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1279169
没有农民的健康 就没有农村的小康——湖南省耒阳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纪实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8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9.28
     早在2002年2月,卫生部就出台了《关于组织义诊活动实行备案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义诊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等咨询服务的非商业性社会公益活动。无论在街头或药店,义诊都不能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咨询服务,不得提供或推销药品、医疗器械、保健品或从事其他商业活动。然而现实是推销保健食品的商家最“青睐”义诊,所谓的专家使用“先进”的仪器,经过几秒钟的“诊断”,就能将健康人说出一大堆病,让人不知不觉上当受骗,花钱买下根本没用的产品。

    推销方往往将自己装扮成某知名大学、医院或研究单位的专家、教授,利用如簧巧舌忽悠消费者,再循序渐进地消除消费者的戒备心理。如此一来,消费者尤其是身体状况欠佳、辨别能力较差的老年人,已经“找不着北”,深信“专家”推荐的产品就是惟一的救命稻草,最后乖乖地掏钱买产品。

    面对保健食品推销,消费者应提高自己的防忽悠能力,不要让推销者牵着鼻子走。

, 百拇医药     第一,增强必要的医学保健常识,识破假专家的险恶用心。要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人家也不会白给人检查,他们的真正目的是推销保健食品,牟取暴利。因此,只要让“专家”一检查,总会查出这样或那样的毛病,甚至是绝症,而且准是吃他推荐的保健食品能救命。事实上,对任何一种疾病的诊断都不是凭借一台仪器就能下结论的,用一台仪器测出多种疾病更是不可能。因此,大可不必被“专家”的结论吓破胆,那不过是推销者的骗人伎俩。

    第二,不占小便宜,理智对待推销者的各种免费服务。俗话说:买的没有卖的精。免费检查是推销者抛出的第一个小便宜。在“有病”的基础上,再免费试吃他们推销的保健食品,这是第二个小便宜。然后,受邀免费参加某个经验交流会,这是第三个小便宜。当接受了一个个“免费”之后,许多人离把握不住自己就已经不远了。如果在经验交流会上,再看到“托儿”们的现场说法,想不掏钱买产品都难了。

    第三,不要掉进“温柔陷阱”。推销者岳夏耆说男睦戆盐盏梅浅5轿唬?br>一位保健食品推销员这样说:“如果您精神寂寞,来听听我们的讲座,我来为您解除忧愁。您的儿女太忙,我就是您的儿子。原价210元的产品现价85元卖给您,儿子为母亲送上一份孝心是应该的。”他们说的是人们最爱听的,他们做的是人们渴望得到的,双方感情一下拉近了很多,让精神空虚的老人觉得非常舒服,不自觉就掏了钱。所以,人们不要为这种“甜蜜陷阱”所蛊惑,而要看到甜蜜背后的勾当。不妨反向思考一下,没有血缘关系,再不图什么好处,他能管这个叫“爹”管那个叫“娘”吗?
, 百拇医药
    文/耿银平 新洲

    近年来,湖南省耒阳市在以农村药品监督网络和供应网络(以下简称“两网”)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中,按照“健康安全第一”的方针,建立了健全的市、乡(镇)、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和农村药品供应网络,乡(镇)医院、药店、村卫生室药品配送率达到100%,80%的乡镇医院药房和60%的村卫生室药房达到规范要求,实现了农民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方便,引来省内外60多家同行参观学习。目前,耒阳市农村药品同城区基本同质同价。耒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蒋绍初告诉记者,耒阳市“两网”建设如同一副“杠杆”,供应网和监督网是杠杆的动力臂,政府对“两网”的大力支持是杠杆的支点。通过近两年的努力,这副“杠杆”支撑起耒阳市百万农民的健康安全。

    ■寻找支点——政府支持推动“两网”建设

    “没有农民的健康,就没有农村的小康”。耒阳市人口总数130万,其中农村人口有90万,农村药品年需求总量为一亿元左右。为了确保农民的用药安全,耒阳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农村药品“两网”建设。2004年,该市就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办、药监、卫生、财政、监察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两网”建设领导小组。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追加1万元专款作为办公经费;今年,又拨出5万元专项经费用于“两网”建设。与此同时,各乡镇也配套以人力、财力、物力,加大对“两网”建设支持力度。耒阳市政府每年都把“两网”建设工作列为议事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出台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今年,耒阳市领导定期深入乡镇医院、药店、村卫生室进行督查,解决实际困难,推动网建工作顺利开展;市政府对“两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并先后下发了《耒阳市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实施方案》及《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目标考核标准》,定责任,定任务,定奖罚,提高“两网”建设水平和运行质量。
, 百拇医药
    ■加长动力臂——供应网延伸方便农民购药

