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说长道短
编号:11476123
咨询中科院和卫生部如何看科学发展观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7日
     从2006年以来,社会上出现了一股来势凶猛地打倒中医的逆流,据说有上万人响应,如果不是卫生部表态批评,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不是没有可能。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事件,源头来自从民国以来日渐增长、愈演愈烈的“西学东渐”,而且对中医科学性持怀疑态度的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已经有较为普遍的群众基础,这是“西化派”对中医大搞西化的后果。不信去看看中医学院的教材是怎样胡说八道的,已经不是黄帝们传下来的中医学,是西化派制造的伪中医,学生不相信中医、不愿意学习中医那是西化派所希望的。至今,西化派的研究结果就是中医不科学,如果你们研究的结果是中医科学,为什么不理直气壮地告诉国人与外国人呢,你亮出了中医的科学性,反对中医的声音自然会销声匿迹。所以,这已经不是东西方两种文化与科学交流碰撞的纯学术性问题,已经是如何用科学发展观去看待中医学的大是大非问题。

    发源于西方的现代科学,以其先进科学性征服了东方的炎黄子孙,已经融入了中华,成为中华文化与科学的组成部分,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新时期,我们还要敞开国门、畅通渠道、虚心学习、大力引进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这样的“西学东渐”与“西化”非常好!
, http://www.100md.com
    与中华民族同龄的黄帝医学,因为是今天科学界尚没有的人们还不认识的人体社会科学,因为它是遵循“宏微规律”,去研究人体的社会问题,在人体系统科学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一切都是西方科学所没有的,对今天的中国科学界来说,是闻所未闻甚至有些荒唐。对此,笔者从1987年以来在系列论文中已经进行了论述。这件事对于卫生部和中科院当然是及时雨那样的好消息,这是你们主管范围内的大事,身为中国的政府机构和中国人却对此装聋作哑,极力掩盖,唯恐黄帝医学的科学性被国家知道,被世人知道,你们对党和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态度?

    与学习和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有着本质上不同的对中医的“西化”,借中西医结合名义,否定宏微规律,把黄帝医学与分子细胞分割开来,与西方人体科学对立起来,推倒其基础理论,搞出一个伪中医,和伪中医去搞结合,在失败以后,就大搞中西医的两法并用,冒充中西医结合,并且闭口不提创造新医学。“中医落后”是他的理论基础,割裂系统的局部分析是他的研究方法,借用西方的微观科学来打倒东方的系统科学是他的目标,请问,这个中西医两法并用派还是科学吗,世界上有这样的科学吗?卫生部与中科院能允许这样的伪科学在你们身体内继续做怪吗?
, 百拇医药
    在新时期,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为了适应新时期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做出的英明决策,它将是一盏指路明灯,指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快速健康地发展。

    对于在黄帝医学问题上所出现的它是什么科学、是否科学、科学性在那里,如何进行中医的现代化,社会上为什么会出现打倒中医的思潮?为什么中国党政在上世纪提出的创造新医学问题,今天不提了?创造新医学与中医现代化有什么关系?国家投资大量人力财力所进行的中西医结合,是成功还是失败,是“结合”还是“并用”?是避而不谈还是科学论证,这是鉴别是否真正贯彻执行科学发展观的试金石。

    卫生部是做了一些回答。一是副部长王国强2007年 6月14 日讲话:“我希望关于中医科学不科学的争论应该收场了。真正有发言权的是看中医吃中药有疗效的人,是得到了中医药医疗服务的老百姓”。中医药有疗效说明它有合理性或科学性,有发言权的老百姓在古代就说中医好,这个事实从古代就有了,但这不等于中医科学性问题已经解决了,不需要从理论上去阐述或论证了,“双百”方针不要了。大禹治水是疏而不是堵,中医科学性是愈争则愈明。中国党政早就说过:“中医研究是一项学术性工作,因此,必须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虽然避免不了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出来捣乱,但对于中医现代化有益的争论必然是主流。身正不怕影子斜,只怕是有什么亏心事,才出来捂盖子的吧。面对从上世纪50年代就提出至今未解决的中医现代化也就是中医科学性的世纪大课题,一句草率的“应该收场了”就回答了?!如果出自一个老百姓之口,没有什么奇怪,但出自代表国家的卫生部副部长之口,正如他自己所说“很不严肃、很不科学、很不道德”。二是请出了中科院院士吴咸中在央视大讲中西医结合事业。吴院士出身50年代的“西学中”,对中国党政为什么要搞中西医结合、怎样结合、什么是创造新医学、两法并用的“高明的医生”与中西医理论上结合的“高明的理论家”有什么不同、自己是“并用”还是“结合”等问题当然是心知肚明。揣着明白装糊涂,把自己搞的“中西医两法并用”说成“中西医结合事业”,对创造新医学闭口不提,对中医学被严重西化而优势全无闭口不提,对中医科学性未解决闭口不提,对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即两法并用已经失败闭口不提。你是中国党政培养出来,让你搞中西医结合,而不是让你搞两法并用,不管两法并用“用”得怎样出色,疗效多么好,没有发生两种医学的质变,也没有创造出新医学。国家给了你不菲的待遇,你不搞“结合”搞“并用”,已经对不起“师父和老子”,现在你又借央视,混淆结合与并用的不同,掩盖中西医没有结合的事实真相,否定创造新医学的国策,上欺国家,下欺百姓,你的行为已经成了“徒弟打师父、儿子打老子”,已经叛逆了培养你、期望你的中国党政,为人所不齿也。更令人不齿的是幕后请他出山的人,别抬出政府某机关的大牌子吓唬人,利用什么“局长书记队长”等身份干坏事的人又不是没见过,你对抗科学发展观的行为只代表你自己,不代表政府,你盗用政府名义对国家搞阳奉阴违,搞西化派的“利益集团”,那是玩火自焚!历史无情天有眼,“红黑账”一笔一笔记着呢。既然你主管中医,只请你回答一句话,什么是中西医结合,什么是中西医两法并用?如果回答不出,自己掂量吧。
, 百拇医药
    因为中医科学性的争论是一件大事情,并不像王国强副部长轻描淡写地那句话“应该收场了”,所以,另一位中科院院士何祚麻也出马了。借口某名演员曾看过中医,得出了这个演员“被中医害死”的结论。我们知道,乳腺癌病程十多年,早期看过几次中医,就算这个中医没有告诉她应该去正规医院去确诊有责任,那其他时间里有无西医看过?再说,中医学与中医生是两个概念,某个中医生看死人,不能说是中医看死人,如同西医生看死人不能说是西医学看死人。作为中科院院士、打假卫士,不能不知这个常识,张口胡说,别有用心。

