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 2006年第10期
编号:11306110
网络成瘾症(IAD) 20例治疗探讨
http://www.100md.com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10期
网络成瘾,治疗,,网络成瘾,治疗,网络成瘾症(IAD)20例治疗探讨,1材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参考文献
     【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成瘾已经成为社会问题越来越被关注,其影响也越来越大。本文试就其概况、治疗作一探讨。

    【关键词】 网络成瘾 治疗

     1 材料与方法

    1.1 IAD概述

    “网络成瘾(IAD)”,是指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网上冲浪、MUD、BBS聊天、下载资料或打网络游戏,而且,这种对网络的过度使用影响生活质量,降低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身体健康,导致各种行为问题、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和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等消极后果。临床上也有人称之为“病理性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

    1994年,有人提出“网络成瘾”这一概念。1997年多伦多和1998年旧金山两届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研究者们专门讨论了IAD成为正式诊断的可能性[1]。2001年,Keith J·Anderson对1300名大学生网络应用情况调查显示:经物质成瘾的DSM-IV标准和Anderson 标准模型测量后,有10%的大学生表现出对网络严重依赖[2]。

    1.1.1 IAD形成原因[3-4]

    1)网络自身的新鲜感、可操作性、虚拟性极具诱惑力。2)上网者的自身性格内向敏感、交际困难。3)成瘾者家庭的忽视。4)网络相关法规不健全:各地没有很好的贯彻执行《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网吧经营管理混乱。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网吧受利益驱使,对未成年人开放等。

    1.1.2 IAD的危害

    1)对身心健康的损害,如视力下降,肩酸腰痛,头痛和食欲不振以及不安、焦躁、失眠、情绪低落、心境不佳、思维迟钝等类似于戒断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34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