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学论坛报》 > 2007年第13期
编号:11411425
脑卒中:2006年的记忆
http://www.100md.com 2007年4月5日 《中国医学论坛报》 2007年第13期
脑卒中:2006年的记忆
脑卒中:2006年的记忆

     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留下了不同的记忆。在脑卒中领域,这一年有哪些值得回味?

    卒中二级预防常谈常新

    卒中二级预防积极降压受肯定

    2006年,PROGRESS新亚组分析结果公布。研究随访结束时,收缩压水平与卒中发生呈线性正相关,单独分析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这种关系依然存在,并未发现以往认为的J型曲线关系,这就给卒中后积极降压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以往对卒中复发的降压治疗手段不多,JNC7推荐药物只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利尿剂。目前,其他降压药也获肯定。2005年出版的“长效钙拮抗剂(CCB)和卒中预防的中国专家共识”就已经充分肯定了CCB在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的特殊地位。2006年,美国Stroke杂志发表的荟萃分析表明,在所有降压药中,CCB能更明显地减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揭示了这类药物在卒中预防中的优势。另外,MOSES研究2~4年随访发现,在1405例脑卒中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依普罗沙坦与CCB尼群地平降压幅度相当,但ARB组总脑血管事件比CCB组减少了25%。随着这些ARB预防卒中研究的公布,ARB在卒中二级预防中的地位会逐渐提高。

    他汀类药物防治卒中曙光乍现

    他汀类药物用于脑卒中二级预防的循证医学证据一直不充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