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评论 > 研究探讨
编号:11338264
2006:回眸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30日 《中国医药报》
     时至岁末,无论是刻意地驻足还是不经心地转身,都会回首望上一望。

    一年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也足以令人把玩回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让我们用一种别样的视角,去重新注视中医药界这坎坷不平的一年,在波涛暗涌之间,盘点要事,见证风云,去伪存真,再展新篇。

    ■2006热点“取消中医”引发大论战

    关键词:张功耀

    网友卫生部6月,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在博客上发表《告别中医中药比破除迷信更容易》,拉开了他批判中医中药的序幕。不久,他又发表了《从中医药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一文,引起了网友强烈的反响,评论达百条。其中表示反对意见的占大多数。
, 百拇医药
    10月,张功耀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起了“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的签名活动。短短几天,据称签名人数已经过万。但后经证实,不过138人而已。

    同月,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中药的言论和做法,指出“取消中医”签名活动不过是一场闹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言人也指出,“取消中医是对科学的肆意否定。”“取消中医行动是对历史的无知”、“一幕数典忘祖的闹剧”、“取消中医就是取消中国传统文化”、“取消中医无异自毁国粹”……网络和媒体的评论之声也是此起彼伏、见仁见智。

    点评:一次100多人的网上“取消中医”的签名活动,最终演变成一场中医药废存之争的大讨论。尽管我国有关部门及时发表声明,明确反对这样的谬论。

    但直至现在,有关“取消中医”的争论仍未彻底平息,反有愈演愈烈之态势。随着争论的深入,着力点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医学范畴,而演变成了一个如何科学而理性地面对传统文化的大命题。
, 百拇医药
    好在真理是越辩越明,各方话语中逐渐传递出这样的信息:现代医学依然需要传统医学的滋养和补充;现代医学的治疗理念已经从治疗疾病转而关注人类健康;现代医学服务的对象已经从疾病转向整个人群;疾病的预防将成为现代医学今后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而能够在预防疾病方面起到一定作用的中医中药无疑极具潜质;现代医学的治疗标准也在不断修正和完善着,对于一些复杂性疾病来说,以往的指标和数据已经不再是评判的金标准,带病生存期的延长、并发症的减少、生活质量的提高将同样重要等等。可以看出,站在维护人类健康这个大背景下,多种医学模式都有存在的必要。现在,不是要取消中医,而是要基于对前辈探索者的尊重和对科学规律的严谨态度,花大力气去研究中医,让中医药的发展沿着科学的轨道运行。作为中医药工作者,对于这种言论也不要感到委屈和不屑,而要将之当作是一种鞭策,一个动力,时刻提醒自己,在中医药现代化的道路上,的确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等待着致力于中医药发展的人们去改善和创新。

    ■2006亮点 中医药国际化之路渐宽
, 百拇医药
    关键词:以我为主 全球协手

    4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在美国马里兰州签订了双方共同发展中医药学及其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合作协议。

    7月,科技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个《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规划纲要(2006~2020)》,对未来15年我国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并正式启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科技部计划在2006年内启动首批50个以治疗重大疾病药物研发为重点的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项目。与以往中国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ITER计划等国际科技合作计划相比,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是首次由中国政府倡议制定的国际大科学工程研究计划。

    该计划的实施,将立足于发挥中医药的原创优势,以我为主引导国际传统医药标准规范的制定,增强我国中医药在全球传统医药中的主导地位。
, http://www.100md.com
    同月,中国中医科学院与坦桑尼亚莫西比利医院签署《关于继续开展运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第七阶段合作备忘录》。双方还商定在坦桑尼亚建立中坦传统医学中心,提供对艾滋病以及其他疾病的医疗服务。

    除此之外,奥地利、俄罗斯、意大利、挪威、马来西亚、匈牙利、泰国、韩国、墨西哥、埃塞俄比亚、白俄罗斯、阿曼苏丹国、印度等国家的卫生行政官员和医学人员也于今年访问了中国,并开展了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合作;匈牙利等国家还召开了与中医药有关的学术会议。

