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医药杂志》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429411
《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性
http://www.100md.com 《中华医药杂志》 2007年第1期
体内药物分析;重要性,,体内药物分析;重要性,1为什么要进行体内药物分析?,2体内药物分析的作用及特点,3重视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学习,4体内药物分析样品种类、采集与制备的主要知识点,5体内药物分析中常用测试方法简介,【参考文献】
     【摘要】 本文从必备的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讲授开设 《体内药物分析》的重要性,讨论了本专业《体内药物分析》的教学内容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总结。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重要性

    体内药物分析是由药物分析派生出来的一门研究生物机体中药物及其代谢物和内源性物质的质与量的变化规律的新兴学科[1,2]。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生物医药学及临床药学的兴起,特别是药物动力学的深入研究,使“给药方案个体化”、“治疗药物监测”的工作越来越重要,体内药物分析学科亦应运而生,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药学前沿最活跃的领域之一。这学期我院也开设了《体内药物分析》选修课,现就此谈一点看法与体会[3]。

     1 为什么要进行体内药物分析?

    1.1 可以选择最佳的给药剂量与给药方案,做到合理用药 以往临床上对同种疾病患者,给予同样剂量的药物,可是治疗效果却差别很大。例如对癫痫发作患者施以同样剂量苯妥英钠治疗,过去认为每日300mg可以控制症状,而实际却不然。有人观察了200例,结果能控制发作者占28.5%,测得血药浓度为10~20mg/L;无治疗效果者占60%,测得血药浓度20mg/L。这就说明不能简单地依据表观剂量来推算机体的效应。要保证药物安全、有效,必须对患者体液、尤其是血液中药物含量进行测定。根据药物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表明:机体对药物 的反应与作用部位药物浓度有关。所以根据个体病人的体液药物浓度监测后,制订给药方案是合理的。对治疗指数小的药物,如地高辛、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治疗血药浓度范围狭小,与中毒浓度又相当接近,对肝肾功能不全病人的用药更有必要。因此,近年来国外已开展“给药方案个体化”、“治疗药物监测”工作。

    1.2 有利于阐明药物作用机制 某种药物或其制剂在体内行为即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等过程,过去医师与药师主要靠自己的临床经验估计,而现代药学研究,通过测定药物的各种动力学参数,如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生物半衰期(biologic half-life),清除率(clearance)、生物利用度(bioavailability)等来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新药设计也要了解该药物在体内转运过程、作用原理和药物动力学的有关参数。故研究药物动力学的最基本手段之一,就是进行体内药物分析。

    1.3 药物管理问题 目前,药品普遍存在严重滥用现象,而且会造成社会不良影响(如吸毒、运动员滥用药物等)。此外药物中毒也时有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01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