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297810
防治糖尿病要“步步为营”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13日 《家庭医生报》 2006年第46期(总第1083期 2006.11.13)
     编者按:

    目前,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据统计,全世界有糖尿病患者1.5亿,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已达4000万。世界卫生组织将糖尿病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并把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世界糖尿病日”。 因此,本期推出有关糖尿病方面知识的专版,旨在提高人们对糖尿病危害的认识,加强对糖尿病的预防,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

    糖尿病发病原因很多,但大多源于胰岛分泌功能的衰退与胰岛素作用的效率降低。医学上前者称为胰岛缺陷,后者称为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发生前,多数患者由于营养过度、饮食结构不平衡、体力活动少、肥胖等原因,使胰岛素抵抗不断加重。首先表现为不能随进食及时快速分泌胰岛素,出现餐后高血糖,这一阶段称为糖耐量减退期。这时应及时从源头上狠抓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重视减肥。有些人如不能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也可口服二甲双胍或糖苷酶抑制剂,以减轻胰岛的负担和功能。

    否则,胰岛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分泌发生障碍,形成早期糖尿病。此时宜口服适量的快速胰岛素促分泌剂,如瑞格列奈、格列美脲,避免持久刺激胰岛而加重负荷。

    空腹血糖超过10—11毫摩尔者,提示胰岛功能已明显失代偿,宜选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若仍不见效,不仅全身大小血管蒙受损害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并发症,胰岛本身也因持久高血糖而发生“葡萄糖中毒”,对高血糖的应答反应无能为力。此时应短期补充适量的胰岛素,使日趋衰竭的胰岛及早得到休整,可重新唤起对口服药物的有效反应。用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如诺和锐、优泌乐等,做短期强化治疗,强制胰岛休息一段时间,甚至可重塑患者的胰岛功能。

    若坐失良机,血糖长期居高不下,胰岛的结构损害,合成胰岛素的基因难以表达,各种危及生命的急慢性并发症随之应运而生,此时不得不用胰岛素替代治疗。

    可见,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要由专科医生做出精确的评估,步步为营,有的放矢,科学防治。, 百拇医药(吴万龄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