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新闻 > 医药315
编号:11170183
医生拍下医院收回扣内幕 家中接到威胁电话
http://www.100md.com 2006年9月13日 东南快报
医生拍下医院收回扣内幕 家中接到威胁电话
医生拍下医院收回扣内幕 家中接到威胁电话

     医生:门诊的(钱)来了!

    女子:对!

    医生:(摸了摸一个信封)不厚啊!……

    女子:平清胶囊。

    医生:回扣多少呢?

    女子:给五毛。

    另一名医生过来,说了几句话。

    医生:不多,马马虎虎啦!

    央视记者采访阮某

    记者:我不问科里的情况,只问你个人,你接受过医药代表的回扣吗?

    阮某:我跟你讲,我现在不回答你这个问题。
, http://www.100md.com
    记者:不回答是什么意思呢?是有还是没有呢?

    阮某:跟有没有没有任何关系。……

    (随后,阮某躲入一个房间。)

    (陈某一边数钱一边说)

    陈某:百分之多少?

    女子:六盒参麦多给了朱某某三块钱。

    央视记者采访科主任陈某

    陈某:不会有回扣,也没有人来做你的工作。

    记者:你本人有没有收过回扣?

    陈某:没有。

    记者:你能保证吗?
, 百拇医药
    陈某:我可以保证。

    记者:你能用你医生的名誉担保这件事情吗?

    陈某:对,我能用我医生的名誉来担保这件事。

    多次举报无果后把资料送中央台

    昨日下午3时许,福州市第一医院肿瘤科会议室内,记者见到了胡芳。

    胡芳捧着一本《肿瘤学》,一个人静静地呆在偌大的会议室,神情暗淡地望着窗外,似乎在思考问题……

    说起自己披露本科室医生收受药品回扣,并用DV录下交易场面一事,胡医生坦承,自己承担了非常大的压力,他说自己最终会将事情披露出来,主要是想制止医院内的不良风气,让患者得到应有的关爱。

    胡芳,今年40岁,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工作已有10多年的临床经验。由于工作表现突出,40岁的胡芳成为医院中备受瞩目的业务骨干。
, 百拇医药
    然而,对于本科室内存在的一些现象,胡芳说自己实在是“看不过去”,“针对科室出现的问题,我也曾向院方及相关部门反映过,但均没有得到解决!”

    2005年7月、9月及12月份,胡芳用DV拍下了同科室医生孙某、阮某等三人收受药品回扣的画面。

    胡芳说,多次向相关部门举报无果后,前段时间,他将所掌握的这些资料送中央台曝光。

    曝光称科主任收的回扣每月至少5000元

    “医生是药品回扣的受害者!”胡芳这样评价道。他告诉记者,许多医生的脑子里只有回扣,至于药品有什么特性、副作用基本不了解。

    胡芳出示的一份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医嘱单上,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都无一例外地被开了两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
, 百拇医药
    据胡芳披露,由于治疗肿瘤的药品应用范围狭窄、价格昂贵,因此医药代表开给肿瘤科医生的回扣价码也更高。

    据他介绍,在肿瘤科内,一般药品的回扣比例在10%—30%之间。正因为如此,不少医生都会“莫名”给患者开一些有回扣的药品。

    胡芳举了一个例子:按照药品的实际价钱来看,一个高血压患者每个月只需不到5元钱的药物就能将血压控制住。但医生开具的药品远远超过这个价钱。

    胡芳说,参麦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这两种药的回扣是40多块钱,如果病人从入院就开始用,长期下去,医生收受的数目将不可小看。据介绍,科主任一个月的回扣至少在5000多块钱。

    曝光后 胡芳一家受威胁

    医院成立调查组

    胡芳说,事情曝光后,他及家人的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有人打电话给他孩子说,以后小心点,路上车很多等威胁性话语。胡芳表示,希望自己的举报,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 百拇医药
    随后,记者就此事前往肿瘤科采访被DV拍下收回扣的孙某及阮某时,值班人员告诉记者“两人均已下班”。

    当记者拨通阮医生的电话,表明身份后,阮医生以“在电话中,不知道记者身份是否属实”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随后,记者又拨打了孙医生的电话,对于公布的录像来源,孙医生认为是通过非法手段取得。他说,自从去年11月份,院方就多次找他谈话,具体事情等调查结果出来后,将水落石出。

    对于DV画面中出现的场景,孙医生表示:“目前情况还在处理,没办法回答记者!”

