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药品监督
编号:11279298
“两网”与新农合有机结合配套实施——都江堰农民就医用药得实惠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26日 《中国医药报》 2006.09.26
     本报四川讯 记者董倩报道 记者前不久在都江堰市玉堂镇乡村一体化卫生三站看到,诊断室、治疗室、处置室、药房分开,并设有健康教育室,药房窗明几净,中西药分开,药品陈列井然有序。卫生站门口设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公示栏”,上面有就医农民姓名、身份证号、所在村组、医疗总费用、报销费用、就诊医疗机构等信息,十分详尽。站长杨勇告诉记者,政府拨款对卫生站进行了改造,配送企业直接送药上门。农民不但可以在这里买到质量有保证的便宜药,而且参合农民在这里就诊,也可享受到和市、乡镇卫生机构一样的医疗补偿政策。

    都江堰市隶属成都市,是较早开展农村药品“两网”建设的地区。从2003年11月起,该市就开展了农村药品集中配送工作,招标确定由成都科迅药业将全市各乡(镇)、村医疗机构所需的药品及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直接集中配送到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等共计171家医疗机构与科迅药业签订了配送合同,配送覆盖面达到100%。由于都江堰市对配送企业实行区域内的权利和义务包干,“既吃肉又啃骨头”,配送网络覆盖所有区域,所以即使是最偏远的村卫生站,配送企业也会及时送药上门。实施药品集中配送,规范了进货渠道,使药品质量得到了保证。2005年该市药监部门共抽检药品20个批次,检验结果全部合格。药品销售价格也较配送前平均下降了20%以上。

    几乎是与“两网”建设同步,都江堰市作为四川省首批5个试点县(市)之一,2003年4月启动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都江堰市政府决定:政府主导,将“两网”建设与新农合有机结合,配套实施。前者为后者提供质量安全、价格合理的药品,后者为前者提供宽覆盖的载体。据介绍,都江堰市推行的新农合,采用医疗保险大目录,农民可选择及报销的药品种类较其他地区大为增加,并且都纳入“两网”配送及价格监管范围之内,农民不管在市级医院还是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就诊,均可享受新农合的报销政策。

    此外,都江堰市积极加强村卫生站管理,争取资金,改善农民就医条件。在未实施集中配送前,全市村级医疗机构就医条件普遍较差,诊断室、治疗室、药房混为一体,药品保管、储存条件差,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成都市“两网”办多方筹集资金,每户给予补助1000元,用于村卫生站的硬件改造。改造后的村卫生站的面积由原来的20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80平方米,设立了专门的药房,配备了保证药品质量的设施,如换气扇、干湿温度计等。村卫生站就医条件改善后,药品质量得到保证,乡村医生用上了价格低廉、疗效确切、质量优的药品,使得就医的村民增多,带动了参合人员增加,从而也推进了全市新农合的发展。

    据悉,从去年4月起,都江堰市“两网”办将辖区内个体医疗机构使用的药品及一次性无菌医疗器械也纳入“两网”集中统一配送,当年配送面达到50%以上,今年预计实现100%的个体医疗机构进入药品集中配送网络。,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