    点评:由于我国“原创”医药体系所特有的无与伦比的吸引力以及广大中医药工作者的努力,中医药国际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进展。一些国家相继立法确立了中医药的地位,并纷纷设立中医诊疗机构,中医药从业人数迅速增长;在来华的留学生中,学习中医药的学生持续几年居自然科学学科之首;越来越多的国家与我国开展中医药合作……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其发源地,中医药生存的土壤面临沙化风险。现在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报怨在我国学不到“正宗”的中医药学;在国内举行的一些国际学术交流会上,当国内的学者们大谈药理研究时,国外的学者却对传统中医药理论做出了精彩的阐释。
, 百拇医药
    诚然,中医药的国际化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但同时我们也应该巩固好自己的大本营,倡导科学的研究方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养愿意接受中医药的人群,否则中医药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我们是传统医药的大国,我们同时也要做传统医药的强国。

    ■2006焦点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

    关键词:继承发展创新

    8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编制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一五”规划》)出台。此次确定的“十一五”目标为:到2010年,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服务功能完善、中医药特色突出、与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明显增强,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 百拇医药
    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网络初步形成,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中医药科学研究继承与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现代化进程和学术进步加快,中药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实现中医药立法,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国际传播更加广泛,在人类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十一五”规划》还提出了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十个重点专项:

    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专项;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与研究专项;农村和社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专项;中医药继承及创新体系建设专项;中药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专项;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专项;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专项;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信息化建设专项。

    点评:《“十一五”规划》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中医药继承、创新、发展和谐统一的美好图景。但时不我待,任重道远,完成这幅画卷需要的是这一代人艰辛的努力,我们不能,也没有时间将这一任务交给别人。
, http://www.100md.com
    ■2006战略 中医药标准化工作全面启动

    关键词:国标标准我主人随

    3月,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国际统稿会在北京举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翻译部向大会提交了“中医基本名词术语英译标准(草案)”。内容包括6300个中文词条,3万余条具有代表性的英文词条,660个关键词及778个基本词,并附录多种学派英译方法。

    7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标准化发展规划(2006~2010年)》(以下简称《规划》),全面启动中医药标准化工作。《规划》规定,到2010年,我国将制(修)订500项中医药标准,其中包括50项国家标准,力争每年制(修)订100项标准,标准制(修)订周期控制在两年以内,标龄控制在5年以内。《规划》中称,将以我为主制订或提出3~5项中医药国际标准,参与制订或提出至少20项国际行业组织标准。
, http://www.100md.com
    10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制定《中医药国际行业组织标准制订发布工作规范》。

    12月,我国第一部《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发布,新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发布。

    同月,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宣布,今年我国共完成了11项针灸标准的制定,1项标准的修订工作。

    点评:标准是构成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标准化正逐步成为各国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成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成为国际贸易保护的重要措施,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随着传统医药巨大医疗价值和市场潜力日益显现,中医药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迅速普及,中医药标准化的国际呼声和需求日益高涨。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传统医药决议的引导下,日本、韩国及欧美等国家纷纷开展了传统医药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以期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争取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中医药标准化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中医药的发源之地,中医药标准必将,也必须要在我们的手中完成。
, 百拇医药
    ■2006话题 中药安全性问题倍受关注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经典名方再评价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执行委员周超凡研究员联合20名政协委员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重视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再评价》的提案。

    此提案一出就引起了极大反响。提案分析了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再评价的具体内容从安全性、有效性、处方组成、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功能主治和药物经济学等7个方面提出了设想。

    6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在全国范围内暂停使用鱼腥草注射液等7种注射剂的通知,并启动被停品种的安全性鉴定。此后又发布了《关于加强中药注射剂注册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要求对申报中药注射剂严格注册审查,在再评价的基础上,对疗效不确切、存在不良反应隐患的中药注射剂予以淘汰。
, 百拇医药
    8月,《东方早报》源引《独立报》报道称,英国药物安全机构发现中药复方芦荟胶囊中的汞含量超过英国标准11.7万倍。有鉴于近年来多次发现的中药不良反应事件,“英国政府对于中草药的调查已经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重视度。”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的官员还发出进一步警告,提醒民众服用中药时要注意安全。

