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西南军医》 > 2006年第6期
编号:11326926
浅析高技术战争对军人心理影响与应对策略
http://www.100md.com 《西南军医》 2006年第6期
     关键词 高技术战争;军人心理;影响;对策

    实践证明,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人的心理稳定程度,取决于军人承受不断加大的心理负荷。因此,研究在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对军人作战心理的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克服,对增强军人个体和集体心理素质,夺取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技术战争对军人心理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核生化武器、军用卫星、航天飞机、激光武器、智能武器、隐形兵器,以及高精度、大威力、远程投射系统武器等大量充斥战场,既可造成对物质的损毁,也对作战人员构成心理威慑。尤其是全方位、全天候的空袭,以及双方对峙、待机、连续作战等更易造成官兵体力下降、精神压力过大、睡眠缺乏、疲劳过度、脾所暴躁、担心恐惧等,从而导致军人对敌作战能力和取胜信心的降低。

    11 自我保全意识增强

    军人自我保全意识的增强源于战争危险环境的刺激,是军人在作战行动中生命受到威胁时产生的一种“趋安避险”的正常心理现象。在险象环生的战场上,当军人的生命受到直接威胁的时候,这一心理反应就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作战中适度的自我保全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可以使军人在危险时刻采取各种措施避免使自己受到伤害,主动应战,积极歼敌。但是在高技术战争的威胁下,自我保全意识极可能变态、恶性膨胀,从而出现贪生怕死,临阵脱逃等行为。

    12 战场紧张心理负担加量

    高度紧张感是战场气氛在军人心理上的客观反映。紧张对军人的作战活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高度紧张既能使军人做出平时不能做出的勇敢机智行为,又能使军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和稳定。但紧张对军人的作战也会产生消极影响:一是长时间的紧张状态,会使军人内脏器官的功能受到阻抑,导致诸多疾病;二是过度紧张会导致军人的注意力失调、思维功能紊乱,甚至失去自控力,部分或完全丧失战斗力。高技术战争的战场环境更加残酷,军人随时都会经受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还要承受长时间的心理折磨和沉重的心理负荷,战场紧张心理负担明显加重。如果没有高技术战争所要求的正常的战场紧张心理素质,官兵的战斗力将会大大降低,甚至导致部队的崩溃与分解。

    13 心理异常反应症发病率升高

    战斗心理异常反应的发生是军人心理失调的表现,直接抑制军人作战能力的发挥。高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武器杀伤力日益增大,军人在高技术战争中的异常反应会更加突出:一是惊慌失措,不善应变,缺乏自制;二是战斗技能下降,失去胜利信心,牢骚满腹,厌战、焦虑等,甚至出现痴呆症状。有专家预测,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作战,将会有10%~25%的人会出现心理异常反应性疾病。

    14 心理战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高技术条件下的心理战,往往从宣传、武力、谋略等方面同时实施,使心理战的打击力度显著增强。一是高技术条件下的战争技术高超,军人受到的心理攻击是全方位的、全天候的。军人的神经始终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中,没有调整、松弛的时间,容易出现注意力失调,视听功能紊乱等现象。二是各种心理战的形式和手段的综合使用,增大了心理打击的力度,从而加剧了心理疾病的生成与蔓延。如:大规模空袭所引起的感知觉、记忆发生错误等精神病症状;通过心理欺骗的方式迷惑心战对象的心理,使敌方的军人涣散,战斗意志动摇;炫耀己方各种杀伤力巨大的武器,破坏敌方正常的心理,使之产生强烈的恐惧感,丧失正常的理智与自控能力,以致削弱或失去抵抗意志和战斗能力。

