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90934
医药限价使医术倒退30年?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5日 《现代护理报》 2007.08.15
     关于实施不久的新的《医疗服务价格》,笔者听医生们说得最多的就是“省钱”、“不亏本”,短短两个月,从昔日的多做检查、多用新设备之风,已经逐渐演变为节约

    每个治疗环节中的费用。于是,广州一些大小医院的医疗过程中,便出现了一系列让人哭笑不得的尴尬事,其中还潜藏着不少可能危及病人健康的隐忧。医药限价的尴尬

    尴尬1———血液净化需高流量只敢用普通流量

    “在ICU的危重病人不少都可能出现肾衰竭等脏器衰竭现象,而危重病特殊患者就需要做血液净化。”一位年轻的女医生开始给笔者算第一笔账:“按道理如果患者情况严重需要做高流量血液净化透析,但这次限价后,规定只能收取每小时1升以下的治疗费,其他的一概不能收,那好,患者需要每小时3升的高流量透析,做还是不做?”这让她感到很为难。

    她跟笔者“实话实说”:“其实高流量的透析对重症患者有用得多,但医院不想自己贴钱又不能违规收费,只能做普通每小时1升流量的透析。”
, 百拇医药
    尴尬2———放弃先进缝合刀具,医生上阵手工缝

    一位男医生告诉笔者,本来现在胃肠外科临床已经广泛采用了一种新开发的、非常好用的吻合器。“很先进,使用的时候可以自动缝合患者伤口。”新限价办法的出台直接导致该吻合器的“下岗”,“现在外科医生们都选择手工缝伤口,如果医生技术熟练可以缝得很漂亮,要是撞上手艺生疏的医生,伤口可能就不会太好看。”

    尴尬3———敷伤口放弃防感染纱布选择简单纱布

    小王是广州市某三甲大医院ICU的医护人员,她每天要为不同类型的重症患者敷药。“限价前限价后差别可大了,现在我们都用最简单的纱布、棉签、消毒液给患者敷伤口。”她笑着说,感觉一下子回到二三十年前。“不少都是严重外伤患者,伤口处理十分重要。”小王说,现在有的敷料已经非常先进,“材料很好,不但可以吸收渗液、预防疤痕,还能防止感染,伤口会愈合得很好”。她说,对于褥疮、伤口溃烂的患者而言,是非常好的选择。“但限价后我们就一律改为用普通敷料了,就是最普通简单的纱布。”
, 百拇医药
    尴尬4———缝伤口不用不留痕的线用便宜丝线

    郭女士选择广州某医院生孩子,就是听说那里有进口的手术线,据说是可吸收的生物相溶性很好的线,剖腹产后伤口不太看得出疤痕。然而医生护士告诉她现在只能用普通丝线。“为什么?”“因为进口手术线没有纳入新的服务价格里,所以只能用收费标准里有的线。”“那我自己花钱买好线行不行?”“不行,那也属于违规操作,而且医护人员会涉嫌唆使患者购买未经允许收费的材料。”最后郭女士不得不选择使用普通丝线。

    “有的试剂因为制定的收费标准比其成本还低,医院就放弃该试剂,除非突然大幅降价。”一位医护人员无奈地告诉笔者。

    尴尬5———ICU隔离服不收费医院贴钱防感染

    在ICU工作的医护人员都深知特殊感染患者必须隔离起来,以免他和其他患者之间交叉感染。一位ICU的医生告诉笔者,新限价办法出台后,用于ICU的隔离衣、帽、手套等用品统统不准收费。
, 百拇医药
    “病人一旦被隔离,费用就已经发生了,又不能收钱,只能医院自己掏腰包。”她说这样就产生了隐忧:完全靠ICU科的医生出于职业道德“贴钱”隔离患者,会不会容易导致有医院出于经济利益考虑而不隔离患者?

    困惑:患者要省钱就只能用低价“原始武器”?

    “很多高端医疗器械、药品通通不纳入收费标准或是只许收取比成本还低的费用,导致医院根本不敢跟患者提,比赛着用最便宜其实是阻碍医疗水平向前发展的。”有医生这样认为。

    “不是特殊项目可以报批申请收费吗?”笔者问道。一位女医生回答:“除非是新规定中标明的特殊项目。”她解释,如新规定中标明,呼吸机收费中吸痰管是作为“除外”的特殊项目,也就意味着医院可以申请吸痰管的收费价格,可以当特殊项目收取费用。“但像很多患者上呼吸机时希望能使用一次性管道、避免和他人共用,却无法满足,因为一次性管道是新规定里没提到的。”
, 百拇医药
    患者意向:大部分患者选“省钱”弃“优质”

    跟医生们的想法不同的是,笔者从医院调查得知,大部分患者对限价导致“很多好东西用不上”感触并不深,反而纷纷由衷表示现行价格“实惠”得多、让人心里踏实。

    有患者直接这样表示:自己是外行,用的材料和设备好不好根本看不出来,也不知道疗效的差别有多大,但病基本看好了、药费治疗费都降了却是看得见的事实,所以是“好事”。

    有市民笑着说,除了能不能看好病之外,费用是压在身上最大的问题,所以如果能自主选择,首选是省钱,其次才是能否“好得快一点”或“伤口愈合得漂亮一点”。

    “为什么医院优质服务就不能降到一个实惠的价格?两者真的无法兼得?”有市民甚至直接质疑目前医院声称的“限价困境”。

    同时笔者了解得知,叫苦的患者往往都是“有钱”的主。据医生们反映,不少从全国各地赶来广州大医院治病的患者,都是看中最新的设备和高价药品。“他们认为住宾馆都有星级之分,看病为什么要统一消费?”
, 百拇医药
    医院反应

    患者多新设备多的医院最激烈

    笔者还发现,统一的限价标准在不同医院却反应不一。接受笔者采访的广州某医院门诊科主任平和地告诉笔者:“虽然我们也面临这些苦恼,但矛盾在我们医院并不激烈。”她表示,由于新规定囊括了大部分基础病种里的基础药物,而该院采用的跟“名单”上的基本“吻合”,“冲突”不剧烈。

    有业内人士表示,新限价办法对患者集中、新设备多的医院冲击最大。“大医院病人最多、新设备也买了很多,经济受损严重,对于严格限制药品、器材种类和价格的新规定,相当敏感。”

    业内建议

    “限价”应细分按需求区分等级

    据了解,现行的日前发布的《医疗服务价格》是广东省卫生厅和广东省物价局联合发布的,其《统一医疗服务价格项目》是根据《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试行2001年版)》制定的。

    “但实际上广东的医疗水平是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价格也应该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几年间医疗服务行业发生了很大变化,服务范围、仪器设备发展、病种变化等都不能和2001年的情况相比,应该更多参考本地临床情况。”有专家指出。某三甲大医院门诊科主任建议:“相关部门能否在下一阶段参照新情况作出必要修改和部分调整?”

    而有的医护人员则认为限价应进一步细分,根据患者不同层次需求区分等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