    按照杠杆原理,动力臂越长,就越省力。延伸药品供应网络,能为农民购药带来方便和实惠。长期以来,耒阳市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民缺医少药的问题较为突出。为了让农民吃上放心药,耒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鼓励药品经营人员在乡(镇)村开办零售药店,推动城乡药品同质同价。两年来,耒阳市零售药店数量由原来的19家增加到现在的112家,全市34个乡(镇)办事处实现了乡乡有药店、村村有药柜的目标。

    药店开到了家门口,让农民购药既节约了时间,还减少了花费。太平乡凤羊村三组农民贺云尊告诉记者:“过去我买一块钱的感冒通也要赶到城里,来回走80多里路。现在药店办到家门口,只花三角钱就能买到同样的药。买药方便,药价又便宜,政府真为我们老百姓办了件好事、实事。”

    耒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还按照GSP标准,对全市药品经营和使用单位进行帮扶。该局依据“先易后难、先试点后铺开”的原则,确定耒阳市人民医院、耒阳市中医院、新市镇卫生院和新市大药房为规范农村药品管理的试点单位,帮助这些单位成立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药品管理制度,建立药品管理台账,指导其添置药品保管养护设施,对药品实施分类管理。通过推广试点经验,全市534家村卫生室设置了药柜,按注射、外用、一次性使用医疗机械、中成药和一般用药等5个类别实施分类管理。
, 百拇医药
    为了从源头保证药品供应质量,依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耒阳市确定时代阳光耒阳配送站、耒阳市明珠医药实业有限公司、泰康医药批发有限公司3家单位作为药品配送企业。配送企业的配送网络覆盖全市农村所有医疗机构,配送率达100%。目前,耒阳市市直医院实行网上招标购药,乡镇卫生院实行配送制,村卫生室和药品零售企业实行直配制,偏远乡村卫生室实行委托代购制,药品供应渠道进一步规范,药品质量得到更可靠的保障。

    ■突破阻力点——提升农村药品监管水平

    通过建立农村药品监督网络,把假药、劣药和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重重阻碍撬开,是“两网”杠杆的又一职能。建立市、乡(镇)、村三级药品监督网络,增加监督“耳目”,延伸监督“触角”,才能全面提高农村药品监管水平,确保农民用药安全有效。

    经有关单位推荐,耒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通过审核培训,聘请了68名乡(镇)卫生部门人员担任药品监督协管员,作为乡级药品社会监督队伍;聘请了600余名群众担任药品监督信息员(其中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离退休干部),作为村级药品社会监督力量;建立起考核和奖励制度,实现对药品协管队伍的培训岣摺⒍酱偌觳椤⒃鹑温涫担蛊涑浞址⒒印案谏凇弊饔谩U攵允屑兑┢芳喙?br>队伍力量有限的实际,该局实行分组分片包干制,落实责任到每位执法人员。2005年9月,南阳镇药品信息员举报该镇繁荣村村医从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耒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立即派出监管小组前往查实,依法没收药品和违法所得。由于实行专项检查与平时监管相结合,仅2005年,耒阳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就出动执法人员1123人次,检查涉药单位953家,取缔无证经营药品户3家,检查药品和医疗器械56238种次,查出假劣药品1192种次,药品监管效率明显提高。

    “两网”建设给耒阳市农村药品市场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用药环境变了,农村药房现已面貌一新,设施齐备,药品分类清楚,陈列整齐,药具洁净,药店、药房“两重天”的局面已成历史;二是药品质量高了,农村涉药单位过期、霉变、包装不合规格的药品得到彻底清理,药品从正规渠道购进,来源、去向均有据可查;三是药价降低了,医疗机构药品价格降幅达到20%~30%以上,实现了城乡药品同质同价,农民每年从药品降价中得到的实惠就能达到3000万元。

    本报记者 张翼 通讯员 何东林, http://www.100md.com(张翼;何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