     2 应对策略

    21 融洽部队上下级、同级之间的关系,提高部队凝聚力

    凝聚力是军人群体内部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在相互吸引的基础上产生的愿意分担本群体作战任务的心理合力,主要包括内驱力、亲合力、号召力和约束力4个方面。内驱力的强弱直接体现凝聚力的强弱。一个军人群体通过在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广泛地传递信息、交换意见和表达感情,实现对完成任务的共同认识和评价,从而使每个成员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担负的角色和责任,进而形成一种内驱力。群体成员之间的关系密切,心理相当,则会形成一种相互亲近的合力。亲合力越强,群体成员心理特性的协调结合、心理默契和彼此之间的理解就越好。军人在作战环境下,特别需要理解和信任、温暖和友谊。情感上的需要只有在具有较强亲合力的集体中才能得到满足,从而产生高昂的战斗士气。号召力是群体成员信任、爱戴和服从领导者领导的一种心理合力。一个有较强号召力的军人群体,能使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意见交流渠道畅通,减少不满和愤怒,杜绝抗拒和敌视情绪,消除误会或隔阂,增进理解和信任,从而使内部协调一致,为完成集体任务而齐心协办。约束力是军人群体中的每个个体受到的群体规范约束的心理合力。一个军人群体成员的法纪观念和集体意识强,则约束力就强,这个群体的凝聚力也就越强。高技术战争条件下,继承和发扬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激励广大官兵保持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使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患难与共、生死相依,始终保持高度统一的革命意志,对于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增强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培养战斗士气,提高心理防御能力

    战斗士气并不是战时所固有的,需要靠平时培养和战时不断激励。政治心理素质是心理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要靠经常的、必要的政治教育、理论灌输,以提高军人的理论水平,激发军人的受国主义情感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使军人能够抛弃个人利益,不怕流血牺牲,即便在战场非常艰苦、危险、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也能够做到心理稳定,保持心理常态,增强心理免疫力和心理防御能力。

    23 加强高技术学习力度,提高打赢高技术战争的能力

    军事心理学研究认为,军人对武器性能、作战形式和防护方法了解得越具体,其心理、生理防卫机制就越强。军人在战场上出现恐惧、惊慌等作战心理表现是对战场环境、空间、作战样式和作战对象的无知和不自由而造成的心理状态。要使军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潜能,运用手中武器消灭敌人,完成战斗任务,必须掌握高技术知识,以打赢为目标,培养具备高技术本领的新型人才。除对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学习和外军情况的了解外,特别是对高技术武器的防护性、操作性和作战运作进行研究,可以减轻军人心理压力,并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找出高技术武器的弱点,用高超的智能、精湛的技术,参战应对。要立足我军现有装备,研究高技术武器的新战法,尤其要重视研究我军以劣胜优的优良传统,充分的发挥我军作战优势,立足打赢高技术战争,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军战役、战术理论和战法研究,不断改进和加强军事训练,把智能开发作为训练的主要任务。

    24 加强军人心理素质训练,提高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时的心理适应力和耐受力

    随着战争的发展,军人心理素质越来越显得重要,军人心理训练应依据心理训练原则,有目的、有计划地结合战术训练、体育训练等进行。通过模拟震耳欲聋的战机轰鸣、导弹爆炸等真实战场环境,以及雷电、狂风暴雨等恶劣的自然环境,设置战场中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造成近似实战的战术背景,使部队官兵切身体验高技术作战环境中各种复杂危险的情况,训练官兵在这样的战术背景下克服心理障碍,顺利进行战斗行动的能力,让官兵处于适度的紧张状态,体验战场的心理刺激,强化其心理随和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学会运用自我调控,有效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在高山、海岛、沙漠、高温、严寒等自然环境中,在粮弹缺乏、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对军人进行野战生存等训练,让其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连续行动,接受不同的刺激,并加大训练程度,使军人承受较大的体力和心理负荷,以达到锻炼和提高军人心理耐力,增强军兵适应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心理素质。此外,心理素质训练还应结合体育训练进行。在体育训练中,许多体育项目本身就具有紧张性、危险性,如跨越障碍、越野、实弹投掷等。这些项目既能锻炼军人的意志品质,又能提高军人的注意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通过各种模拟手段,设置近似实战的训练环境,使官兵亲身体验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影响战斗行动的各种因素和心理变化,学会克服各种困难,掌握自我认识、自我调控方法,培养军人勇敢沉着、临危不惧、顽强必胜的心理品质。

    作者单位:①解放军77200部队卫生处(云南 昆明 650032);

    ②解放军77215部队卫训处(云南 昆明 650032);, 百拇医药(陈良飞 黄成锐 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