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 2006年第17期
编号:11275966
喹诺酮类药物的毛细管电泳分析研究进展
http://www.100md.com 《中华实用医药杂志》 2006年第17期
1喹诺酮类药物的质量分析,2喹诺酮类药物,3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药物的测定,【参考文献】
     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以1,4-二氢-4-氧-3-喹啉羧酸为基本结构的全合成抗生素,近年来发展迅速。此类药物有以下共性:抗菌谱广、最低抑菌浓度(MIC)低,尤其对G-杆菌活性高,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细菌也呈良好的抗菌作用。某些品种甚至对结核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厌氧菌亦有抗菌作用;无交叉耐药,病原菌对本类药物突变耐药的发生率低;无质粒介导的耐药性产生;且多数口服吸收良好,半衰期(t1/2)较长,在体内分布广,体液和组织药物浓度高,可达到有效抑菌或杀菌浓度[1],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大量用于治疗肠胃、泌尿道、呼吸道、骨髓、关节、皮肤、前列腺、宫颈和眼睛等被细菌感染的疾病,是目前化疗方面的重大进步。从1962年美国Sterling-Winthrop研究所发现了第1个含有4-喹酮母核的药物-萘啶酸开始,至今喹诺酮类药物已发展到第4代。见表1。表1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 由于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有关的分析方法报道日益增多,专题综述也不断出现[2~4],在分析化学领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在分析方法上,以液相色谱占多数。分光光度法包括紫外、可见、荧光光谱,广泛应用于制剂的分析。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作为一种现代的分析手段在医药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2000和2005年版药典附录中已收录毛细管电泳法。毛细管电泳是离子或荷电粒子以电场为驱动力,在毛细管中按其淌度和(或)分配系数不同进行高效、快速分离的一种电泳技术。它运用于喹诺酮类药物的分析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论文从不同角度和侧重点对喹诺酮类药物的HPCE分析进行了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原料药的定量、原药中的痕量组分测定、药剂的分析以及药物的稳定性的评价等以药品质量管理为目的的测试方法。这些方法都有良好的选择性,适当的分析灵敏度和可靠的准确度;二是研究喹诺酮类药物在毛细管中的电泳行为,探讨其淌度与电泳缓冲液pH、pKa之间的关系,并利用HPCE法测量喹诺酮类药物的pKa;三是临床药物分析即对生物样品中喹诺酮类药物及其代谢物的分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HPCE法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进展,以期促进HPCE法在喹诺酮类药物分析中的发展,更好地有利于提高、控制此类药物的质量和临床药学的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3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