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实用医技杂志》 > 2006年第23期
编号:11377089
支原体耐药性变迁监测
http://www.100md.com 《实用医技杂志》 2006年第23期
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监测,,],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监测,1标本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分离的支原体耐药性变迁,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就诊的可疑非淋菌性阴道炎(NGU)患者进行支原体的培养及药敏检测,并随机抽取2004年369例,2005年和2006年各500例进行耐药变迁分析。结果:交沙霉素(JOS)和原始霉素(PRI)3年中的耐药率均<10%,喹诺酮类药物氧氟沙星(OFL)和环丙沙星(CIP)的耐药率呈较高水平。大环内酯类药物AZI和ERY耐药率较高,尤其在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混合感染中,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的耐药率均在持续高水平状态,TET在混合感染中耐药率显著上升。结论:强力霉素(DOT)、JOS和PRI为治疗支原体的首选药物,但应定期监测支原体的耐药性变迁。

    [关键词] 解脲脲原体;人型支原体;耐药性;监测

    解脲脲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是导致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最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其感染率上升很快,病原体耐药亦逐年增加。为了了解我院临床分离的支原体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迁,我们对本院2004年至2006年5月分离的支原体进行药敏试验,并随机抽取一部分进行耐药性变迁的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标本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04年至2006年5月来院门诊妇科患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