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423547
Cpl-1溶解素给中耳炎致命一击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13日 《医药经济报》 2007.04.13
Cpl-1溶解素给中耳炎致命一击

     将来的某一天,儿科医生会拿出一瓶含有某种病毒酶的鼻腔喷雾剂给患儿家属,说:“拿回去给孩子喷一喷,这个可以预防急性中耳炎。”

    这可不是奇思异想,其根据来源于纽约Rockefeller大学和St. Jude儿童医院的最新研究结果。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Cpl-1的病毒酶(也被称作溶解素),可以起到破坏肺炎链球菌细胞壁的作用,预防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中耳炎。该研究结果发表于3月27日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病理学》杂志(PLoS Pathog 3(3): e28)。

    小鼠模型的建立

    纽约Rockefeller大学的Vincent Fischetti博士和St. Jude儿童医院的Jonathan McCullers医生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病理学》杂志上称,他们的研究挑选了年龄在6~8周左右、种系为Balb/cJ的小鼠作为实验对象。研究人员通过克隆鼠肺炎链球菌,使其表达荧光素酶,进而跟踪观察实验鼠体内这些肺炎链球菌的存亡。
, 百拇医药
    研究人员称,小鼠罹患急性中耳炎的发病机理在某种程度上与儿童相似。实验中研究人员将肺炎链球菌植入鼠的内耳,塑造成肺炎链球菌感染并继发急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

    模型建立之初,研究人员先选取30只实验鼠,将肺炎链球菌植入其体内作为实验组,另选10只小鼠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最初7天,两组在获得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比例上无显著差异【实验组为90%(27/30),对照组100%(10/10), P =0.56】。然后,研究人员在两组小鼠的鼻腔内植入流感病毒[virus A/Puerto Rico/8/34(H1N1)]。临床观察的中位时间点为27天(17~34天)。在观察期内,感染流感病毒后的实验组小鼠有63%(19/30)并发了急性中耳炎,而PBS对照组中无一例并发感染(P=0.00053,Fisher's双侧精确检验),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由此,初步建立了急性中耳炎小鼠模型。

    Cpl-1溶解素VS急性中耳炎
, 百拇医药
    Cpl-1溶解素源自于链球菌噬菌体的水解酶,可以破坏链球菌的细胞壁,达到杀灭细菌的作用。

    依据急性中耳炎的动物模型和溶解素破坏细菌细胞壁的机理,研究人员将Cpl-1溶解素用于实验鼠身上证实其预防急性中耳炎的效应。McCullers博士解释说,他们挑选20只已植入肺炎链球菌的实验鼠,其中10只实验鼠给予Cpl-1溶解素(鼻腔内给药,连续7天),另外10只给予酶缓冲液(EM)作为对照,然后给所有的小鼠植入流感病毒。实验结果如下:

    ●获得Cpl-1溶解素治疗的10只实验鼠中有9只被观察到24小时内清除了肺炎链球菌,而对照组无一例清除病菌(P=0.00012)。

    ●10只经Cpl-1溶解素治疗的实验鼠均未患上急性中耳炎(0/10),而对照组中有80%(8/10)的实验鼠表现出了急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状(P=0.00036)。

, http://www.100md.com     ●研究中没有观察到应用Cpl-1溶解素的实验鼠中有任何包括体重下降和组织病理学等毒副反应的表现。

    从实验室到临床治疗的猜想

    在此之前,Fischetti的课题组已经对溶解素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溶解素是从病毒中分离的一类蛋白质,被噬菌体用于感染细菌。噬菌体感染细菌后自我复制,所释放的溶解素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杀灭细菌后逃逸。针对肺炎链球菌,Fischetti的课题组研究了包括Cpl-1在内的多种类型的溶解素,体外证实了Cpl-1在感染肺炎链球菌方面的有效性。和抗生素相比,溶解素的突出优点是它并非像抗生素那样会同时杀灭体内的有益细菌,溶解素都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即每种溶解素只针对一类细菌,而机体正常菌群则丝毫不受影响。

    Fischetti博士指出,通过这次研究的发现,可以考虑利用Cpl-1溶解素研制开发一种鼻腔喷雾剂,用于预防急性中耳炎。“到将来的某一天,儿科医生会拿出一瓶喷雾剂给患儿,告诉他们,只要喷一下,就能够有效预防急性中耳炎了。”同时,Fischetti博士也乐观地预计:“在流感的高发季节,这种喷雾剂可以使免疫力较差的人群在感染流感病毒后免受肺炎链球菌的侵袭,毕竟‘预防胜于治疗’。”
, 百拇医药
    “这种生物制剂对于控制流感的大规模流行非常有益,也可使因继发细菌感染所致的死亡率大大降低。”McCullers医生补充道,“如果能够有效地控制感染诱因,婴幼儿和老年人急性中耳炎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也是指日可待。”据统计,目前季节性流感后的继发感染死亡率已占总人口死亡人数的1/4。而各种高致病性的流感病毒如H5N1亚型(由此可能导致禽流感的大规模流行),更是当前临床研究的焦点。

    肺炎链球菌可定植于鼻黏膜上,一般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会“伺机”侵入中耳引起继发感染,因此,减少定植菌的繁殖是避免继发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当前抗生素的滥用已使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如能运用Cpl-1溶解素研制生物制剂,无疑将有助免疫力低的婴幼儿和老年人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后继发的急性中耳炎。

    小链接<<<

    肺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是急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几乎占所有中耳炎病原菌的一半。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中耳炎有1400万例,而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婴幼儿化脓性中耳炎复发率也非常高。在美国,有70%~83%的儿童曾患过中耳炎。目前,对肺炎球菌性中耳炎的有效疗法仍较少,耐药菌株的数量也不断上升,且婴幼儿鼻咽部带菌现象及慢性中耳炎发病率正在普遍增加。, 百拇医药(董欢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