    据了解,曝光事件发生后,福州市第一医院多次开会商讨处理方案,也多次找相关当事人谈话,并成立了调查组。

    另外,此事也引起了福州市卫生局的高度重视。(
, 百拇医药
    胡芳(沿用央视的化名)为什么没有随波逐流?举报前后,他经受着什么样的压力?昨日下午,在他工作的福州市第一医院,胡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独家采访。胡芳说,目前,医院已经知道他是DV的拍摄者了。

    之前,为了制止科室内的不良风气,让患者得到应有的关爱,胡芳用DV拍下了自己科室里鲜为人知的内幕,并送给中央电视台播出(详见本报9月2日A3版报道)。

    昨日下午5时,记者按约定时间来到福州市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肿瘤科时,医院的领导正准备找胡芳开会,他让记者在外面等他。

    约十分钟后,记者再次见到胡芳时,他正在医院值班室的走廊里打手机。挂断后,他朝记者笑了笑说,片子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以后,很多朋友给他打电话。随后,他向记者讲述了举报事件的前后。

    记者:刚才是不是领导找你谈话?
, http://www.100md.com
    胡芳:对,医院已经知道录像的录制者和举报者是我,主要是让我说话方面要注意点影响,我说,我知道,如果没有证据,我不会乱说的。没有想到压力这么大,录像在央视播出后,家里不断接到一些威胁电话。

    记者:这一切你有没有预料到?

    胡芳:(想了一下)有些压力,在我接受央视采访时,有预料到,但是有些压力是根本想不到的,比如说,我以为,我举报后,被曝光的医生压力会比我大,但结果不是这样,一些领导在会上用“八荣八耻”中的“以团结互助为荣”对我冷讽热嘲,周边的同事也不敢和我多说话。

    记者:明明知道会有压力,为什么还选择用这种方式举报,难道没有更多的选择吗?比如说匿名,这样可以让你的压力更小一些?

    胡芳:其实,我是从去年开始举报的,当时,科室的情况太猖獗了,有一个肿瘤病人,他裤子上绑的皮带都破得不成样子了,但医生还在开回扣药品。我看到科室里的情况没有丝毫改变,我知道,我的匿名信根本起不了作用。
, http://www.100md.com
    记者:你什么时候决定求助媒体?

    胡芳:2005年的时候,我决定冒险,亲自去反映,但是这个决定让我从此过上了完全被孤立的日子。我当时还是以药商的名义去反映,而令人惊诧的是,我还是被发现了,从那以后,我彻底成了不团结的分子,被各种手段孤立起来。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科室的回扣现象没有丝毫改变,你可以看到,很多镜头都是在公共场所拍摄的,有一个医生,因为觉得回扣金额不对,竟然追了出去。如果是隐蔽性高的话,是不可能那么容易被拍到的。

    记者:你是怎么看出自己被孤立了呢?

    胡芳:比如说,我的门诊排班,一般都是在下午,大家都知道,福州人下午是很少去看病的,还有,每周星期四是医生学习的时候,这是有学分制的,但是我每次都安排要值班。

    据胡医生介绍,他出生在一个边远山区,是村里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 百拇医药
    胡芳的外公是当地很有名、很受人尊重的一位医生,许多乡亲到现在还把他外公当恩人,这影响了胡芳的一生,高考填志愿时,他填的全是医学。

    记者:看到别的医生收回扣,你是怎么想的?

    胡芳:我觉得,这最终损害的是医生自己。你想想,每个医生下笔开处方时,满脑子想的都是什么药有回扣,什么药回扣高,你说,这样的医生开出来的药方,对病人损害多大。就像你去商店买衣服,商店不但要你买衣服,还要强制你买项链,裤子等,因为只有这样,商店才有更高的利润,这就很难被人接受。

    记者:你有没有想过随波逐流?

    胡芳:这个说来话长,应该与我的家庭环境有关,和我的信仰有关,而且,到我们科室来的肿瘤病人,一般都是中晚期了,都是治疗到倾家荡产的病人,我真的于心不忍。

    记者:你的妻子,同意你举报吗?
, http://www.100md.com
    胡芳:她一般不管我工作方面的事情,只告诉我,要实事求是。

    记者:对自己的举报,现在后悔吗?

    胡芳:(沉默)其实,最可怕的是一种信仰被打破。

    记者:你对以后有什么打算?

    胡芳:没什么打算,走一步,算一步。

    记者:觉得自己可能继续留在这家医院吗?想离开吗?

    胡芳:我希望自己能继续留在这个科室,这个科室的中西医治疗肿瘤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

    记者: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科室?

    胡芳:我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在这里,已经有十几年了。那个时候,我们科室很有名,我们老主任在的时候,我们科室科研风气很好。(陈懿萍 陈洪亮/文 刘昌丰/图), 百拇医药