    因为不是王国强副部长所说的小事情,也是中科院院士的钱学森1988年就指出了中西医结合有两种思想方法和道路,一种是“用西医来化中医”,一种是“用中医来化西医”,前者指现在所谓的中西医结合学派也即并用派,后者就是笔者提出的“黄帝医学派”。中国党政早就指出中西医结合事业要“中医和西医既然是两条腿,就必须使两条腿都健康”。并指出中西医结合事业是一个学术市场,要执行“双百方针”。事实上,现在的中西医结合事业没有公平竞争与争论的“学术市场”,没有中医的发言权,是“西化派”即并用派的“一言堂”和“一条腿”。那些以中医命名的刊物,没有黄帝医学派“用中医来化西医”的发言权。很明显,这个两法并用派已经不是一个学术派别,已经沦为一个利益集团,利用集团势力欺上瞒下,对党和国家搞阳奉阴违,成为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绊脚石!
, 百拇医药
    是否真的贯彻执行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不是看表面文章,不是花丽词藻“套话”的堆砌,不是唱高调,是要联系客观存在的事实与问题,并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去解决“不科学与不和谐”问题,尤其是解决“两法并用派”的伪科学问题和和伪中医问题,解决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学术市场”一边倒的问题。身为中国的卫生部和中科院,如果说事不关己、置身事外,那已经是不可能了,你们已经是当事人了,想用“应该收场了”做挡箭牌是不可能了。如果你们要“收场”,你们没有理由不回答“中医是什么科学”这个问题,这是你们的本分工作。不是有一句“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名言吗,你们回答不出中医是什么科学这个问题,请去卖红薯吧,也就没必要为怎样唱好“科学发展观”的高调费心了。

    在新时期党和国家一系列英明政策的哺育下,“用中医来化西医”,创造新医学,实现中医现代化的黄帝医学派诞生了。创始人是钱学森,笔者从1997年以来,对钱氏之说进行了论证,攻克了创造新医学世纪巨大课题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人体社会科学创新理论和“优势互补,强强结合”创新理念,为此撰写了系列论文,在有关国内外刊物和互联网博客上发表,并向国家级中医刊物投稿,也报送了卫生部(当然是石沉大海)。国家耗巨资搞中西医结合创造新医学事业,笔者自费创造新医学,难道国家不需要?难道卫生部要拒之门外?创造新医学与中西医结合是同一件事情,为创造新医学才搞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是为了创造新医学,因为两者之结合,必然发生质的变化或飞跃,诞生一个新医学。现在你们不创造新医学了,中西医结合自然就不存在了,是你们否定了中西医结合和创造新医学。既然已经否定,事实上你们只搞并用不搞结合,是想搞也没法,那你们为什么还打着中西医结合的牌子,你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打这个牌子?你们不搞结合和创造新医学,也不让别人搞,你们那里还是党和国家的机构,明明就是西化派的“利益集团”,是钻进政府内的蛀虫。尽管黄帝医学派目前是弱势群体,但他是一个学派,起码与两法并用派是平等的,应该有发言权,尤其是在以中医命名的刊物上有发言权,你们霸占了那么多的刊物,就不给黄帝医学派留一点角角吗。中西医结合事业不是哪一家的私有财产,不是哪一家的专利,请卫生部一碗水端平,卫生部是国家的,不是西化派的。, 百拇医药(范维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