    12月,《中国医药报》刊登《治病与致毒的距离》一文,呼吁注重中药名方牛黄解毒片及含砷制剂的安全性问题。

    点评:“安全”曾是中医药的一块金字招牌。但随着中医药国际化步伐因安全问题的频频受阻,以及国内龙胆泻肝丸致肾毒性事件、鱼腥草注射剂被停用事件、牛黄解毒片与含砷中药制剂等中药安全性事件的不断曝光,越来越多的中药经典名方上了药物警戒名单。“中药还安全吗?”的疑问之声越来越响。安全性成了中医药界一个最怕被触及,也最易受打击的软肋!如何避免类似龙胆泻肝丸事件的再次发生,既保护中药名方不再重蹈龙胆泻肝丸的覆辙,又保证人民的用药安全,成为摆在中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的命题。
, http://www.100md.com
    由于我国对中药不良反应监测起步较晚,认识不足、国家科研投入少、药品生产厂家隐匿不报等原因,我国尚未能就中药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防治措施等做出系统地整理和研究。就是那些常用的中药和大家都熟悉的有毒中药,也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结果,人们对如何安全地使用它们知之甚少,医生安全用药的知识也大多停留在前人经验和古书记载的水平上。

    人们一直用“人命关天”四个字强调药品安全性问题。这些历经百年甚至千年临床洗礼与锤炼的名方验方,确有疗效,应该保护。但保护不是护短,而是更合理地使用,发挥其最大的治疗效果,尽可能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病”

    与“致毒”之间本就一步之遥,用得好,就是治病祛邪的良药;用得不好,则成了危及健康的毒草。我们不否认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但也应该看到,在这场传统理念与现代检测的“PK”中,如果拿不出实实在在的证据,输的只有我们的国药。

    ■2006行动 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
, 百拇医药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月,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专家组确定将中医理论、养生、诊法、疗法、方剂、中药、针灸和民族医药(含藏医药和蒙医药)等八项内容列入中国传统医药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一批名录。这标志着中医药申遗正式启动。此次中医药申遗是整体申报,包括汉民族传统医药和各少数民族传统医药,也包括各种与医药相关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及实物资源等,而不仅仅是保护个人的医术、医方或者某个方法。

    点评:年初,中医药申遗在各路媒体的热炒之下着实火了一把。之所以受到热炒,一方面是由于有些专家学者不认可中医药申遗,更是由于此间出现的“韩国要将韩医改称中医申遗”的传闻。

    端午节吃吃粽子,有病了看看中医,这在中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直到有人来抢,才发现自家怀里揣着个宝。传统医药申遗委员会专家组秘书长柳长华指出,将中医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保护,体现的是以保护促发展,继承求创新的理念和思路。中医药首先是作为医学而存在,要治病救人,就要与时俱进,保持活力与开放,不断向前发展。对中医药予以合理适当的保护,将为中医药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医药申遗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 百拇医药
    通过申遗可以让国内民众充分认识中医药的发展历程,更有助于增进世界各国对中医药的了解,使中医药对文化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的贡献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

    以申遗这种方式来宣传中医药,其在对外传播速度、广度和深度方面的优势是其他方式所不能比拟的。

    ■2006看点 民族医药奇葩争艳

    关键词:抢救支持发掘

    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就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制订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中医医院建设,丰富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探索治疗疾病的新技术新方法,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

    12月,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组织的第三届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对一批民族医医院、民族医特色专科的建设给予支持;培养一批民族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专科(专病)技术骨干;加强对民族医药文献和诊疗技术、单验方的发掘整理;在蒙、藏、维等民族医药研究机构中建设若干重点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室,建立2~3个中医药、民族医药特色技术和方药筛选评价中心,并在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中充分考虑民族医药的特点并作为单独序列加以管理,增大课题立项比例……点评:感谢我国的民族医药工作者!由于他们的努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可应用的民族药;由于他们的努力,民族医药的发展问题越来越为各级领导和社会所重视,为民族医药的发展赢得了难得的发展空间。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中医药的一部分,民族医药的前行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由于自身理论不完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低;民族医药队伍不稳定,优秀人才后继乏人,民族医面临执业资格难题;对民族医药知识产权、诊疗技术保护不够;药材质量标准化建设滞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是制约民族医药今后发展的瓶颈。要抢救、发展民族医药,必须与时间赛跑。

    本报记者 崔昕 徐亚静 熊昌彪 采写,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