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2006年第35期
编号:11319542
广州管圆线虫病诊疗方案
http://www.100md.com 阴赪宏, 甘绍伯, 刘 建, 韩小茜, 冯曼玲,
阴赪宏,甘绍伯,刘建,韩小茜,冯曼玲,纪爱萍,郭增柱,王非,栗绍刚,吴赵永,通讯作者:,0,引言,1病原学,2流行病学,3病理,4临床表现,4.1症状和体征,4.2临床分期
第1页

    参见附件(613KB,3页)。

     阴赪宏, 甘绍伯, 刘建, 韩小茜, 冯曼玲, 纪爱萍, 郭增柱, 王非, 栗绍刚, 吴赵永,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北京市 100050

    通讯作者:
阴赪宏, 100050, 北京市宣武区永安路95号,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 modscn@yahoo.com.cn

    电话: 010-63139019

    收稿日期: 2006-09-28 接受日期: 2006-10-18

    0 引言

    广州管圆线虫病又称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脊髓膜炎. 主要是因进食生的或不熟的含有广州管圆线虫幼虫的螺肉而感染, 幼虫寄生在中枢神经系统而致病. 主要临床表现为脑膜炎、脊髓膜炎、脑炎或脊髓炎, 脑脊液内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

    1 病原学

    成虫虫体呈线状, 雌虫较大, 长约20-40 mm, 宽约0.3-0.6 mm, 雄虫长约15-20 mm, 宽约0.3-0.4 mm, 头端尖细, 虫体后部向腹侧弯曲, 尾端尖锐. 成虫寄生在终末宿主鼠类右心及肺动脉内. 雌虫产卵, 卵随血流进入肺部毛细血管, 数日后孵化为第一期幼虫, 由肺泡内脱出, 沿气管上升至咽部被咽下, 再经胃、肠随粪便排出体外, 在自然界可存活2 wk. 若被中间宿主(某些种类的陆生或水生螺, 蛞蝓等软体动物)吞食进体内, 经两次蜕皮变为第三期幼虫, 可长期存在于螺体内, 第三期幼虫对鼠类及人类都具有感染力. 此外, 鱼、虾、蟹、蛙、蛇等如摄食带有第三期幼虫的螺类, 幼虫即被转入其肉内长期存在, 此称转续宿主, 同样具有感染性.

    2 流行病学

    本病在亚洲太平洋中部及东南亚地区相继发现, 甚至局部造成暴发. 在我国, 主要流行于台湾, 近年来在我国南方沿海, 如福建、浙江、广东等地时有病例发生, 1997年温州曾有暴发. 随着褐云玛瑙螺、福寿螺等螺种在北方上市, 我国东北地区也有患者出现. 近年来, 北京偶有散发病例, 今年出现了小范围暴发. 其传染源为感染本虫的鼠类. 传播途径是人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广州管圆线虫第三期幼虫的螺肉而感染; 在流行区进食生的或不熟的转续宿主(鱼、虾、蟹、蛙、蛇等)的肉亦可感染. 染有本虫的中间宿主在蔬菜等植物上爬行时, 可将第三期幼虫黏附其上, 如生吃未能洗净菜类亦可受染. 人群普遍易感.

    3 病理

    含第三期幼虫的螺被人食入后, 幼虫可钻入胃肠壁的血管或淋巴管并随血流散布至全身, 但主要聚集于脑内, 再蜕皮两次, 变为第五期幼虫即童虫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61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