带来的阵痛后,医药行业2007年有了回暖的迹象。(殷毅 摄)

    2007年上半年,我国医药行业在经历一系列旨在规范医药市场秩序的政策因素的洗礼后开始复苏,医药经济总体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整体效益明显好转。

    从当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医药行业自身对规范化进程的适应性好于预期等因素综合考虑,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调整了对2007年医药经济总体增长的预测值:对2007年医药经济总体趋势持谨慎乐观的态度,预计医药工业总产值增长速度将高于2006年,全年医药工业总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同比增长17.8%~18.5%。

    2006~2007年是医药行业政策密集出台的年份,重大政策调整对行业经济的影响值得关注。

    市场更趋规范

    产业集中度提升
, 百拇医药
    对药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将延长到今年年底,这对净化医药市场环境起到了促进作用。规范是近一段时期药品市场的主题词。驻厂监督员、质量受权人等举措无不显示了药监部门捍卫用药安全的坚定决心,明确企业是药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中国药品监管正在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外部监督的做法,将通过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进一步完善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药品质量安全。

    在这个大背景下,新修订的《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已经实施,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即将施行。前者明确了商业企业药品仓储、运输、购销等各种条件,对原先小、散、差、乱的商业企业加强了监管和控制,打击非法经营企业,一批素质差、不规范的商业企业会随之淘汰,将有利于医药商业集中度的提升。新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要到10月1日起实施,对2007年的总体影响不会十分明显,具体影响要在2008年下半年才会明朗。但是,这给药品生产企业和研发机构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家从政策导向上鼓励真正意义上的新药研发,企业要反思原有的改剂型、改规格等急功近利的手段。
, 百拇医药
    一系列规范性政策出台,令一些靠短期行为或潜规则操作的企业面临生存困境而选择退出,有规模、规范的大中型企业将获得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这种优胜劣汰的结果就是资源与市场日益集中到主流大企业手中。2006年制药工业百强的集中度已经突破30%,商业销售百强的销售总额占到了全国销售总额的67.88%,虽然与北美等发达国家药品市场相比还有差距,但规模化、集约化的分布态势已现雏形。医药行业集中度提升是未来一段时期的业态变化趋势。

    行业经济增速加快

    效益回升

    2006年,受一系列行业政策的影响,医药行业经历了逐步规范的阵痛期,医药经济增速放缓,经过企业的适应和调整,以及市场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今年的医药经济有回暖的态势。全年的医药工业总产值可望突破6000亿元大关,增长率要高于2006年;商业销售方面,商业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1~5月份,七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总额达到1273.98亿元,同比增长9.61%,其中药品类总销售943.30亿元,同比增长10.76%, 预计下半年的增长不会低于这个水平。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年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06年,医药批发零售业毛利率为8.83%,医药商业净利润率为0.93%,费用率为7.02%,商业仍在微利运作,但区域性的龙头企业正在迅速崛起,商业领域整合趋势日益明显。
, http://www.100md.com
    医药企业的利润水平明显提升,但利润增加与企业面对相对困难的外部环境缩减费用、加紧应收账款的回收,以及企业会计制度调整后部分投资收益在利润中有所体现不无关联,对于利润水平的好转,应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企业的发展后劲还应源自提高产品附加值、营运模式创新等根本环节的改善。

    与此同时,受2008年奥运会概念的拉动,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呈现较热的势头,全年GDP增长率有望达到11%。尽管国家陆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抑制经济过热,但短期内中国经济不会骤然降温,受到整体经济增长的拉动,资本市场大热,两税合并在即,对原本执行33%高税率的企业是一大利好,投资者信心提高;加上奥运主题感召下,民众对生活健康素质更为关注,医药行业的总体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整体经济利好的拉动。

    目前医药外贸总体增长势头不错。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西药原料药、西成药和中成药的出口增幅分别是22.89%、38.30%和11.81%。但为缓解我国外贸顺差过大所带来的矛盾,今年6月,国家将抗生素和维生素类以外的一批原料药出口退税率下调到5%。目前受上游原材料涨价、人员工资成本增加和环保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原料药涨价。此次调低出口退税率表明了国家鼓励高附加值低能耗低污染的产品的出口,也偏向扶持大型基础药品生产企业,医药出口商品的结构性调整势在必行。
, http://www.100md.com
    药价相对稳定

    新政策值得关注

    1997年到2007年上半年,发改委共24次调整药价,其中化学药降价16次,生物制品降价3次,中成药降价5次,合计降价金额共547亿元。

    继2007年上半年3次降价之后,药品行政性降价时代将告一段落,今后发改委将每两年调整一次政府定价范围内的药品价格, 并进一步扩充医保目录。

    发改委拟成立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加强药品成本和国内外市场价格的监测,不断改进政府定价办法,期望改变药品单靠改变剂型、包装“变脸”即可抬高药价等不合理现象。4月,发改委首次根据药品分类转换调整定价目录;5月,发改委决定对所有列入定价目录的药品,开展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调查。今后国家拟逐步对处方药施行政府定价。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6%,其中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2.2%,西药价格下降0.9%,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10.0%,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3%。在物价涨声一片中,占药品市场主导的西药价格总体还是呈下降的趋势。伴随医改的不断深入,医改9套方案的根本目的都是降低公众的医疗保健开支,药价下降是大势所趋。
, http://www.100md.com
    直接的调价暂告一段落,企业可以获得暂时的喘息机会,但在平静数月之后,下半年是否有新的药价政策出台,还是值得关注的。

    此外,备受业界诟病的招标不会在短期内取消,有消息称卫生部对药品招标的最新构想仅限于未纳入政府定价范围的产品,对于发改委已经正式定价的产品不再进行招标。另外,对仿制药首仿和续仿药品进行递减定价的政策也在拟定之中。

    两个终端平稳

    第三终端异军突起

    医药终端市场需求依然活跃。从一季度主要城市典型医院的用药金额增长情况来看,北京同比增长了24.56%,上海同比增长32.45%。5月1日起实施的《处方管理办法》对今年医院的处方结构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一品两规”的实施使主流企业尤其是合资外资企业的品牌药品在大中城市的医院终端获得更多的机会,其在医院市场的比重也会有所上升。与此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将重心转移到零售市场。
, 百拇医药
    据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统计,上半年,零售主要大类品种的销售增长都在9%~11%之间。目前药品零售市场还处于调整期,在药品零售连锁领域,行业还十分分散。随着分类管理的全面实施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零售业者在关注扩张速度的同时已经开始考虑着眼于发展的质量,药店的多元化发展是一个趋势。

    近年来国家着力建设社区医疗卫生体系。今年2月,SFDA发布了首批10家定点生产“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的企业名单。6月,SFDA、发改委、卫生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用药定点生产、使用和价格管理通知》。社区和农村用药市场广大,获得定点生产权就意味着得到了新市场,这对生产企业是一种利好。社区就诊制度的转变,将一定程度上分流医院的门诊量,高端产品进医院、低端产品进社区下农村是一种趋势。第三终端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零售市场的空间,也催生出一些新的商业配送模式。

    相关报道:

    上半年效益明显回升

    2007年上半年,医药工业累计完成工业生产总值2913.2亿元,同比增长21.31%,增幅提高1.29个百分点;销售收入达2677.82亿元,同比增长21.75%,增幅提高1.54个百分点;利润总额达到231.14亿元,同比增长34.06%,增幅提高25.26个百分点。(详见蓝3版), 百拇医药(SF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 林建宁 董菊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